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从平民不可及的"高档出租"到招手即停的"面的时代",从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催生"专车"业态……出租车新一轮改革启幕之际,小编带您回首中国出租车业百余年间的"前世"与"今生"。前世数月以来,许多城市出现出租车司机抗议专车的现象,十余城市已叫停专车服务。在"互联网+"时代,专车与出租车之争日趋激烈,以特许经营为基础的出租车经营模式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面临改革。那么在专车出现以前,100年来,中国出租车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正>近来,出租车管理话题升温不断,管理部门纷纷开始约谈、处罚"专车",而各种"专车"平台砸钱变着花样儿跑马圈地;一边是对"专车"软件喊打,一边是"专车"订单一路上升;一边是出租车司机发牢骚,一边是"专车"司机有怨言。各方都在呼吁出租车管理改革尽快落地。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出租车管理改革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众所周知,出租车行业的沉疴多年难治,公众抱怨打车难,出租车司机反对经营公司的"压  相似文献   

3.
<正>"不少网友认为,如果将专车一刀切地认定为"黑车",新兴事物无法充分发挥满足市场需求的作用,对市场发展将是一种扼制。"在大城市,打车难迟迟得不到解决,出租车司机工作辛苦却挣不到钱",有网友表示,不应一棍子打死专车服务,而应以此为契机,推动出租车行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约租车因其方便、快速和门到门的服务,而投旅客所好,从出租车市场到中长途客运市场,我们的传统客运行业都遭受新兴事物的挑战,如何应对呢?"如果说"滴滴打车"软件几年前上线运营后,在出租车行业荡起了阵阵涟漪,那么,从2014年下半年出现"专车"约车现象则像一块巨石投入出租车行业这个大池塘内,掀起阵阵浪花,上下翻滚。十几个城市的出租车出现罢运和对抗;业务主管部门感到尴尬和手无  相似文献   

5.
<正>从2014年10月份开始,"专车服务"快速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出租车行业。2015年刚开年,少数地方的部分出租车停运引发了各界关注;西安、上海两地出租车价格听证会也引来热议。在司机叫苦不干、消费者打车难而不满的两头夹逼之下,出租车行业成为舆论焦点。终于,千呼万唤,出租车改革方案掀起了盖头。10月10日下午,交通  相似文献   

6.
<正>在世界上许多大城市,人们都面临着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这给网络预约车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网络专车服务在快速发展,但也与传统出租车行业发生了"激烈对撞",成为不少政府的一大难题。在加强专车管理的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着手改善传统出租车的运营情况。Uber在全球"且行且困扰"2015年7月25日,因不满美国知名打车软件"优步"(Uber)抢了生意,法国巴黎的出租车司机25日罢工并堵住机场和火车站入口,以  相似文献   

7.
<正>蓝海:风生水起掀热浪软肋:热闹背后难赚钱一人一座、一站直达、线路灵"活……因市场需求而出现的定制公交服务,在全国各地发展得红红火火,这一火热的发展态势能否如愿持续下去呢?有人曾说:"邮局不努力,成就了顺丰;银行不努力,成就了支付宝;通讯不努力,成就了微信;商场不努力,成就了淘宝……同理,出租车市场不努力,成就的是专车、快车、顺风车;而城市公交不努力,成就的则是网络定制公交。"仔细品味,还真是一语道破真谛。眼下,各种定制公交风生水起,似乎在复制着数月前专车市场激烈竞争的格  相似文献   

8.
<正>应从源头着手予以严格把关,规范专车公司的市场行为,进一步厘清行业管理的界线,让不合法的"专车"望而却步。任何新兴市场的出现与繁荣,都有一个由乱到治的过程,这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也是法治社会的渐进模式,我们不必指责过往对于"专车"的放纵或如今对于"专车"的严苛,也不必站在道德制高点或利益立场来判断是非错对,"法"是唯一的底线,任何逾越之举都应受到惩处与规范,这是我们应有的共识,也是网络"专车"由乱到治的必然进程。  相似文献   

