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输经理世界》2011,(7):131-131
在6月深港澳车展上,九龙汽车携VIP商务旅居车亮相车展。作为融商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移动商旅舱。车内设置了整体卫生问、便捷式座便器、洗手盆、开放式厨房等远途旅行必备的房车设施,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环绕后车厢一圈的实木吊柜增加了车内的储物空间。车载冰箱、电磁炉、微波炉、饮水机、净水箱等电器设备则保障了车内的独立食宿功能。电脑、卫星电视、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北京频繁出现重污染的雾霾天气,出于对环境污染的关注,我家购置了一台带有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在使用中发现,家居室内的空气质量与城市环境密切相关。凡是当日北京空气质量为优良时,这台净化器通常也亮起了代表空气质量良好的绿灯;凡是当日北京环保局报告PM2.5严重超标时,这台净化器不管运转多长时间,却始终亮着表示空气质量差的红灯。由此证明了一个重要的定理,在空气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生存都一刻离不开空气,空气是不断流动的,PM2.5是无孔不入的,面对空气污染侵害,任何人都不可能幸免,即使你躲在室内,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货运车辆保有量仅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7.8%,却"贡献"了超半数的污染。近年来,货运物流市场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已成行业共识,围绕绿色货运展开的政策加码、监测监管和治理的行动升级,都在渐次落地和持续深化,中国绿色货运行动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多数的卡车司机都处在污染重灾区。每天既要承受驾驶室内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更要承受恶劣的工地粉尘环境、尾气排放污染等等,开卡车就该无条件承受这些污染吗?驾驶室内的"无形杀手"其实车内空气环境的要求也是近几年狂热的话题,尤其在乘用车领域,驾驶室内强烈的刺鼻性气味无不"彰显"污染的存在,国家也在2012年制定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引导用户在购车时了解车辆驾驶室内污染物含量。但对于卡车来说好像自动屏蔽了车内空气环境这项问题,卡车,由于其生产  相似文献   

5.
《运输经理世界》2011,(9):100-100
公交车久等不来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贵重物品在车内遗失却难以取证……以前这些让广大乘客头疼的公交难题将有望得到根本解决。中国电信借助基于3G技术的GPS调度系统以及车载视频监控系统,量身定制智能调度和电子排班等系统,不但能帮助工作人员准确调度车辆发车频率,完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内空气污染,文章分析了车内污染物产生的根源及相关控制技术,提出了一些降低车内污染物浓度的建议和方案。分析表明:车内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车外污染物进人车内以及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进人车内等三方面。提出采取以下四种措施来有效降低车内污染物浓度:提高车内部件材料的质量、改进车内部件的涂装、在车内部件表面涂覆合适光触媒、将合适光触媒处理部件置于汽车空调内外循环管道进出气口处。  相似文献   

7.
《运输经理世界》2010,(21):I0012-I0014
金九银十,汽车经销商乐盼的销售旺季。十一期间,长假期带动了家用汽车市场的销售,以深圳市场为例,某合资品牌,国庆四天车展,销售车辆超过800台,如此数据,不由让人咋舌。  相似文献   

8.
《人民交通》2011,(8):53-53
近日,日本电装公司的车载净离子发生器获得日本汽车新闻主办的2011年度汽车用品大奖之“功能用品奖”。电装车载净离子发生器采用了夏普的空气除菌技术“正负簇离子技术”,结合电装的车载技术.用于噪声.振动及高温等特殊车载环境下改善空气质量.可高效去除车内漂浮的病毒、细菌和异味,此外还具有保湿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9月1日,苏外金龙海格客车与中国联通在北京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以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集成应用为基础平台,以中国联通3G网络为依托,在大中型客车车载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汽车服务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通过整合车载、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服务为用户提供以汽车运营服务为核心的跨平台体系,致力  相似文献   

