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主动迎接‘互联网+’风口,结合线下的物联网、车联网、无人驾驶无人机等新技术以及新能源和金融创新,传统道路运输就会进入运输3.0时代。"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晓华一语点破时下正热的"互联网+"运输服务创客大赛之精髓。今年两会期间,"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令创新创业者充满憧憬,也让创客(Maker)这个新名词"火"遍各行各业。作为传统行业的道路运输,是否应该凤  相似文献   

2.
正"当下,智慧物流正成为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并成为货运物流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升级和拓展新利润来源的关键。而货运数据双创大赛选择此节点举办,可谓"恰逢其时,应运而生"。"得益于互联网+物流的持续推进,以及共享经济理念的普及,近几年不少货运平台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线下车源、货源进行整合,旨在解决道路运输信息不对称、车辆空载率高等问题,成为改善道路运输  相似文献   

3.
<正>"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即将开局之际,交通运输行业也即将迈进3.0时代,创客大赛深入贯彻国家"互"联网﹢"战略,先行实践,硕果累累。其发端和立足于广东,历时不足半年,却远远超出了一地、一时的范畴,既为传统运输服务业开发新动力,也有望衍生出更多的运输服务新业态。""2016中国‘互联网+’运输服务创客大赛明年再相见!"随着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曾兆庚的宣布,首届中国(小谷围)"互联网+"运输服务创客大赛(以下简称"创客大赛")圆满落下帷幕。12月10-12日,创客大赛总决赛在广东科学城举行,此次大赛历时4个月,共有16支队伍杀进总决赛,并进行了巅峰对  相似文献   

4.
作为2015中国(小谷围)"互联网+"运输服务创客大赛的主办方,广东省交通厅以行业管理优势和政府组织优势为基础,推进各方力量,以创客大赛为契机,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超乎预期的良好效果。在刚刚结束的2015中国(小谷围)"互联网十"运输服务创客大赛的专项论坛上,广东省交通运输集团副总经理、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会长刘伟发表了主题演讲。这既是对此次大赛的一次总结,也为当下道路运输行业究竟应以何种姿态迎接和拥抱"互联网+"提出了精辟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如今,"转型升级"在各行业均为高频词汇。尤其是即将过去的2015年,我国的运输需求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日益增多,随着"互联网+"集聚的影响力逐渐深远,以信息经济的理念和积极的行动迎接新时代,努力抢占市场竞争的先机,已成为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转型共识。尽管各大企业都试图"转型",但路径却不尽相同:有的坚定"瘦身"、有的努力"抱团"、还有的致力"多元化"……其中,通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改  相似文献   

6.
信息速递     
<正>1部运输服务司研究2016年工作思路:用三种思维提升运输服务水平11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组织相关人员研究2016年运输服务工作思路,研判行业面临的内外形势,探讨明年运输服务行业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大部门体制思维、"互联网+"思维来提升运输服务水平。部党组成员兼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指出,2016年运输服务工作要着重关注四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在经济新常态下科学谋划运输服务业发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移动互联网对运输服务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带来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因势利导,正确应对,把握大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改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以来,许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货运网络平台相继出现,互联网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在传统货运模式下,客户、物流公司双方必须见面;在"互联网+"时代,货运业正拥抱互联网,构建全新的价值链。"12月1日,2015年中国"互联网+"运输服务创客大赛深圳分赛区决赛在深圳市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成功举办。该决赛围绕"互联网+"运货领域展开,吸引了600多位分别来自交通领域的学者、智能交通方面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9.
正广东省道路运输领域第一批"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应用示范型试点项目公布啦!广州市悦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车盈网"项目名列其中!2018年11月8日,广东道路运输新技术应用推广交流会议暨道路运输领域安全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在广州召开。此次会议的举办意在深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实现交通运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的货运业,乌云压顶却也春雷阵阵。互联网化与集约化两股大潮的汇聚,让货运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也带来了无限机遇。传统行业的冰山一角开始融化,它经历了恐惧与迷茫,面临着困顿与选择,并在阵痛过后迎来了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道路货运行业要立足自身特征和定位,主动适应和融入新常态,加快推进道路货运行业‘一体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建设,努力开创道路货运发展的新局面,切实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兼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在2015年全国货  相似文献   

11.
正尽管道路客运行业"唱衰"的声音很多,但所谓"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思维",当道路客运业在新形势下,及时转变旧思维,拓展新业态,并围绕"互联网+",构建全产业链的运输服务模式,谁说不能够迎来行业的春天呢?当"刷脸"进站、网上订餐等铁路服务持续升级,当自驾车出行的便利与网约车的灵活在狂刷存在感,传统道路客运业已到了生死边缘。如何紧跟时代发展,加速道路客运行业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道路客运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仍有很多问题制约着道路客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实现转型创新发展,是道路客运行业科学发展的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换挡的触底期,道路运输行业也面临着新常态新挑战。在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背景下,各种运输方式竞相发展,"公铁航"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致力于成为物流行业的阿里巴巴,线上做交易与管理,线下做实体的节点联接。"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哪些行业形成了巨大影响,物流业无疑是其中之一。移动的货物信息因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而"活"起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使得物流业进发出新的生命力,也带来了发展的诸多"新型病毒"。如何准确把脉"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重构物流企业,卡行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行天下")总裁钱钰给记者分享了她的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移动互联网对运输服务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带来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因势利导,正确应对。那么,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改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移动互联网对运输服务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带来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因势利导,正确应对。那么,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改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世界加速步入信息化时代,如何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正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新年伊始,以"融合创新——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全国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电子收费支付技术与出行信息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运行监测与自动跟踪、识别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及车(船)联网和主动安全"、"大数据技术应用"等议题被提出并得到深度剖析和解读。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科技创新浪潮,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者和服务者早已意识到,要推动智慧交通发展,必须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建设,引领  相似文献   

17.
正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和物流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的现代物流企业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应着力于新技术应用和新管理模式的结合。"主动安全防御"系统是  相似文献   

18.
<正>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为目标、以不断创新为保证的经济形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成了全球贸易与运输链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航运企业的经营理念应进行转变,航运企业应及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选择与自己发展相适应的战略模式,捕捉机遇,求得发展。航运企业可采取以下经营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时至如今,智能化、互联化的"浪潮"已经席卷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商用车的智能互联发展也备受人们关注,各类高新尖端技术被应用于车辆中,为实现更智慧的现代公路物流运输生态圈而"赋能"。作为国内推出的首款智能网联卡车,刚刚上市不久的上汽红岩互联网梦想卡车,标志着我国商用车网联已正式迈入智能时代。这款车已不是单纯的"互联网+卡车"的传统升级,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驾培企业在驾培行业社会化、市场化过程中,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整个行业的诚信建设尚未足够成熟、完善。在今年力倡的"互联网+"模式下,以海淀驾校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驾校正在积极转型,主动拥抱互联网,让整个驾培业看到曙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