9.
<正>"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是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的出租车。"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同时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1个月。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介绍,两个文件重点围绕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规范"专车"等新业态发展等方面,明确了出租车行业改革思路和重点举措。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此前,交通运输部对截止10月26日半个月时间里的意见汇总显示,相关意见主要集中在十方面,包括传统出租车改革、专车标准、燃油补贴、驾驶员权益等。其中,网约车条件及专车是否纳入出租车行业管理最受关注,各占两成左右。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此举一再牵动着出租车行业,乃至普通老百姓的心弦,对专车服务性质的鉴定、打车软件与传统出租车企业的利益分配等问题无一不是社会热议的焦点。那么,在法律视角下,此次新政改革究竟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如今出租车的呼叫方式已不再是马路招手,而是网上预约。在"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多样化约车方式丰富人们出行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安全未知、权责不清、缺乏监管等隐患也让人忧心忡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出租汽车行业内的新、旧两种业态也是如此。在国家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制度设计中,将出租汽车分为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两大类,通过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以滴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逐渐成长为出租车、快车、专车、代驾和定制公交一个全产业链的一站式平台。而在公交行业中,互联网巴士正快速成长。可以说,互联网的浪潮推动着公交都市走向网络的风口浪尖,在其做媒下,公交在城市发展中将实现再一次的"远途"。生存、路权、安全互联网巴士的公交之路专车热潮方兴未艾,互联网巴士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4.
出租车场生机勃勃必须继续提升服务 记者:近年来,湖北的出租客运市场管理得卓成效,我们是慕名而来.请问,您对当前湖北出租车市场形势的基本估量是什么?行业管理现状呢?  相似文献   

15.
宗刚 《综合运输》2009,(4):28-30
出租车市场的供求模型分析表明:价格管制决定着消费者与出租车市场间的利益分配格局;数量管制决定着出租车行业与"黑车"从业者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准入管制或牌照数量限制、司机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两者共同决定了司机和出租车公司间的保留收益,进而影响了他们在利益分配中的谈判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1月8日,针对近期一些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交通运输部表示,"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相似文献   

17.
出租车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出租车的运营方式、管理手段、燃油价格、税费征收等市场体系问题也被主管部门、企业、公众、媒体所热切关注. <出租车市场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作者指出,对于兼具"不经济"却又"不可或缺"双重属性特征的出租车而言,其运营完全由市场机制主导;但又因其囿于公交范畴,行政干预充斥着行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出租车市场主体--出租车经营者的非市场性特征浓重,由此引发的摩擦与冲突铸成了出租车市场的诸多"顽疾".  相似文献   

18.
出租业要明确市场准入 在2005年11月6日召开的"全国出租车行业管理经营研讨会"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李晓峰说,出租车行业发展中,中央最为关注的是市场准入问题,经营权转让是市场管理的第一道工序,然而,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兰州市交通局局长杜联洲用"特殊、敏感、弱势"形容出租车行业发展.200多名与会代表感叹,"搞不好就是关卡啊!"  相似文献   

19.
由于传统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两分法对于出租车行业政策的局限性,以及传统进入管制与价格管制的低效率,限制了出租车行业的正常发展,市场发育严重不足,累积诸多问题。"互联网+"新业态带来的冲击恰恰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改革机会,同时也对政府改善行业治理水平提出了要求,必须抓住并利用这个机会重构出租车行业及其监管体制。厘清出租车及若干公共交通的概念是界定出租车行业性质,明确其功能与地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重庆等地连续出现出租车"罢运"事件,形成连锁反应,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威胁。社会各界对此比较关注,引发了对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尤其是出租车经营权问题的大讨论。2009年1月,李盛霖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强和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贯彻落实国办文件精神,改进监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抓紧解决影响出租车行业稳定的深层次问题",而出租车经营权问题正是其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