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型刚构桥梁的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成林 《公路》2002,(4):63-65
对运营中带挂梁的预应力混凝土 T型刚构桥的病害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外索加固T型刚构桥的静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T型刚构桥的大部分病害均与预应力损失过大有关,因此目前对T型刚构旧桥加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预应力索及粘贴钢板等来补偿混凝土的预应力。为评价采用这种方法加固桥梁的效果,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分析了一座体外索加固后的T型刚构桥的静动力性能,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成品索进行加固,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的强度、刚度、抗剪能力和承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但是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的部分振动频率与体外索的主振频率较为接近,应采取减振措施,预防体外索的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3.
韶关市锦江大桥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韶关市锦江大桥位于国道G10 6线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 ,全长 181m ,主桥为 5 2 .5m +80 .0m +37.5m三孔带挂梁的T型刚构桥 ,1994年建成通车。由于施工质量等原因 ,出现T构上部箱梁下挠和开裂等病害 ,经采取体外无粘接预应力加固等措施 ,使大桥恢复工作性能 ,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单成林 《公路》2002,(4):63-65
对运营中带挂梁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钢构桥的病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5.
项贻强  黄志义 《交通科技》2001,(1):31-34,36
结合一座典型的悬拼式预应力砼T型刚构桥存在的预应力不足、桥面开裂、桥梁悬臂端下挠等病害,给出了该桥型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计算的主要方法及结果,提出了加固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某T形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首先依据桥梁竣工图纸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研究桥梁结构在各类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然后根据加固设计方案,对比分析T构施加体外预应力前后的正应力、主应力、变形及强度验算。计算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能有效增大T构截面的应力储备,控制T构悬臂端变形;加固后T构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实测桥梁刚度大于理论计算值,实测悬臂段挠度小于理论计算值;长期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桥面标高稳定,牛腿处下挠趋势减缓,桥面线形较平顺;理论分析、静载试验和长期监测结果验证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一座典型的悬拼式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存在的预应力损失过大、桥面开裂和桥梁悬臂端下挠等病害,给出该桥型产生病害的成因分析和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提出了加固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连续刚构桥的病害机理分析,提出了以体外预应力补偿连续刚构桥底板预应力损失为控制目标的加固方法,并以某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为依托工程,论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快速性及实用性,为同类桥梁工程的加固及新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T型刚构桥存在的悬臂端严重下挠、箱梁顶板纵向开裂及横隔板竖向开裂等病害,在对现状结构进行验算的基础上,分析病害的成因并提出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方案,以恢复桥梁线型,改善行车条件,提高结构的耐久性。理论分析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对T型刚构桥进行加固后,桥梁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桥面线形得到改善,悬臂端下挠得到抑制,达到预期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谢叠大桥位于广东南海市谢边至叠窖处 ,全长 86 8.1m。跨广三铁路和佛山水道两段主桥均为带挂梁的T型刚构。介绍谢叠大桥T构箱梁挠度、裂缝的观测方法及观测成果 ,分析产生下挠及裂缝的原因 ,提出T构箱梁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探讨桥梁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增江大桥是 5 0年代修建的一座旧桥 ,下部为木群桩基础 ,上部为T构加挂梁结构 ,设计荷载标准低 ,出现了较严重的病害。通过对该桥梁结构的病害进行了检查和分析 ,提出了同时采用外部粘贴纤维薄板法、体外预应力法及增大主梁截面法等多种加固方法的综合应用 ,达到了提高设计荷载等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一座在役带挂梁T型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键位置应力及挠度进行监测,并结合以往管养资料及计算分析结果,对桥梁运营期的应力及挠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前期的合理处治,桥梁暂未出现带挂梁的T型刚构桥常见的腹板开裂、悬臂持续下挠、桥面折线现象;监测期内重点部位的局部应力及挠度未见异常变化,结构目前处于安全的状态。可为同类型桥梁的管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T型刚构桥的加固实例,对T型刚构桥运营阶段上部结构的各种病害进行了归纳汇总和成因分析。按照提高桥梁承载力,调整桥面线形,增强主梁刚度,改善桥梁使用功能的思路介绍了此类桥型的加固设计思路,以期给类似桥梁的加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六十年代以来,修建了不少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其中以铰接或带挂梁的T型刚构占多数。这种桥型的优点是便于悬臂施工,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受力一致,预应力工艺简单。但存在悬臂端挠度大、伸缩缝多、徐变变形大导致桥面呈凹折形的缺点,因而影响使用和养护。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桥梁技术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设计手段日臻完善。近年来我国修建  相似文献   

15.
以麻涌大桥拆除重建工程为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方案比选,采用化整为零分块切割吊装法拆除带挂梁的T型刚构桥总体方案。重点介绍架桥机分片拆除T梁、挂梁,T构箱梁的拆除关键技术,详细阐述分块切割、吊装孔布置、吊运等方案。该桥拆除施工关键技术安全、经济、可行,对一些施工条件受限以及安全要求较高的市政道路旧桥拆除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较多现役T型刚构桥梁受损严重而影响正常运营的问题,采用体外预应力法对某T型刚构实桥进行加固研究。叙述加固方案及施工步骤,并基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其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加固后桥梁各截面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并有约2.5%的安全储备,其挠度也控制在变形限值内,结构极限承载能力提高约20%。模拟结果证实体外预应力法加固有效。  相似文献   

17.
以洛维大桥(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加固工程为依托,通过加固设计、实施过程研究、加固效果分析评价等方面,总结了粘钢-体外预应力综合加固法的实施方法,得出了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采用粘钢-体外预应力综合加固法具有显著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五河淮河公路大桥的维修加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建东  汪波  朱新实 《公路》2007,(10):35-38
104国道五河淮河公路大桥主桥是一座60 m 4×90 m 60 m带挂孔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T构采用变高度单箱双室截面,主桥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空心墩。由于设计标准较低和运营时间较久等原因,该桥出现了箱梁顶板、横隔板严重开裂,桥面铺装层老化、伸缩装置损坏、主桥墩下表层混凝土碳化严重等病害。针对上述病害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加固设计方案,维修加固运营后的观测证明,加固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加固T形刚构桥体外预应力索内力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水生 《中外公路》2006,26(6):52-54
使用有限差分离散方法和频谱分析技术,提出了体外预应力钢绞线的测试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吉安市井冈山大桥加固用预应力索的内力测试结果,可以为同类T形刚构桥梁加固的体外索内力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某高速公路跨京沪铁路主桥采用双幅同步转体施工2×68 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此桥型是对铁路运营安全影响最小的方案,转体重量达13 500 t。该文介绍转体施工宽幅T型刚构桥主体结构、转动体系的设计特点及结构分析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