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些年,公交优先战略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及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重视,各种各样的公交优先措施层出不穷,民众日益感受到了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路权优先是公交优先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设置公交专用道保障公共汽车通行又是路权优先的重要抓手。但是,实践中公交专用道的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发展公交专用道的力度也还不够,大多数城市的公交专用道数量少且未能连接成网。  相似文献   

2.
作为执行公交优先权的有效手段,公交专用道已成为交通领域的热点问题。现有公交专用道分为完全隔离和高峰期专用两种。本文研究了在有瓶颈约束的公路上设置高峰期公交专用道对出行者的通勤方式和出发时间的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专用道开启时长的变化,会形成多种类型的均衡模式。本文分别给出解析解和数值解,且结果一致。此外,还讨论了高峰期公交专用道的通行能力和开放时段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今,机场巴士、校车、班车都可以使用公交专用道通行。大多数人由于没有将"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的观念真正贯彻,因此,很多城市的道路在高峰期仍然是拥堵不堪。并且,在高峰拥堵期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恶习仍然存在,我们要坚决抵制这些人的行为,相关部门也要制定好相应的处罚措施,并严格执行下去。  相似文献   

4.
信息传递     
如今,机场巴士、校车、班车都可以使用公交专用道通行。大多数人由于没有将“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的观念真正贯彻,因此,很多城市的道路在高峰期仍然是拥堵不堪。并且,在高峰拥堵期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恶习仍然存在,我们要坚决抵制这些人的行为,相关部门也要制定好相应的处罚措施,并严格执行下去。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城市管理者把城市当成少数人的城市,把城市交通当成小汽车的交通,更多考虑为少数人的出行服务,导致城市交通出现了贵族化倾向。于是就出现了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公交停车场不断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迁移;新建住宅小区热衷于配建小汽车停车位,而对配建公交设施反应冷淡;大量公交车辆不能入站停车,只能露宿街头;公交专用道在夹缝中生存,相关部门经常为了优先保障小汽车的畅通,而拒绝设置公交专用道,已有的公交专用道未能连接成网,无法充分发挥保障公交优先的作用。因此,发展公交都市,是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关键平台,是推进城市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交通从贵族化向大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公共交通现状,并借鉴国内外经验,北京市于2011年在京通快速路上设计并开通了国内第一条在快速路上运行的公交专用车道。这种方法有效地缩短了公交的行驶时间,并且提高了公交的舒适度和竞争力。本文以此为背景,主要研究了快速路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为将来快速路开通公交专用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拥堵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社会公害,由此带来的危害罄竹难书:浪费时间、浪费资金、浪费土地、污染空气……大量的社会财富在堵车过程中悄然流失。政府为了治堵也想尽了各种办法:拓宽道路,建设地铁、高架,大力发展公交、出租,搞公交专用道,扩建停车场等……由于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不能很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尤其出租车供应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时,人们不得不购买私家车。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我国在公交优先问题上存在常见问题:有关公交优先与财政支持力度的关系、公交专用道的使用对象、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以及BRT在公交系统中定位四个方面展开讨论,结合国内外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我国公交优先政策的具体落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公交专用道成网,公交车自然快速、准点,公交出行自然便捷、高效,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坐公交。习近平指出,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在国家实施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后,笔者认为下一步的提升优先的力度重点应放在加快发展公交专用道上。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设立公交专用道会有重重阻力,关键在于许多人对城市道路资源分配方法的认识还停留在“按车分配”的误区。殊不知,按照正确的城市道路管理理念,城市的道路资源得按车辆运载的“人”来分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次右侧型公交专用道的公交延误和乘客人均延误,针对不饱和进口道建立了一种基于公交候驶区的公交预信号控制方法。分析了公交预信号的工作原理,研究了车辆到达率、信号配时参数、候驶区长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预信号配置的方法。通过车辆到达-离开曲线来研究车辆延误与信号配时的关系,分析公交预信号设置前后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的延误变化。并对给定条件的交叉口进口道设置预信号,结果表明公交车的平均延误减少57.2%,社会车辆平均延误增加35.6%,所有乘客平均延误减少25.7%。  相似文献   

