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提高铁路工程技术接口工序质量水平及管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工序能力指数的技术接口工序质量链网络分析方法。通过梳理铁路工程技术接口,结合质量链理论,采用DSM方法建立技术接口工序质量链网络图,计算质量链网络图中各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基本过程能力指数、基于主成分的多元工序能力指数、综合多工序能力指数(CMPCI),定量判定施工单位的技术接口工序质量管理能力;从5M1E切入,采用因果分析法定性分析影响技术接口关键工序质量链的关键因素;以某段桥梁与四电工程技术接口为例进行分析,技术接口的CMPCI为1.118,工序质量管理能力为Ⅲ级,处于一般水平,基本满足质量控制要求,影响技术接口工序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应将其作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工序质量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编组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模拟计算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旭  谭立刚  杨浩  聂磊 《铁道学报》2002,24(5):11-15
利用计算机模拟法计算编组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一般方法,包括到达流的生成、编组站技术作业过程的模拟模型和车站最终能力的确定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编组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模拟计算系统,并以郑州北编组站为背景,对在列车到发不均衡条件下编组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适应性进行模拟实验,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城域传送网技术突飞猛进,MSTP、RPR、ASON三种技术同时并存,各有优缺点,各个运营商根据各自情况选择相应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根据内昆线分方向限坡的特点,在目前国内尚无完整的输送能力计算办法的情况下,提出了三种计算方法;最后推荐在部分货物列车实行空、重混编前提下,以此计算该线的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宁铁路局自控型班组建设的需要和工班长培训中存在的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阐述了工班长的培训指导、沟通协调、自主创新3种能力在自控型班组建设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培养工班长3种能力的实际做法。  相似文献   

6.
张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2(12):I0023-I0024
北方重工调动和集中优势资源并借助外界力量,经过初期启蒙、培训提高和实战升级等三个阶段近五年时间,完成了具备独立研发全断面掘进机能力的技术团队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 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155号文件,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该课程体系的最基本要求,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基本的网络知识和浏览器的使用。它如同数学、外语一样,是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对于高职高专来说,更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列车制动时接触网电压瞬时升高,严重影响列车的制动能力和设备运行安全,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可通过逆变功能稳定接触网电压,需要装置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响应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移相60°坐标系下的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SVPWM),在控制算法上,可通过减少扇区判断时间和三角函数运算量降低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更快速地稳定接触网电压,其中的变流器三电平设计可提高母线电压利用率,降低谐波含量,可以在较宽的调制比范围内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北京动车段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应用理论成果 动车段是集传统的机务段、车辆段、列车段、生活段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速列车的检修基地,是集动车检修新工艺、土建、机电、信息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工程,其建设是高速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北京动车段综合技术研究"此课题,紧紧瞄准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铁路高速列车运用、检修实际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工程实践和技术攻关,建立了基地关键设备通过能力数学模式,理论上解决了动车组检修规模能力计算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兼容三种不同的高速铁路动车组车库组合型式及检修工艺流程,解决了地坑式同步架车机兼容三种车型技术难题.首次研究并采用了通长双侧二、三层全悬挂作业平台设计及活动式轨道桥更换轮对的新方法,使得动车检修作业方便快捷.先进的安全联锁监控系统确保库内作业衔接紧密而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弹簧试验机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软件包括自动控制和测量的A,B,C三种程序,它根据铁标有关弹簧的技术规定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