10.
走上客车,打开手机,连上了号称“点火信号满”的车内wifi,试验性地用着wifi看起了高清版美国大片,竟然丝毫没有卡顿,这简直能比得上家用百兆光纤!这便是5月14日一众记者在海格E系客车上的云战略体验。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美国汽车销售市场不太景气,但装安全气袋的汽车很受青睐。安全气袋是安全带的进一步发展。如发生撞车事故,它可对司机起保护作用。安全气袋装在方向盘内,撞车时,车内安装的传感器立刻产生作用,给气袋充气,气袋马上冲开方向盘上的盖子,挡住司机的脸部和胸部。整个过程只需几毫秒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12.
<正>Uber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却没有一辆汽车;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却不创造内容;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却没有库存;Airbnb是最大的旅行房屋租赁社区",却没有房产……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让共享经济这个词儿"火"了。共享经济也叫分享经济,是将社会上的闲置资源聚集起来,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提供给资源缺乏者使用。如今这把"火"烧到了汽车领域,尤其是用车市场的一大波创新突然来袭,激战正酣,P2P租车又借势异军突起,一场表面毫无征兆的租车之战即将爆发。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发展微型汽车是世界的发展趋势 《纽约时报》1997年10月3日报道:“几乎所有的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在研制廉价的汽车,研究新的、节约成本的制造方法来生产东南亚、印度和南美洲各新兴市场上人们买得起的汽车”。它例举了通用、福特的例子,并介绍了该公司生产的帕利奥微型车(Palio)计划在阿根廷、巴西、波兰、委内瑞拉、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生产。  相似文献   

14.
《运输经理世界》2003,24(8):20-22
目前国内汽车年产量已达到300余万辆,其中很大部分是载货汽车,所以其市场状况对现阶段中国汽车市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载货汽车产销量在1997年~2001年中,平均每年以46.9%的速度增长,呈高速发展态势.尤其是重型载货汽车,同比增长是所有各类车型中最高的.可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我国载货汽车工业的前景却不容乐观.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经营理念,我们都与国外著名的公司存在巨大差距.随着关税壁垒逐步被打破,各种进口、合资生产的质优价廉的著名品牌载货汽车将大量涌进国内市场,中国载货汽车面临的形势将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认识中国载货汽车的差距与发展方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从2009年开始至今,我国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市场的发展与补贴导向密切相关,补贴兴,则市场兴;补贴停,则市场停。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百分之几百的增长,不是因为相关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大规模产业化推广运营了,而是大家都要赶在2016年第三阶段补贴政策实施之前购买新能源汽车,以享受到尽量高的补贴资金。根据新的规则,新能源  相似文献   

16.
张丽英 《人民交通》2021,(11):68-69
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作为智能汽车口粮的数据、以及数据的权属、采集、使用、流通、转移等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21年4月,因特斯拉车内摄像头"高清画面"在海外市场被曝光,再次引爆舆论.虽然特斯拉官方解释称,驾驶室摄像头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并没有激活,即使在美国,车主也可自由选择是否开启使用.但从保护个人隐私考虑,车主仍希望买'没有摄像头'的智能汽车.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也引起了人们对数据权属的关注,在目前立法没有数据权属规范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系列"乱象"制约数字化转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我们回首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时会发现,其"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却风云突变,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18.
<正>共享汽车出行还能乘着风口翩翩起舞吗?逐渐回归理性的共享汽车如何开始新一轮的蜕变?目前还存在哪些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移动互联网时代,谁将拥有智慧出行的话语权?互联网当道,传统出行方式已被颠覆。新能源汽车作为共享出行工具的一大载体,在智能化、环保性、高效性上有着独有优势。近年来,诸多互联网企业、整车企业、科技巨头等,都将目光锁定于共享出行领域,共享汽车出行市场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19.
赵棣 《综合运输》1998,(5):29-31
<正> 随着我省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建成通车,继黑龙江省龙运集团公司大型客车“沃尔沃”投入客运市场后,载重30~50吨位的大型货运汽车亦尾随出现在公路上,这些汽车能否在激烈竞争的运输市场上站稳脚跟,加速发展我省大型汽车运输是否可行?这是摆在我们广大交通运输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各国都要面对日益严重的车辆排放污染问题。英国正在设想在公路上架设大型顶篷,用于吸收车辆排放污染物,以提升道路周边空气质量。英格兰高速公路局日前发布该机构最新空气质量规划,准备采用更多创新技术来减轻汽车排放带来的污染问题,给公路架设"顶篷"的道路"污染屏障"计划正是其中一项措施。据介绍,大型顶篷将会在污染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