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城市客运行业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发展最快的历史机遇期。作为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城市客运标准化是城市客运管理的重点领域之一,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着城市客运的服务质量、运输效率,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可以说,标准化是城市客运科学发展的助推剂、风向标,更是衡量城市客运发展的重要标尺。根据城市客运的发展形势,如何紧贴行业发展需求科学系统地推进城市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7月20日,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青岛召开。从那一刻起,我国城市客运标准化工作就有了专门的技术组织。从那一刻起,我国城市客运标准化专家队伍初步组建。从那一刻起,我国城市客运标准化工作缓缓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从成立至今,城市客标委承担起我国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运营,出租汽车、轮渡及水上旅游客运,城市客运枢纽场站和其他客运附属服务设施等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从标准的研究、制定、修订,到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城市客标委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3.
公交分担率应该怎么计算?轨道交通试运行要有哪些条件?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如何评价?汽车租赁服务有哪些规范?……尽管这些都是城市客运的基础问题,但要明确起来却非常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市客运标准体系还远不够完善。日前,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复成立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城市客运标委会”),予以开展我国城市客运及其附属服务设施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标志着我国城市客运标准化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3月16日,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和来自全国各省的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公交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就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就城市客运分会在各地建立安全达标考评中心进行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三年的攻坚,全国系和标准制修订,以。"十三五"即将到"城市客标委在完善城市客运行业标准规范体及推进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来,城市客运标准工作将如何进一步推进?又需要哪些保障措施呢?全国城市客标委又将如何保障这些工作的顺利进展?为了总结2015年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工作,制定2016年重点工作计划,并征集"十三五"期城市客运标准编制需求,2015年12月11日,2015城市客标委年会暨"十三五"期城市  相似文献   

6.
<正>"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后,便将城市公共汽电车专业工作组的落户地选在了"济南公交"。公共汽电车专业组缘何青睐济南?看济南公交在城市公共汽电车领域如何创新标准化建设成果。"作为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体,城市公共汽电车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做好城市公共汽电车的标准化工作具有特殊意义。2012年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为更好地开展各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设置了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和综合四个专业工作组,主要负责各专业领域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7月20日,青岛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2012年7月20日,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城市客标委将主要负责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运营,出租车、汽车租赁、轮渡及水上旅游客运,城市客运枢纽场站和其他客运附属服务设施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以及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智能运输系统技术委员会相关联。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城市客标委主任委员洪晓枫表示,城市客标委的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融合与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各地纷纷提出在道路客运行业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城乡客运一体化”概念一经提出便颇为流行。面对这一形势,如何科学地认识城乡客运一体化,如何务实地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已然成为每一位交通运输业内人士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这需要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若干基本关系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记者:现在黑龙江全省道路运输业存在着哪些难题?我们运管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梁旭:现在全省客运面临油价高企的难题,农村客运发展的难题,以及城市客运向周边辐射、客运业面临利益重新分配的难题,城市公交和出租之间的矛盾难题,需要不断的磨合,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铁路的兴起发展、衰败与复苏,铁路客运枢纽设计理念由单纯的交通功能向交通与城市功能融合的方向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功能相应叠加。通过国内外典型铁路客运枢纽案例的分析,回顾了国内国外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沿革,总结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和功能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发展演变的几个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客运需求变化、城市化进程、综合交通体系的变革、科技的发展都是客运枢纽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城市客运发展不仅在技术上日新月异,而且在系统模式上也各有特色,尤其是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BRT等快速建设和使用,汽车租赁、公共自行车等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使得我国城市客运已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格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化、实用化的标准体系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未来城市客运的长远发展。一总体情况城市客运标准体系分类汇总了城市客运领域现行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道路客运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仍有很多问题制约着道路客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实现转型创新发展,是道路客运行业科学发展的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换挡的触底期,道路运输行业也面临着新常态新挑战。在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背景下,各种运输方式竞相发展,"公铁航"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3.
在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城乡结构以及风俗习惯等实际情况的不同,使得城乡客运工作的开展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其中民族地区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由于牵涉到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等,在处理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谨慎稳妥,理顺各种关系,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近几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局,从制度顶层设计层面探索城乡客运一体化实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公共交通的发展更多的是靠优化线路投放运力来实现,与"硬环境"相比,公交文化建设等"软环境"建设严重滞后,这就需要城市公共交通必须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扩展服务外延,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文章首先概要介绍了中国城市客运发展总体情况,其次从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出行结构等方面,结合城市客运内外部环境,分析了中国城市客运近年来发展变化的特点,并就当前城市客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客运     
首部《中国城市客运发展年度报告》发布2011年12月,首部全面反映我国城市客运发展水平的官方权威报告——《中国城市客运发展年度报告2010》正式出版发行。该报告由交通运输部主编,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同组织编写完成。《年报》分为综述篇、行业篇和专题篇,内容涵盖了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城市客运  相似文献   

16.
4月22日至23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在北京举办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班”,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督司吕东旭,客运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胡剑平、副秘书长李建峰,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公交协会、公交企业负责人,共计近㈤人参加了培训班.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市郊铁路是解决大城市市郊客运的重要方式 国外许多特大城市在城市发展中,一方面扩大城市圈,另一方面建立大城市的卫星城,城市圈和卫星城功能关系主要反映在交通水平上。由于现代交通速度提高,使得城市与城市间、城市与卫星城间的距离缩短了。市郊铁路以其综合运达速度快、运送能力大、资源消耗少、污染小等诸多优势,成为较受欢迎的城市交通方式之一,逐渐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在国外一些大城市交通体系中,更显示出其优势和重要性,例如伦敦市郊铁路客运承担着早高峰期间到达市中心的35%以上的通勤人员;巴黎工作日的高峰期间市郊铁路运量占到40%;纽约市郊铁路承担着全部上下班乘客运输任务的10%,其中的75%持有  相似文献   

18.
<正> 城市交通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构成和提高城市功能的主要要素。城市交通状况的好坏,交通是否便捷、畅通,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将产生深刻的、决定性的影响。而城市交通状况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交通基础是否完善、交通结构是否合理、交通管理手段是否现代化等因素。城市交通运输按运输对象可分为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两大类。由于城市的特点是建筑物高度密集,人口高度集中,因此,城市交通主要是客运交通与城市功能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大。优化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迅速、安全、方  相似文献   

19.
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优劣对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为了提高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结合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客流衔接换乘的系统分析,从多维角度出发构建了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评价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在遵循方案评价基本原理及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逼近理想点排序法的评价方法,用于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方案的评价,建立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客运枢纽是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宁波综合客运枢纽发展具备良好基础,但综合客运枢纽建设较为滞后,在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问题突出。本文在总结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布局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提出了宁波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布局模式与具体方案,并以宁波南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为例,对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