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技术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轨道交通路网评价与城市道路网、公路网、公交网络的评价体系明显不同。为了在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中择取最优方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轨道交通这一交通方式的特点,建立了路网规划技术评价体系,对相应指标做了说明和示例分析。评评价体系可用于指导城市规划部门评价、规划轨道网、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各城市可针对自身城市特点做相应的指标选择,将轨道网规划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在路网规划中不重视支路网的规划,导致许多城市支路网密度低下,并影响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和制约城市经济发展。本文以常州市支路网规划为例,首先分析支路网现状,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对城市中心区按用地性质进行功能分区;通过规范支路网密度及满足公交覆盖率的要求,计算各功能分区的支路网密度;基于路网密度的要求下,对中心区支路网进行调整规划,并针对近期地块开发及区域交通组织,提出近期支路网实施规划;最后对支路网规划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支路网规划建设及管理措施,以期达到指导常州市支路网规划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Visum的路网容量计算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晶  于雷 《城市交通》2006,4(2):68-73
道路网容量问题是交通规划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大量学者对该问题进行过研究,其中与交通分配结合起来的交通模拟分配法计算路网容量的模型在实际规划中被广泛应用。将运筹学中图论的理论与传统交通分配方法相结合,提出通过建立路网辅助图的方法计算路网容量。在研究方法中,利用交通规划软件PTV的Visum,对北京中关村地区OD实际交通量分配的结果,运用路网辅助图的方法计算出该地区路网的容量。然后,通过改建该地区的路网结构,对新的路网结构进行新OD实际交通量分配,计算新的路网结构中的路网容量。最后对两次路网容量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改建后路网是否增容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快速路网的现状运营与规划情况的分析,指出了重庆市快速路网规划、建设及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包括路网级配不合理;部分立交规划、设计不合理;部分道路标准低;快速路的建设时序未能很好地和城市的发展顺序相结合;交通管理滞后等。结合国内外城市快速路建设的经验教训,对重庆市快速路网提出了若干建议:快速路路网的规划应在综合交通一体化的大框架下进行,需充分考虑考虑快速路系统和轨道系统、主次干道系统、支路系统、公交系统等的密切配合;调整快速路的建设时序,使路网和城市发展时序大致吻合;因地制宜地改造原有城市干道,形成快速路或准快速路,完善快速路网;加强智能交通建设;加强对快速路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从定性走向定量,同时作理论上的准备工作,应用系统分析和网络图论的方法对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关键环节路网合理规模,路网形态,初级路网规划方法及软件数据流图逐一作了探讨,概括了路网规划的主题思想,对轨道交通规划的前期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佩昆 《城市交通》2003,1(1):52-54
从城市公共交通路网密度的需要和实效使用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需要两方面来探讨符合基本要求的城市干道网密度。同时,根据以上需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规范》所订干道网规划指标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都市圈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制定合肥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一体化规划。从"效率、覆盖、能级、结构"维度,制定细化规划目标和指标,在"一体融合、品质发展"战略下,制定高快速道路网、一体化轨道网、高标准航道网以及综合型枢纽群规划方案,力争建成高品质发展的都市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对现代交通路网规划布局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现代交通路网规划建设应该是一个动态与滚动发展的模式,应该纳入建设周期,地块标高等概念,继而对路网规划布局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新兴的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即交通区位线布局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项目简介 现代有轨电车具有节能、环保、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景观效果好的优点,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方向。沈阳浑南现代有轨电车网是我国目前一次性建设的规模最大的现代有轨电车路网。整个路网由4条线路组成,线路总长约60公里,其设车站67个。线路规划如图l所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主干道网构建虚拟交叉点和虚拟路网,采用虚拟路网OD迭代反推技术,获得各虚拟节点间的现状出行量;利用交通均衡模型对其均衡配流,获得虚拟路网各单元的均衡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干道网存在的布局结构缺陷,给出系统改扩建优化方案。为城市干道网改扩建布局规划方案的宏观一体化优化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失效修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URT)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研究了URT站点在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情况下的修复策略. 