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防错的目的在于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防止在生产制造时发生错漏装等问题。通过采用防错技术避免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的发生,确保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连续性,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与产品质量,最终达到发动机制造零缺陷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1 防错技术概述 近年来,轿车车型日益繁多.各轿车制造企业每年都推出不同的车型.使得轿车白车身的类型也相应增加。然而.在单线多品种的制造过程中,因产品的不同,共线制造中存在混装、漏装、漏加工、加工错误等潜在风险.因而造成白车身零件返修、报废等情况发生.从而增加了白车身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3.
在汽车白车身焊装时,为了有效地预防漏焊、错焊及混装和漏装发生,通过建立模块化、精益化、敏捷化的质量防错改进系统,对制造工艺过程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建立并维护从识别问题到控制潜在影响的严密的"风险预防"防错管理体系,确保制造工艺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从而推进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汽车产品多元化、车型柔性化的生产需求,车间现场防错种类繁多,文章通过实例介绍了机械限位防错装置、设备检测提醒、智能扫错等防错方法,降低了生产现场相似零部件错装、漏装、漏焊、位置偏移等质量缺陷,提升了白车身输出效率。同时对生产线的防错进行归纳总结,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防错是一种减少错误的技术,为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制造而进行的过程设计。随着车桥行业的迅猛发展,顾客对车桥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并不断向高档化方向发展。车桥装配是车桥总成制造的重要环节。在装配过程中,部分零件由于结构形状类似,容易造成错装;部分零件由于较小或较多,容易造成漏装,因此,防错在车桥装配过程的应用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防错应作为控制重复性任务或行为的预防技术,该技术用来减少顾客的顾虑,在使用的过程中或在设计特征中来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汽车制造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缺陷,也为了降低汽车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额外增加的制造费用,各汽车生产厂商都已经采用了防错法。防错法代替了针对缺陷制定的一些改进措施,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制造缺陷,而且可以避免在生产中各个环节额外增加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实践证明,在制造环节采用防错法,可以实现零缺陷。  相似文献   

8.
王冠军  王武军  马秀 《汽车电器》2013,(8):23-24,29
在汽车电器产品装配生产过程中,广泛地采用了防错技术来保证操作的可靠性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结合生产实例的基础上,阐述防错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装配夹具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防错方法和技巧。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避免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汽车焊装车间的自动化和柔性化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防错技术应用的增加,但是对于生产自动化低下的柔性表调生产线,由于人员操作的重复性和不稳定性,防错技术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设计、制造与检测三个过程来探讨多车型柔性表调线的防错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产品的装配质量,达到电动工具零缺陷的生产目标,笔者总结了大量生产经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防错策略,本文介绍的几种防错方法对行业内人士在如何充分发挥电动拧紧工具防错作用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别从项目前期产品设计防错、物流防错、工艺防错三方面对汽车总装工艺防错技术进行介绍,对前期工艺规划及多车型共线分析提供有力支持,最大限度的降低错装概率,达到提升总装生产效率及整车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在追求零缺陷,如何实现零缺陷管理至关重要,防错法是实现零缺陷管理的最佳途径。工作中强调预防为主的理念,先要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防错技术的应用是预防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从根源上杜绝错误的产生。防错技术在车架焊接过程中应用广泛,对于焊接过程中的常见错误,通过防错技术能消除其中的错装和漏装现象,保证产品精度,提升车架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焊装生产线上多款车型共线生产极易出现错装、漏装等问题。防错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其合理的运用不仅有效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更可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文章通过生产线实例分析从SE、夹具、电气等方面介绍多种防错手段在生产线的巧妙应用及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阐述汽车安全气囊线束的设计要点、工艺设计以及气囊线束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国内气囊线束生产主要设备和防错工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铁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海峰 《隧道建设》2008,28(1):85-88
针对现正施工使用的地铁结构施工缝防水进行详细描述及比较,并从施工层面及结果层面分析了各种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的利弊。具体介绍了施工缝的三种处理方法:双道遇水膨胀嵌缝胶与注浆管配合防水、钢边橡胶止水带、缓膨胀型膨润土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及三种处理方法的材料材质的性能、安装方法和防水原理,以及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陈心茹  朱祖熹 《隧道建设》2015,35(4):292-297
随着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防排水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进步。对当前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防水和耐久性设计与施工、运营中的地下工程维护、检修以及相关病害的调查与治理等若干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介绍与展望,以期针对显现的问题,从细节着手,进一步有效地优化防水及耐久性设计,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程防水质量,从而使地下工程防排水技术作为一个综合体系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喜彬  张进  马志鸣  管庭 《隧道建设》2016,36(10):1216-1220
对表面防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试件进行加速冻融循环试验,在不同循环次数下测定试件的水和氯离子渗透性,旨在研究冻融损伤对表面防水混凝土渗透性影响,为实际工程中表面防水混凝土的结构和耐久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 表面防水混凝土的水和氯离子渗透量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对比普通混凝土试件,在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下,表面防水混凝土仍具有较好的抗渗透性能,可以有效降低水和氯离子的侵入量;当冻融循环次数为100次时,水灰比为0.4的普通混凝土试件最大毛细吸水量和氯离子含量分别是表面防水混凝土试件的10.18倍和1.89倍。  相似文献   

18.
牟松  李建斌 《隧道建设》2008,28(1):56-60
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大陆第一座海底隧道在防排水方面的设计、施工要点,重点介绍了海底隧道防排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关键技术,为今后的海底隧道防排水施工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商用汽车双转向前轴车型液压系统中转向油泵控制流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际车辆的装车试制和试验验证表明该数学模型和计算方式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