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装配过程中具有连续值的质量特性进行研究,运用统计质量控制中的均值-极差图对其进行分析,形成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介绍了均值-极差图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指出均值-极差图既可作为分析用控制图,又可作为控制用控制图,是汽车总装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在汽车装配生产中运用统计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不但可以保证整车的装配质量,而且能够使整个工厂的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2.
质量控制图是质量控制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是实验室提供稳定可靠的检测结果的有力手段。为了保证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过程中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以车内空气中甲苯的检测为例,对控制图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发现质量控制图能够直观且及时有效地控制车内甲苯测定的分析质量,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使检测过程处于稳定而又进行动态受控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控制图作为SPC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过程中,成为监控及改进过程的最有效质量管理工具之一。通过介绍控制图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类型,结合实际生产中使用控制图的经验和体会,阐述了控制图在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及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宋波  郭大进 《公路》2012,(1):49-54
控制图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过程控制中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针对其在施工现场的使用瓶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指标的抽样检验进行了误差解析,通过控制图的组间变异估计值和组内变异估计值的分析,将测试误差、抽样误差和工序误差由多阶段抽样测试方式逐级估算出来.基于这些理论分析,采用控制图误差估计数理对摊铺碾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无核密度仪快速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控制图不仅可考察连续生产的工序稳定状态,还可为质量问题的诊断和质量改进提供数学统计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5.
连续型过程数据的各质量特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各质量特性自身的数据又存在自相关现象,这种相关现象影响了传统控制图的有效性。针对此类连续生产过程,采用残差T2控制图,用钢铁联合企业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在稳定状态和不稳定状态下的传统T2控制图和残差T2控制图,比较在两种状态下两控制图的平均运行链长ARL的大小,验证了残差T2控制图能够有效的控制连续型过程的多元自相关过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身焊接质量检测工作量大、抽样样本非常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方差的改进累积和控制图方法,用于监测车身焊接质量的方差波动,以实现车身焊接质量有效控制.实例验证的结果表明,改进累积和控制图法比常规累积和控制图、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和加权累积和控制图等方法对过程方差变异更为有效和敏感,更有利于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7.
产品质量控制图分为计量控制图和计数控制图,应用计数控制图中的P图可对汽车装配过程中每个螺栓的装配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对装配过程的异常情况实时报警,并可离线查询装配过程数据,介绍了P图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编制过程。  相似文献   

8.
统计技术在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技术在公路施工企业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公路施工企业在推行ISO9002体系中进行质量管理的一种简便易行,深化公路质量管理的有效技术。本文介绍广州市公路工程公司在实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对排列图、控制图等各种统计技术的应用及其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型砂配制工艺中,型砂的含水量对型砂的其它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调节型砂的水分来调整型的性能。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型砂最适宜水分的确定和控制型水分的波动就显得十分重要为准确控制水分的波动和确定型砂最适宜水分,利用计算机,将工序质量控制图和最适宜水分的工艺原理分析图,引入到对型的质量控制中,利用控制图分析和控制型砂中的水分波动,利用最适宜水分的工艺分析图分析判断最适宜水分,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20,(1)
统计质量技术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本文采用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中控制图的方法使自拌混凝土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这样不仅可以整体了解混凝土质量状况,而且可以解释施工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从而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