分别运用随机攻击及蓄意攻击模拟URT站点遭受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的情况,结合仿真思想提出失效URT网络的仿真修复策略,运用平均修复策略、偏好修复策略及仿真修复策略实现受损URT网络的修复,结合全网可达性及未受影响乘客占比,提出全网可达性损失和全网未受影响乘客占比损失两类系统弹性损失指标用于衡量修复策略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蓄意攻击情况下全网可达性及未受影响乘客占比分别下降了2.54%及64.82%,高于随机攻击的2.34%及55.28%,蓄意攻击对URT网络的损害更大;修复因随机攻击而失效URT网络时,仿真修复策略的两类弹性损失指标分别为0.009及0.182,优于平均修复策略的0.012及0.305和偏好修复策略的0.010及0.197,修复因蓄意攻击而失效URT网络时,仿真修复策略的两类弹性损失指标分别为0.009及0.258,优于平均修复策略的0.012及0.312和偏好修复策略的0.014及0.354,表明仿真修复策略更适用于完成受损URT网络的修复工作;修复全程中仿真修复策略曲线的平均斜率为0.146,大于平均修复策略的0.092及偏好修复策略的0.117,表明相比于常规修复策略,仿真修复策略能达到更高的修复效率;当维修资源受限时,采用仿真修复策略能够达到最优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复杂网络化运营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呈现时空分布不均衡特点,为量化表征客流网络分布不均衡程度,应用广义均衡性评价工具Gini系数和Theil指数,以车站客流量和区间断面满载率为评价指标多维度评价客流网络分布状态.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基于洛伦兹曲线求解得到早高峰 8:30-8:45、平峰 10:45-11:00和晚高峰18:30-18:45这3个时段全网车站客流分布的Gini系数分别为0.527、0.554、0.540.对照评价标准可知,3个时段客流分布均极不均衡;全网区间客流分布的Gini系数分别为 0.502、0.366、0.476,表明客流区间分布早高峰极不均衡、平峰相对均衡、晚高峰比较不均衡;基于线路分组的Theil指数求解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最后,分析各线路客流分布不均衡对全网不均衡的贡献率,结果与实际客流分布状态相符,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选择问题是我国城市在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轨道交通系统与快速公交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层次分析法框架下讨论了发展快速公共交通的决策准则以及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的组合模式,以便在抉择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实现方式时,掌握充分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车站能耗定额标准是城市轨道交通能耗评价和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能耗的需求出发,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的构成;以北京市轨道交通部分车站为例,分析不同类型车站的设备能耗构成,特点和建筑面积,日客流量,敷设方式,出入口数量等因素对能耗的影响;基于能耗定额评价方法,提出包含基本、奢侈性、舒适性能耗定额水平的车站能耗定额标准;基于不同类型车站,探讨非空调季和空调季的车站能耗定额标准的差异,从达到能耗目标角度提出相应的节能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开展了出行方式转换的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构建全目的和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MNL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定量分析了个体属性和交通方式属性对出行者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乘客感知的轨道交通全目的出行时耗负效用为相同时耗公交的91%,而通勤时耗负效用为全目的出行的1.89倍;轨道交通出行总时耗对分担率影响最显著,前者增减50%时,后者变动约10%;公交是轨道交通的主要竞争方式,当前者出行耗时提高50%时,后者分担率将增加6.8%;停车费小幅提高和出行时耗增加不能显著促使小汽车使用者转向轨道交通,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出行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亟待解决的安全、高效、可靠运行等关键问题,运用复杂系统研究中的人工交通系统、计算实验和平行执行(ACP)方法,提出了基于ACP方法的城市轨道人工交通平行系统体系研究. 通过对传统仿真软件的分析,指出了建立动态、整体、真实的城市轨道人工交通系统研究体系的必要性;详细描述了城市轨道人工交通系统的构建方法和计算实验流程方案;最后,通过平行执行对各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形成一套自下而上的城市轨道交通平行控制和管理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平行系统体系的研究,对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大城市相继开始引入轨道交通系统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并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发展。在轨道交通开通后,对地面公交系统进行调整,加强两者衔接,形成多模式协同的公交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无锡为例,通过对地面公交发展特征和轨道沿线地面公交资源情况的梳理,提出了地面公交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地面公交系统调整目标,并从系统整合、网络融合、设施提升和运营协调四方面进行调整对策的探索研究,可为同类城市进行相关规划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绿道网不仅发挥着景观功能,更承载着生态、社会、交通、经济等复合功能.以深圳市绿道网规划与实践为例,探讨在复合功能发展导向下,绿道网在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整合地域资源、满足使用需求、放大增值效益等方面的规划策略.深圳市绿道网与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和经济社会环境特征高度契合,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扩展和客流迅速增长,车站滞留风险和应急响应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滞留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改进的P-中心选址模型求解得到应急公交驻车点的服务匹配方案.根据案例求解和方案对比研究表明,是否考虑风险权重影响了车站在选址过程中的相对重要度,基于风险分析的驻车点选址方案使部分权重较高的车站与驻车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减少了0.8%~8.4%,但是对整个研究区域的公交应急服务覆盖效果影响很小,有利于应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