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8.
2010年国庆节期间,沈阳第一条地铁顺利开通,成为沈阳市人民出行的又一新型交通工具。公共交通的发展,见证了城市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研究共享单车的引入对通勤者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通过对南京市通勤居民进行出行问卷调查,从社会经济属性、家庭属性、出行特性及出行意愿4个方面,采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通勤者在共享单车出现后的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性别、收入、企事业者/教师医生、拥有私家车、出行费用、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及舒适性对通勤者选择私家车出行都是正显著的;年龄、企事业者、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及经济/安全/环保性对通勤者选择公共交通具有显著正影响;收入、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及安全性对通勤者选择自行车出行具有显著负影响;年龄、性别、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及安全性对通勤者选择共享单车出行具有显著负影响.其中,注重经济性的通勤者选择公共交通的概率会达到65.58%,注重环保性的通勤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概率可达到84.55%;注重舒适性和注重经济性相比,优先考虑舒适性,即更愿意选择私家车出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北京市道路运输系统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提出一个动态交通管理模式,以保障北京市交通运输系统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首都现代化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居民的出行方式是优化出行结构、科学制定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前提。目前针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研究多集中在个人属性和出行特征方面,没有考虑交通供给水平和城市规模的影响。文中在山西太原、运城和吕梁3个规模不同的城市进行居民出行调查,选取个人属性、出行偏好、出行特性、交通供给水平、城市规模和出行方式作为变量,构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出行行为研究,为交通部门制定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和优化居民出行结构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经济特征对个人属性的影响最大,经济条件越好的出行者越有可能选择私家车出行;公交供给越充足或停车位供给越少,居民越有可能选择公交车出行;出行偏好期望越高、出行距离越远、出行次数越多的居民选择私家车的概率越大;高峰期出行和工作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的概率更大;大城市居民相比中小城市居民更倾向于私家车出行。 相似文献
14.
不管是拼车、租车还是选乘公共交通工具,移动终端上的Moovel应用程序都能满足你的要求,这是戴姆勒致力于成为城市交通服务提供商所做出的努力!汽车制造商戴姆勒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力争成为城市交通服务提供商。2012年7月,戴姆勒宣布推出一个新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Moovel,该应用程序允许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将各种交通服务联网,其中包括公共交通、自行车、拼车服务或出租车。目前该项目试点城市已从最初的斯图加特发展到柏林。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低碳出行合理路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公共自行车发展的趋势,针对城市多模式组合网络路径算法研究中对路径合理性和用户偏好关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出行路径寻优算法。根据居民出行的一般规律分析了一般路径的构成特征,并充分考虑了居民出行策略的个性化。根据"低碳出行"路径选择问题的描述,引入"多元标号"的概念,提出了基于经典Dijkstra算法改进的分层标号算法。给出了算法的详细求解步骤,而且通过算例对新算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各国都在为此目标不断努力。然而对于交通碳排放量的控制并不理想。1990至2007年间,全球交通碳排放量增长了四十五个百分点。并且预计在未来的20年,来自交通方面的碳排放量会持续增加(Reducing Transpor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Trends and Data 2010)。我国在近几十年来经历着飞速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 相似文献
17.
回顾以往的交通行为分析模型,多半隐含片面假设:个体决策是独立于他人行为的.因此,在分析社会互动作用较大的交通行为时,无法准确地反映出交通的宏观态势.有鉴于此,将"出行方式选择"视为一种集体行为,在考虑社会互动效应的前提下,分析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均衡转移状态.将停车收费水平视为政策干预变量,利用出行方式选择行为阈值模型对消除劣势均衡(私家车无节制出行)的政策干预阈值进行定量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停车收费水平提高至每次15元以上,将使集体行为达到均衡转移阈值,导致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由现状的19.3%提升到约72.3%.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