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互联网融入传统道路客运,就是来抢夺客运市场吗?飞牛巴士告诉我们:非也!且看他们如何利用互联网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9月12日至13日,在"互联网+道路客运转型发展研讨会"暨首届交通运输学院院长论坛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发表演讲时提到:"旅客对于道路客运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2012年是178亿人次,2014年191亿人次,总量在不断增长,只不过是在放缓速度。旅客有这种需求,就需要我们来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而"互联网+"能够适应新形势,可以为道路客运行业提供创新性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人人都谈"互联网+"的当下,金华在城市公交领域的改革,似乎更深刻地体现了"互联网+"精神,其探索的意义或将更加深远。"8月4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十三五"期全国50个首批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名单,作为浙江省仅有的两个城市之一,金华名列其中。是什么原因让"小城"金华超越大多一线城市实现逆袭?  相似文献   

3.
正在2017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智慧交通正蓬勃发展,"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正式上线,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迈出坚实步伐。"互联网+"交通运输发展迅速,无车承运、网约车、分时租赁等新业态蓬勃兴起。科技的创新带领行业的大发展,实现智慧化的同时,更加使得未来交通增添一抹新鲜绿色。在2016年年底召开的2017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结束后,根据明年交通运输工作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4.
信息速递     
<正>1部运输服务司研究2016年工作思路:用三种思维提升运输服务水平11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组织相关人员研究2016年运输服务工作思路,研判行业面临的内外形势,探讨明年运输服务行业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大部门体制思维、"互联网+"思维来提升运输服务水平。部党组成员兼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指出,2016年运输服务工作要着重关注四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在经济新常态下科学谋划运输服务业发  相似文献   

5.
<正>"创客大赛努力通过"互联网+"交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推动运输眼务产业链重构和生态圈的再造,促进交通运输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造面貌全新的交通运输服务升级版。"  相似文献   

6.
正从今年年底起,道路运输从业资格等业务将可在网上申请办理,对运输从业者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其体现的是交通运输部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决心与行动力。当"互联网+"以共享、共治、创新的网络精神融入到  相似文献   

7.
<正>截至2017年2月底,全国ETC用户突破4767万。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ETC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和盘活。为此,无论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里,还是2017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上,以及在《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和《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都明确提出拓展ETC应用领域。据了解,除了高速公路通行,停车是ETC拓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协同开展,科学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应用也逐渐被人们密切关注。通过"互联网+"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影响、现状和相关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能够给从业人员带来积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一年的时间内,"车盈网"以"润物细无声"之势顺利接入广东省三分之一的客运包车。除了为车辆提供需求匹配和管理调度服务等,"车盈网"还可以通过提供SAAS内部管理服务等增值形式协助客运企业进行转型升级。2015年底,"车盈网"参加首届"互联网+"运输服务创客大赛并荣获优胜奖;2016年,车盈网平台2.0版本正式上线,同年还被广东省交通厅认定成为"互联网+"交通运输服务试点示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交通运输"新业态遍地开花,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新供给、新动能。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还有共享汽车……时下,各式各样的"共享出行"火遍大街小巷。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共享之风"吹热"整个交通出行领域。但繁华的表象后面,诸多问题也接踵而来:行业乱象频出、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市场野蛮增长之后社会管理成本增加问题如何解决、安全保障和配套设施面临挑战、运营企业如何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回过头来看,"互联网+"早在2012年11月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第五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时,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和兴趣。两年多后,当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概念,要求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便从一个网络热词进入了国家经济顶层设计,其表述也逐步系统化,有了特别的涵义,直至正式成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决策依据。就像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眼中也都有一个"互联网+"。互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要问社会热搜词有何,"互联网+"必为其一。而"互联网+交通"更是被交通运输行业各部门所重视,这也表明了科技创新驱动社会发展,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而今,正值"十三五"规划起步之际,发展智慧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将进一步借创新之力驱动交通深远发展,推动智慧交通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十二五"是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黄金发展期,铁路、公路、民航、内河航道及港口、城市交通等领域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3.
正"结合我国物流大通道建设、物流业降本增效、"互联网+"高效物流行动计划,以及政府对多式联运持续加大的支持力度,多式联运正在迎来"春天"。"我国800公里以上的公路运输占据了较大的运输比重,形成了扭曲的公路货运市场。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巡视员王水平看来,原因出在铁路、水运、公路之间的中转环节费时费力,缺乏有效衔接,造成一些企业宁可用一种运输方式从头运到尾。  相似文献   

14.
管窥2019     
正根据2019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精神,道路运输业即将完成以下重点工作,现按照出行、物流、法治、安全条目进行了集纳,以飨读者。出行大力支持"互联网+"运输服务新业态,推进网约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鼓励农村客运和物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服务水平。实现260个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现汽车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未来。随着城镇化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出行压力也持续加大。面对拥堵现象愈发普遍,2012年交通运输部推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项目,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公交都市的数目越来越多。当前,"互联网+"浪潮不断升高,公共交通的发展也积极与此相融合。可以说,"互联网+"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为  相似文献   

16.
正有的风吹在深处,搅动"一池春水";有的风吹在表面,激起一层涟漪。道路客运市场正在历经一场全新的改革,而定制客运就是鼓荡其中的一阵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能实现"门到门"、"点到点"、"随客而行"、"灵活设置站点"的定制客运成为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抓手、新出路、新风向。定制客运首次被明确提出,是在2016年底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深化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为中国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各行各业也都在"互联网+"的浪潮中进行战略转型。"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支撑企业转型,推动企业发展,是人力资源从业者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方向,通过学习外部企业"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立足机场管理公司的实际情况,从组织体系、管理团队、人才使用模式、人力资源产品等四个方面,对互联网+时代机场人力资源管理探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互联网+"来袭,风刮得猛。年初两会,"互联网+"行动计划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宏伟蓝图被首次提出。紧接着,"互联网+"迅速以无可阻挡之势向几乎每一个传统行业展开冲击。哪怕原本距离互联网十万八千里的公司和行业,一旦祭出这面大旗,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15中国(小谷围)"互联网+"运输服务创客大赛的主办方,广东省交通厅以行业管理优势和政府组织优势为基础,推进各方力量,以创客大赛为契机,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超乎预期的良好效果。在刚刚结束的2015中国(小谷围)"互联网十"运输服务创客大赛的专项论坛上,广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副总经理、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会长刘伟发表了主题演讲。这既是对此次大赛的一次总结,也为当下道路运输行业究竟应以何种姿态迎接和拥抱"互联网+"提出了精辟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步入信息化时代后,互联网正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今年3月的政府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希冀可以通过顶层设计的规划进一步促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然而,以"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推动社会发展的愿景虽好,但若脱离了信息安全的把关,一切仍旧是空中楼阁。众所周知,继支付宝因光纤被挖短暂失灵后,携程网也遭到了因员工操作失误导致的网络瘫痪,互联网安全事故接连发生……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已足以引起大众关注。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提速,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