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介绍移动支付自动售检票(AFC)的设计,在现有传统地铁AFC系统基础上,设计基于移动支付方式的新型AFC系统,对移动支付AFC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各参与对接方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对车票管理业务、车票应用业务、数据交换业务等移动支付AFC系统,以及系统对接设计、移动支付车票发行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的业务进行设计与分析,最后给出系统的接口设计和系统的部署方案,体现了移动支付AFC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空调系统是地铁车辆的重要辅助系统.地铁车辆的运动特点以及车内人员多,决定了其空调系统的特殊性.从设计实践出发,分析了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着重对空调负荷计算、均匀送风道设计、排风帽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CTC控制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系统的设计分析,结构设计,行为设计以及系统的实现过程,并对系统开发过程的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电力机车登顶作业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登顶整备作业安全监控系统,本文说明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的结构,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工作过程和原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轨道车辆设计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电磁干扰已经成为车辆设计制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分析了产生电磁干扰的3个要素,对应电磁干扰三要素提出电磁兼容设计原则,依据这些设计原则和相应电磁兼容设计标准在大连金州线快轨车设计中做出相应电磁兼容解决措施.这些解决措施很好的减弱和解决了快轨车信息广播显示系统、监控系统、空调系统、门系统、制动系统等易受干扰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保证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6.
微机调度监督系统是在我校已建成的铁路行车模拟设施上设计开发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本文介绍了这套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地铁BAS(环控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已无法满足设计工期以及ISCS(综合监控系统)对BAS功能的要求.利用计算机高级软件VS设计出一套高效的BAS自动编程软件和自动测试软件,并将其应用于BAS的设计中.该软件在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的同时,提高了BAS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了BAS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作者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积测量仪单片机测控系统,该系统能准确、快速、方便地测量不规则平面的面积,并详细阐述了主要技术要求,测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和可靠性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地铁限界直接影响地铁土建工程的规模及造价,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在分析限界设计内容、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AutoCAD为图形平台进行地铁限界CAD系统二次开发的设计思想和总体框架,建立了系统数据库,实现了地铁限界的信息化管理和自动设计。系统将限界的计算、设计、成图集成在一起,提高了地铁限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LKJ司机警惕监控系统的设计背景、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简要介绍了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安装方案、主要功能和推广应用情况,并将本系统与HXD3等机车上单独安装的警惕装置进行了对比.本系统有功能设置灵活、投资少、安装简便、后期维护投入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CTS2轨枕式转辙机在青藏铁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青藏铁路使用的CTS2轨枕式转辙机,从结构特点、性能参数作了简要介绍,并针对在试验测试和运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探讨的一些问题,可供现场使用和转辙机研究、设计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青藏线通信信号系统防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信号系统防雷是青藏线设计考虑的重点之一,本文针对青藏线的特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青藏线的通信信号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青藏铁路格拉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及其组成。  相似文献   

14.
新丰镇编组站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青藏、大秦、胶济、石太等线已开通了GSM-R系统,长大干线GSM-R系统的设计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而大型编组站地区GSM-R系统的设计则处于起步阶段,介绍新丰镇编组站前期的GSM-R试验系统设计情况,提出解决编组站地区GSM-R系统设计难点的一些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用于青藏铁路格拉段接地系统的新型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铁路格拉段经过大片高土壤电阻率的多年冻土地区,给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杆塔等电力系统接地设计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降低接地电阻,笔者提出了适合该地区使用的新型接地装置———降阻模块。该模块具有较小的自身电阻,通过与土壤良好接触、增加等效半径等方式降低了接触电阻与散流电阻。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降阻能力,在格拉段可采用换土等措施。根据铁路沿线接地网情况,给出了不同情况下接地模块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降阻模块个数变化对接地网利用系数的影响和利用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及现场实验表明,该降阻模块具有施工方便,散流特性好,降阻能力强等特点,为青藏铁路格拉段接地装置的选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国外专家认为,青藏铁路的修筑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铁路的修筑面临着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其中,冻土路基的稳定性是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今天,这条成功运营一年多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天路”,已经无数次穿越了青藏高原的生命禁区、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铁道通信信号》2006,42(12):36-38
介绍青藏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的设计标准、设计方法和设计重点及采用的规划工具和弱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南缘是崩塌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灾害链的高风险区,而我国铁路缺乏应对堰塞湖灾害的经验。铁路灾后改建工程线路优化设计将产生直接减灾效益,而新建铁路在选线阶段就采取一些主动减灾策略,也是风险调控的重要手段。为此,以中巴经济走廊中拟建哈维连至喀什铁路Attabad堰塞湖段为研究对象,根据堰塞湖灾害特点,通过将改建工程分段设计,并对不同改建线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完成该段改建线路设计。基于上述工作,提出以有利地形控制溢流口开挖深度、宜尽量利用既有工程、在离开湖区后集中展线尽快与既有线联接、有条件时可提高限制坡度等灾后绕湖铁路选线设计要点与高位选线、酌情预留提高限坡措施的条件、尽量不跨河等新建铁路减灾选线设计策略,希望为铁路应对崩塌滑坡堵江堰塞湖灾害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青藏线ITCS系统车载日志下载工作采用人工手动连接车载计算机方式,容易造成车载计算机遭受病毒侵害以及硬件接口损坏,为此,提出一种通过无线数据传输下载日志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青藏铁路的特点及其维修方式,研究开发了一套MMT系统以实现对ITCS系统的维护和监测,并对各站信号微机监测信息进行记录和显示,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其实现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