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公路》2020,(2)
对高速公路隧道群影响高速公路运营与日常管理的危险有害因素与重大危险源展开分析,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对这些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进而提出危险有害因素与重大危险源的预先控制措施;采用突发事件扩散情景分析方法对这些事件的危害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应急控制措施,最终为编制隧道应急预案体系提供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国的涂装工业有了较快地发展。但由于涂装作业涉及到多种危险有害因素;涂装设备存在一定危险环节,涂装工艺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具体分析了我国涂装行业的清洁作业和安全生产令人担忧的形势,论述了涂装的清洁作业和安全生产是涂装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亟待治理;同时指出了推行清洁作业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侯江 《上海汽车》2010,(4):31-35
通过分析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种类、生成特点及影响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详细介绍了为降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采取的机内、机外处理措施以及为实现欧IV排放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张磊 《隧道建设》2006,26(Z2):56-58
通过对盾构法施工特点和常见事故的分析,重点阐述了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及班组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梅稚平  肖扬  李洪强  杨威 《隧道建设》2010,30(6):638-642
通过介绍地下洞室主要有毒有害气体成分、特征、危害及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实例,分析、归纳有毒有害气体成因、发生条件、危害方式等特征,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有毒气体的检测一般首先检查氧气和可燃易爆气体,其次进行有毒气体检测。有毒气体的防范应尽量避开有毒气体地区,根据工程及有毒气体特征采取封堵、引排、加强通风、选择合适的炸药及合理的钻孔爆破工艺均能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6.
邓宏科  郑光  邓韧 《路基工程》2021,(6):194-198
分析研究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岩组、坡体结构等地质变量指标,并结合工程类型分析高黎贡山区域地质环境现状;为了对线路方案进行分区预测评价,首先根据影响地震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选取了评价指标,继而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Arc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划分出地震地质灾害极高危险、高危险、中等危险和低危险区,为高黎贡山越岭段选线及地质灾害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沿江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可能存在的地下障碍物等多种因素都会对施工过程产生影响,增加施工的难度及危险系数。以上海中山南路地下通道外马路混凝土污水管道工程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工程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及工程难点,对施工方案和工具等进行适应性改进,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评估方法的信效度,系统梳理了影响驾驶人危险辨识能力的主客观因素。依据驾驶人危险辨识工作过程分析,得出影响驾驶人危险辨识能力的主要因素。依据现有研究成果,详细分析影响危险搜寻能力、危险决策能力和危险处置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危险搜寻能力主要受视觉搜索策略和危险特征的影响,视觉搜索策略包括水平搜索广度、纵向搜索深度和注视目标,危险特征包括危险类型、危险颜色、危险位置等。危险决策能力和危险处置能力主要受驾驶经验、年龄、性格、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承高速公路崇礼南互通连接线工程是改建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均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对线路选择、路基路面、桥涵工程、沿线设施、旧路改造、施工期间、安全运营管理方面进行解剖分析,将危险因素分析出来,为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瑞铁路在通过高黎贡山越岭区域时,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线路工程方案主要受地质因素控制。通过高黎贡山越岭段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质灾害工程分区的数学模型,将越岭段地质灾害工程分区划分为Ⅰ安全区,Ⅱ基本安全区,Ⅲ较危险区,Ⅳ危险区四个等级。研究结果为大瑞铁路选线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火山熔岩区不良地质特征及工程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地表运动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火山熔岩台地地貌、柱状节理、似层状构造以及地下熔洞、熔岩隧道发育,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很多隐患。通过海南琼北火山熔岩地区的地质调绘,得出了火山熔岩区不良地质表现形式及主要工程特征。基于熔岩区公路路基工程病害成因分析,建立了熔岩不良地质特征的单因素工程分类及综合工程分类,对于路基的稳定性评价和工程处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以宁波市鄞州大道—福庆路(东钱湖段)快速路二期工程上跨杭深铁路为例,对位于建筑密集区城市快速路建设上跨高铁转体桥方案进行优化研究,从而在确保铁路营业线运营安全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建设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为类似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欢 《路基工程》2015,(2):226-231
拟建杭黄客运专线深奥隧道出口滑坡为典型的崩塌堆积体滑坡。针对此类滑坡,详细论述了滑坡区工程地质特征和滑坡基本特征;计算模型采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的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滑坡的稳定性、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等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崩塌堆积体滑坡基本稳定。为了施工和工程安全,应对滑坡进行加固,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工程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五里店—山羊沟水库敞开段节点工程是开敞式TBM首次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于TBM试验段工程实践,存在初期支护较强、二次衬砌施工及工期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动态设计、动态施工"优化初期支护设计,采用"同步衬砌"方案组织二次衬砌施工,优化开敞式TBM项目工程筹划等措施,保证了开敞式TBM在试验段及后期工程的顺利掘进,并证明了重庆轨道交通地下区间隧道采用开敞式TBM施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性质与施工特点,从日常施工安全隐患、重点工程施工安全隐患、不利条件下施工安全隐患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常见的施工安全隐患,并提出了有效的预控对策,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现及预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阳 《隧道建设》2020,40(Z1):75-81
为对深中通道水下隧道施工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建立基于突变理论的水下隧道安全隐患评价模型。为降低主观因素影响,结合因子分析法改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对深中通道进行实例研究,结合专家意见梳理相关安全隐患指标17条,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沉管管节浮运安装隐患、深基坑开挖隐患、沉管结构预制隐患、环境气候隐患及海上辅助施工隐患,构建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安全隐患指标体系。通过突变级数法计算各指标对水下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性程度并对结果排序,发现环境气候隐患、岛隧结合部施工隐患对深中通道隧道施工安全的影响性最大,结合施工环境提出对策建议。项目施工企业通过制定相应安全管控措施,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陈策 《公路》2006,(7):114-117
详细的地质勘察是大桥建设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从地质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润扬大桥桥区的区域稳定性,对大桥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市快速路道路选线会遇到城市建成区和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 道路选线应尽可能从组团边缘或城区外围通过, 避免对用地造成分隔, 应采取措施力求将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以深圳市南坪快速路二期、 三期工程为例, 在对道路需求和功能、 建设条件、 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工程设计中针对道路穿越城市建成区和一级水源保护区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全风化花岗岩地层特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支护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军  张俊儒 《隧道建设》2016,36(7):787-792
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几何形状逐步变化的不完整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承受不断变化的施工荷载的受力过程。本文以新考塘隧道出口扩大段特大跨度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第1次初期支护、临时支护、第2次初期支护的受力随施工过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支护受力体现施工过程相关性,并不一定终态是最不利状态,具体到本工程,④部作业相对最危险,⑤部作业反倒改善了支护结构受力; 从拆撑以后的双层初期支护受力来看,第2次初期支护是有效的,拆撑风险是可控的; 最小安全系数的量值分布呈现“第2次初期支护>第1次初期支护>临时支护”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