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收集北京市四环路内全部采用强制排水下凹式立交桥的设计资料,从下凹式立交占比、下凹式立交相关道路的路网功能、立交选型及平面布置、纵断面、横断面等方面,对设计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定性分析设计指标对雨水管理的影响,提出基于雨水管理的下凹式立交设计需额外考虑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5,(4)
针对道路与桥梁排水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下凹式立交桥局部易涝的脆弱性,简要介绍了美国几个典型大城市的道路排水设计标准与关键措施、方法,如道路的下凹地段排水设计与校核标准,下凹地段雨篦子的设置与间距的考虑,下凹地段排水泵站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排水泵站出水管的设计以及和周围排水设施的相互关系等。根据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大型城市不断增加,人口与社会经济密度急剧增高等特点,结合美国的具体实践,提出我国大型城市道路与下凹式立交桥段排水设计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排水设施往往随着城市开发同步建设,对城市的正常运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规单元级雨水排水专业规划的编制可明确排水管网、设施的布局,为排水设施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1].现以浦东新区御桥社区02单元为例,介绍雨水排水规划方案的编制思路、方法,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类似控规单元级雨水排水专业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和宁波等大城市下穿式立体交叉道路排水防涝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从排水防涝系统、挡水设施、雨水收集、雨水泵站、雨水调蓄、出水设施和检测控制等7个方面,提出城市下穿立交排水防涝设计的若干建议,以期为相关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架道路排水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和排放路面雨雪水。虽然排水设计有规范可遵循,但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特征下应有的区别,规范中没有详细的条文说明。乌鲁木齐市近年来完成了外环路、南湖东西路、克拉玛依路等高架道路建设项目,采用了不同的雨水收集和排水方式。现以乌鲁木齐市高架道路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收集了一些工程实例,分析了雨水收集和排水的多种方式,通过对比上海市的雨水量计算结果,结合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提出适合乌鲁木齐地区的高架道路雨水收集口型式、间距及排水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洪波 《东北公路》2003,26(2):102-104
它阐述了营口互通立交桥地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具体介绍了大规模区域排水的设计方法、步骤及该项排水系统的简捷、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交通枢纽雨水内涝问题,从高架道路、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角度,分别提出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枢纽道路服务能力。对于高架道路,采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雨水浅层蓄渗技术,以减少路表径流;通过雨水处理与利用装置,实现了雨水循环利用。对于地下道路,可采用自流排水、调蓄排水与抽升排水,同时可选择排水交通复合型隧道防洪。对于地面道路,可采用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等措施进行雨水控制。  相似文献   

8.
该文重点研讨如何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设计适合城市快速路路面雨水收集、立交排水的标准化设施,使道路排水建设体现快速路特点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际,研究了下通式公铁立交桥排水的新方法——蓄渗排水技术,即将路面降水汇集于蓄渗一体设施中,采用双过滤方法,通过活性炭过滤层,吸附把重金属和公铁立交桥的油污积水,有效地解决了公路排水污染地下水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内部排水系统设计是排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了雨水对湘耒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和基层弯沉等质量的影响,并对湘耒高速公路内部排水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路设计时,遇到设计纵坡小于0.3%,按规范要求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过去常采用缩短雨水口的间距办法,来解决排水问题,实际上此措施是不能很好地解决排水问题的.提出:仅在道路边缘50cm范围内设置偏沟的办法(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不设置平石),雨水口距离可保持40m,不再要加密雨水口,缩短雨水口的间距,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建雨污水泵房所在地周边环境通常较为复杂,设计通常采用基坑开挖的方式实施.雨污水泵房结构以竖向构件为主,无一般地下室楼板设计,基坑存在换撑困难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泵房基坑支撑及换撑设计进行了分析总结,为雨污水泵房深计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北京市雨洪利用方面的经验技术,根据淄博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雨洪利用在当地的规划设计方案,供规划设计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雨水流量计算是城市雨水排除管道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其标准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执行;城市排涝流量计算是城市内部河渠、河道等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其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DL/5015-1996)执行。由于城市排(雨)水与城市排涝的重现期概念、设计标准、流量计算方法不同,导致对城市内部同一河渠按城市雨水公式计算的设计流量与按城市排涝公式计算设计流量不同,造成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中缺乏依据。该文就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两者的使用条件,以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快速路是一种新型的道路形式。对地下快速路排水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设计标准的选取进行了论述。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雨废水收集系统、雨废水泵房的设计和防汛设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年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均使用城市地下雨水管道收集路面雨水,这种方法破坏了原有的雨水循环系统,产生了很多问题。在临港经济区清河道的道路设计中,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一种过水侧石,既不破坏原来的雨水循环系统,又极大地降低了工程量。详细介绍这种过水侧石在清河道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城市居民已逐渐把快速有效的雨水排放看做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公共事业。城市地表径流排放因其水量大和多变性成为一项复杂的任务。城市雨水系统设计需要确定径流的大小、分布,最大径流量是设计雨水设施至关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排水系统末端建设雨水泵站及调蓄池是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同时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有效途径.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雨水泵站和调蓄池开始采用合建的形式.现以上海市某雨水泵站及调蓄池合建设计为例,分析泵站与调蓄池合建形式的选择,详细介绍工程设计方案及建成后的运行模式.该泵站设计流量22.2 m3/s,调蓄池设计规模11 000 m3,结合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泵站及调蓄池选用"平铺设置式"方案.针对项目建设用地小、周边环境复杂、景观要求高的特点,将各构筑物同基坑进行集约化布置,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建设一座花园型、海绵型泵站,并结合水力模型、BIM等新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此案例可为其他雨水泵站与调蓄池合建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排水管道往往无地形高差可以利用,造成下游管道埋深过大。该文以工程实例来说明平原地区的雨水管道设计坡度选择问题,为雨水管道设计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中的下穿式立交引道,采用渗水管、雨水沟和排水管相结合的排水方式,对地下水和路面雨水进行收集后,通过雨水泵站提升后排入河道。该文结合工程,介绍了设计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