12.
低填浅挖路段软弱地基沉降和剪切破坏严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地基处理方案过于保守会造成资源浪费,不满足要求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优化设计方案,提升道路工程耐久性和经济性,通过对武汉市某平原区公路低填浅挖路段软弱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最优设计方案,为类似的道路项目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交通量或靠近城区的公路隧道车道数大多与道路一致,因隧道的管理运行速度往往小于路段运行速度,导致隧道通行能力下降,隧道入口段行车拥堵问题突出。文章以天府机场高速公路龙泉山隧道为例,从隧道的运行管理速度、隧道通行能力、建设造价隧道施工可行性、行车安全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分析,提出了4洞10车道、按客货分流2(货车)+3(客车)+3(客车)+2(货车)的车道模式,该模式可实现隧道与道路相同的通行能力,有效保证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机动车数量也明显增加,对于交通的安全性以及快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绝大部分道路桥梁本身的承载能力很难满足运输量的实际需求,经常出现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如果道路桥梁发生质量问题,则很容易影响其使用的寿命,直接导致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样也会对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带来负面作用。所以,要想保证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并获取理想的建设效益,就一定要高度重视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病害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有必要对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常见的病害展开深入地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城市快速路主辅道出入口设置形式是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以快速路实测数据对vissim仿真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有效性检验,然后以主道流量和速度为评价指标,对不同流量组合条件下有无加减速车道出入口的道路通行效率进行对比研究,为快速路出入口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现有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文章分析了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从公交停靠时间、清空时间、停靠波动性、交通信号控制四个方面研究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并以重庆市公交车作为研究对象,计算了重庆南坪协信城停靠站车辆通过能力。提出为降低停靠时间,需要从减少乘客服务时间出发,对现有站厅的设施配置及功能分区进行完善,既能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又能改善站厅的舒适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乘客候车心理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改善后的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有显著提升,车位利用率得到提高,候车环境的舒适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环城北路至下沙的这条快速公交专用道,从开通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包括一些媒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也进行了一些负面报道,误导了民众。这实际上属于一个道路资源再分配的问题,是一个路权向多数人分配还是向少数人分配的问题,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再分配。  相似文献   

18.
公交专用道由流量决定 杭州公交集团副总经理卢智宏曾经在2009年6、7月在香港政府运输署挂职,学习香港的经验。在香港,他的所有出行全部乘坐地铁和巴士。“在香港坐公交车特别方便”。香港发达的公交系统让这个杭州人惊呆了:公共交通车辆占全港车辆的6%,却占有70%的道路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从公交信号优先的原则出发,考虑公交到达率的不确定性对周期长度、绿灯时间等合理调整,针对多路公交车共用同一公交专用道情况,提出以人均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分别以绿灯时间差模型和Webster最佳周期模型为信号配时计算模型计算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选取两者中造成人均延误最小的结果作为最终信号配时方案的计算方法。另外,除采用原有Webster最佳周期计算模型进行信号配时计算,还结合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方法提出了以各相位绿灯时间与所需绿灯时间差绝对值之和最小为目标的绿灯时间差模型,通过随机模拟与微粒群算法的结合,给出了求解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的新算法。以设有公交专用道的两相位信号交叉口为例设计算例,结果证明,公交车到达率的随机变化特性对于其所在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的设置有明显影响,验证了公交被动优先对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动态调整的有效性。本文模型根据被动优先中调整了周期时长及绿信比策略确定更优信号配时方案,相较仅以Webster最佳周期模型为依据计算人均延误的传统模型,最小人均延误模型平均降低了8. 12%的人均延误,证明了最小人均延误模型的有效性。说明最小人均延误模型可更好描述公交车到达率的波动性,降低对社会车辆负面影响,达到减少人均延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范齐 《人民交通》2021,(21):54-55
伴随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对于施工材料的追求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建筑施工垃圾,给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导致我国各项资源出现资源短缺的问题.对于常用性的应用建筑材料,若利用废弃混凝土将混凝土再生骨料重新应用至道路施工环节中,将会产生巨大的施工经济效益.现如今大量旧建筑被拆除后,将会出现大量混凝土浪费与污染问题,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节约天然石材资源,降低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缓解天然石材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城市废弃物的占地堆放与污染问题.本文对于废旧混凝土路面再生骨料路用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为施工人员的道路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