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是交通冲突点较多、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交通组织管理较为困难的一类平面交叉口,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畸形交叉口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了畸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的主要方法,并以唐山市卫国路—北新道—建华西道畸形交叉口为例,利用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了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得出,对畸形交叉口进行交通渠化、信号控制、改变交叉口的形式等组织优化后可以明显改善交通运行状况,提高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的交通问题已成为路网容量的瓶颈,优化相邻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对城市交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文中提出应用VISSIM仿真软件对相邻交叉口进行信号协调的研究方法,以西安市长安中路与小寨路交叉口及雁塔路与长安南路交叉口为例,根据调查数据,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其现状,并对两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进行优化协调。仿真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信号协调对交叉口进行优化效果显著,平均延误、平均排队长度、平均行程时间下降明显,能较好地改善交叉口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信控交叉口延误是评价信号交叉口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度量。分析了城市道路信控交叉口车辆的运行过程和确定延误方法。以合肥市三孝口信控交叉口为例,分别采用韦伯斯特(Webster)模型法和点样本实测法对其进行延误计算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两者接近。最后评估了三孝口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并提出了进行综合治理的对策,从而为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区域交通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优化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目前城市道路平面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拥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真手段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运行延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信号交叉口车辆的延误,是评价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交通控制、引道设计是否合理的依据,反映了城市道路和机动车使用者对受阻程度、能源消耗和城市交通环境的感受。文章以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街与兴安南路交叉口为例,组织48名调查员分车道分时段对该交叉口进行实地交通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处理,对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等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也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点,而行人在交叉口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从过街速度、起动时间、交通特征、违章四个方面对重庆市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行人交通特性进行研究,为重庆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空间优化及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平面交叉口左转车流引起的车流不连续和运行效率低等不足,提出1种城市道路新型连续流交叉口.阐述了连续流交叉口的几何物理模型,从交通空间设计、交通组织设计、交通控制设计3个方面研究连续流交叉口的设计方法,并采用Vissim仿真对传统平面交叉口和连续流交叉口的设计方案进行交通效用评价.结合国内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特性,分析连续流交叉口在国内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流交叉口能有效改善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效益,适用于我国城市近郊道路交叉口的改造与设计.   相似文献   

8.
由于下穿隧道或跨线桥的结构限制等因素影响,主线分离式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特性与常规十字交叉口有所区别。通过对主线分离式平面交叉口的布局特点及交通特性进行分析,对该类交叉口信号配时、渠化设计、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组合优化研究。并选择实例交叉口,利用Vissim进行模拟仿真及评价,仿真结果表明,组合优化设计对实例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冲突点类型、分布以及控制方法,阐述了交叉口交通渠化的作用和目的,说明了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含义.简要提出了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的优化措施,包括信号相位确定、右转车道和左转专用车道渠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轨道建设期间的交通组织,选择交叉口为切入点,通过外部交通诱导、分流、管制等措施减小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内部采用交通渠化设计和信号控制及配时优化等措施合理改善交叉口的通行情况,对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合理优化,保证施工期间交叉口的交通流秩序。以某城市道路占道施工期的交叉口为例,分析了施工围挡时采取信号控制环岛的交通组织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路网拥堵情况日益严重。交叉口作为城市路网的咽喉,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路网的运行效率。以重庆市民族路-新华路路口为例,基于现场交通调查数据,明确交叉口的现存问题,采用Synchro(设计软件)对该路口进行建模分析。通过优化信号配时和车道功能划分后,交叉口延误降低了71.6%,服务水平从D提升至B。同时,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圈整体路网和该关键交叉口影响的区域路网进行建模分析,并对路网优化前后的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影响区域路网的平均延误下降了17.74%,平均行车时间下降了13.46%,平均停车次数下降了17.18%,尾气排放也有所减少,关键路口优化对路网运行效率的提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平面交叉口是路网的瓶颈点,拥堵和事故往往聚集发生于交叉口处,因此对瓶颈点进行系统性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以苏州工业园区文景路-林泉街交叉口为例,研究道路往右侧拓宽场景下的直行车道的交通运行情况,发现交通在横向车道上的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对通行效率的影响较大。基于安全和效率的研究目标,通过既有设施的交通组织优化措施,提升节点的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3.
延误是判断信号配时是否最优以及评价城市交叉口拥挤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和多数文献只是研究孤立交叉口的延误计算不同,主要研究两相位协调控制交叉口,该交叉口由主、次干道相交而成,主干道处于协调控制,进口车流分为未饱和与过饱和2种状态;次干道进口车流只考虑未饱和状态,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交叉口各进口道在一个周期内的延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和分析,并用具体的算例说明了公式的应用。不仅为协调控制交叉口拥挤状态的判别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对不同类型交叉口的延误计算给予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环形交叉口在城市交通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冲突点不断增多,针对这种缺陷对多路环形交叉口进行改造,以提高其通行效率.以西安市曲江大道转盘交叉口改造为工程实例,对现状交叉口道路交通条件及交叉口流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分析了交叉口道路结构及交通运行特点,提出交叉口道路交通改造方案,并依据现状交叉口交通流量,借助交通信号协调及配时设...  相似文献   

15.
为消除平面交叉口左转交通对交叉口的瓶颈作用,采用蝴蝶领结型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禁止交叉口车辆左转,将左转车流引至次要道路的环岛处进行掉头,将左转车流变成直行车流,并根据车速、道路和交通条件推导了掉头环岛与交叉口的距离、半径和车道宽度的计算模型。经过蝴蝶领结型交叉口交通组织以后,使交叉口的车辆禁止向左行驶,促使冲突点减少且信号控制只需两个相位,能够将交叉口信号灯的利用率提升,对交叉口运行效率具有显著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6.
平面交叉口是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上的卡口。为了消除交叉口在道路网的“瓶颈”效应,通过应用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通渠化的工程技术,达到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提高道路网运输效率的目的。南宁市的实践证明,合理的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是治理交叉口拥堵的一种投资少、效果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可靠性研究的深入,交叉口的可靠性问题开始凸显。交叉口可靠性主要取决与各进口流量的大小和交叉口控制方式。当前以平均延误为优化对象的控制方式实际上很难满足路口可靠性的要求。本文在定义了路口旅行时间可靠性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基础知识,建立了路口可靠性优化控制模型,并且运用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18.
陆岱骏 《时代汽车》2022,(3):193-194
在不良天气条件下对单点交叉口的信号控制优化,是能够使得车辆在不良天气条件下交叉口延误降低、降低交通事故率、增大交通安全系数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通过对目标城市——柳州市的天气环境进行调查,结合柳州市气象局的资料公开发布,将柳州市存在的雨、雾、霾天气进行聚类分析,将各种天气按照对交叉口延误和饱和车头时距的影响分为一级、二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老城区道路网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出现拥堵。畸形交叉口因其线形怪异、冲突点多、服务水平低已成为老城区路网中产生拥堵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挖掘各类畸形交叉口交通潜力,探索其改造设计方法,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路网服务水平意义重大。该文阐述了畸形交叉口的分类、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方法,并以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与丰京路交叉口为例,进行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效果,对以后各类畸形交叉口改造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