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运专线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设备,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高,与既有线相比,客运专线的行车组织方式有其独有的特点。介绍了我国客运专线采用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及动车组列车的控车模式,从列车调度员直接指挥行车作业、设置临时限速、调度命令作为行车凭证等方面论述了调度集中的行车组织方式,阐述了跨线运输的概念,分析了动车组列车和普通旅客列车跨线运行的范围和技术条件,并针对目前执行的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客运专线客运站通过能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客运站站型布置、设备、行车组织、维修天窗等。由于客运专线无论在运输组织模式还是旅客运载工具上与既有线都有很大的不同,提出了新的适应客运专线客运站特点的计算机模拟方法,以精确计算客运专线客运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3.
胡思继  马强 《铁道学报》1998,20(1):25-31
为提高高速客运专线对对中列车晚点的应变能力,提出组织高速列车在区间内越行中继列车的行车组织方法,在对区间内渡线设计的技术要求,运行图基本时间参数以及对区间通道能力影响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平均最小列车间隔通过能力计算法在武广客运专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通过能力计算方法—扣除系数法已不适应我国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计算,本文深入研究了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客运专线对通过能力计算的特殊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采用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法来计算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武广客运专线实际情况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扣除系数法更能适应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平均最小列车间隔通过能力计算法在武广客运专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通过能力计算方法-扣除系数法已不适应我国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计算,本文深入研究了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客运专线对通过能力计算的特殊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法建立了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武广客运专线实际情况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扣除系数法更能适应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京津客运专线是我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首条城际客运专线,为保证京津客运专线良好的运营。京津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介绍了京津客运专线的技术准备,并根据京津间预测的客流量,设计了京津城际列车运行组织方案,特别是对京津客运专线与城市交通的衔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对有效配置京津客运专线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目前我国客运专线建设,从路网角度分析客车开行方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大部分客运专线与既有路网干线为同一运输走廊的特点,考虑运输组织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与既有线分采取分工合作的态势,研究尽可能降低铁路运输产品“库存量”的思路,最大限度提高客运专线和通道内既有线的经济效益。为路网性运输组织的研究提出构思,对今后客运专线与既有线运输组织协调研究及高速客运专线开行方案的研究提出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对铁路客运专线的跨线客流运输组织的基本类型、客运专线的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及合理利用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铁路客运专线的特点及影响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组织结构的因素,探讨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的组织结构模式应首选事业部制的模式,并阐述其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
蒋琦 《中国铁路》2012,(4):48-50,72
为有效利用客运专线通过能力、挖掘客运专线运输潜力,采用直接计算法计算客运专线通过能力更贴近实际运营情况.直接计算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动态性强、适应能力广的特点,能够结合列车运行图研究各种行车模式下不同的通过能力适应情况.采用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实例验证直接计算法的适用性及合理性,为客运专线开行多种速度的旅客列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及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其编制问题属于超大规模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难度较大。既有线列车运行图较为成熟的编制理论和计算方法对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既定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客运专线A类本线、B类跨线和本线城际列车运行图铺划的分层叠加数学模型,研究客运专线不同种类列车的布点模型和求解方法,设计了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优化策略和算法。算例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求解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案,并达到快速准确的良好效果,为编图人员提供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客运专线近年来大面积开通运营,但是客运专线桥隧设备的养护维修管理模式和定员配置标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需要。通过介绍杭深客运专线(浙江段)桥隧技术特点,分析杭深客运专线日常检查、养修组织模式及日常主要工作量,对有碴客运专线桥隧养修组织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运输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铁路进入了客运专线网建设的高潮,合理分析计算客运专线的运输成本,对于项目的投资决策和方案比选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客运专线运输系统的特点,采用“作业成本法”将运输成本分解,对比国外高速铁路和国内既有铁路运输成本统计资料,运用分析类比的方法计算各种单项运输成本。最后以武广客运专线为例,分析计算运输总成本和部分成本指标。  相似文献   

14.
电话闭塞法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话闭塞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降级运营模式,也是地铁运营人员必须掌握的行车组织方法。通过对电话闭塞法的特点及使用要求的分析与实例阐述,使地铁行车工作人员规范掌握信号系统设备发生故障以后的行车组织方法,确保行车安全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高速客运专线轨道梁徐变变形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混凝土徐变的影响,高速客运专线轨道梁在长期荷载的作用下,变形随着时间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轨道梁的使用性能,甚至危及行车安全: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混凝土徐变机理与特性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高速客运专线轨道梁徐变分析计算方法及控制措施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工程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总结;对将来高速客运专线轨道梁徐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1概述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新的运输需求,新建客运专线调度中心和客运专线调度所,这对行车指挥和维护管理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临近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的建设项目易受意外事故的影响,影响客运专线运营安全,具有风险大,风险不确定的特点。本文研究了临近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的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及影响,探讨临近客运专线铁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研究结论:临近客运专线施工必须把确保客运专线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必须坚持运输、施工兼顾的原则,确保运输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评估现有各种编组站模拟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各自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了一个新的编组站作业过程实时模拟模型,主要有:1.运用专家系统的原则,构造了评价和优选编组站作业组织方法的模拟模型;2根据编组站按图行车的特点,建立了以到,发运行图为基础,动态模拟编组站各作业过程的宴时模拟方法;3.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和评价了编组站按图行车组织的有关方法,井给出了车站作业计划的计算机模拟资料,为编组站的作业计划的自动编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断面客流量差异的行车组织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有小时客流不均衡和不同区段上的断面客流不均衡两大特点,分析了改变行车组织方式的条件,并对运营中如何采用灵活的行车组织方式以适应客运需求提出相应的方法.以节省旅行时间为目标,建立了采用分站停车的行车组织方式满足乘客需求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规划修建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将超过1 000 km,本文以“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为目标,着重研究、探讨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措施。研究方法: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工程和结构特点,从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确保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体的工程建设措施。研究结果:与常速铁路隧道相比,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有其显著的工程和结构特点,建设过程中,必需在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具有其技术特色的措施。研究结论:合理设置隧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加强隧道底部仰拱和填充混凝土结构,确保复合式衬砌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适应超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点,坚持信息化施工原则等,是做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建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