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秦线自动过分相装置误动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秦线重载牵引列车自动过分相装置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介绍大秦线开行2万t货车试验中,自动过分相装置误动的处理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秦线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技术适应性研究,以大秦线国怀支线HXD1、HXD2、SS4三型机车运行测试结果为依据,分析了电力机车在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运行模式下,牵引力、电压、电流等变化情况和机车保护系统、主断路器的动作情况,得出了电力机车对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技术的适应性结论,并对该项技术提出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机车车载过分相方式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不依赖地面设备、基于组合定位技术的自动过分相系统,从系统工作原理、定位模式判断、组合定位模型、分相点捕获等方面阐述了设计原理,并介绍了装车验证情况。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多数应用场景中能准确实施列车自动过分相。  相似文献   

4.
大秦线重载组合列车的LOCOTROL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采用LOCOTROL技术的运用情况。介绍了LOCOTROL装备的工作原理,结合大秦线有关试验、计算和运行情况,分析不同编组的2万t重载组合列车动力学性能。讨论LOCOTROL装备的延迟时间对重载组合列车性能的影响,针对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列车的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南杰  黄光宇  冀彬 《中国铁路》2004,(10):24-26
通过对9500t级组合重载列车的静置和运行试验数据的分析与研究,论证在大秦线开行9500t级组合重载列车的可行性,提出开行组合列车应具备的必要技术条件及操纵原则,同时可作为完成大秦线1.5亿t年运量,满足大秦线扩能改造需要的过渡性运输方式,也为2万t重载列车的开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秦线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涛  李明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1):41-42,56
介绍了大秦线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针对大秦线2万t重载运输的特点以及轨道回流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电路的相应改进措施。通过在大秦线重载机车上的运用证实,电路的改进保证了自动过分相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制动系统对大秦线重载列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秦线重载列车制动作用的特点和要求,回顾大秦线5000~10000t历次重载列车试验研究的结果,分析说明了现有制动系统对大秦线重载列车的适应性,并根据今后提速和重载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有关大秦线重载列车制动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面自动过分相技术已成为提升高速、提高重载铁路运输效率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发挥地面自动过分相技术优势列车采取的过分相控制策略是关键。文章在分析机械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过程中的列车控制过程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匹配适应性较优的列车控制策略,重点阐述了四象限的失电检测算法、逆变器的直流电压控制算法、整体控制逻辑与保护策略等。通过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机车适应性试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现了列车带电过分相,辅助系统不断电,牵引力和速度基本无损失,并且在分区所无感知过分相。  相似文献   

9.
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试验目的、主要试验内容和从2005年6月至2008年9月进行的不同装备、不同编组的8次2万t组合列车综合试验的实施过程。说明了2万t重载组合列车试验结果评定指标的确定依据和长大货物列车综合测试平台的特点。介绍了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试验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机车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维护、检修难的问题,设计了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测试仪。通过模拟实际运行中的机车状态参数和自动过分相定位信号,综合检测自动过分相装置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情况,并根据系统在各种速度下的执行时间,评估自动过分相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1.
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系统专用检测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涛  李明 《机车电传动》2007,(3):65-66,73
GFX型专用检测台是针对自动过分相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而开发研制的检测仪器.主要分析了专用检测台的电路组成及其原理,介绍了检测台的面板和检测功能.经现场使用证实,GFX型专用检测台保证了自动过分相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嵌入式系统在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自动过分相装置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行车过程中反映机车的运行参数和故障信息,并且在机车入库整备时通过机车的中央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检查设备可靠性.本装置采用ARM7处理器芯片和uClinux操作系统作为嵌入式平台,并实现相应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够正确显示列车的行车信息和故障状态,并且能够发送控制指令.该装置的研制成功充分说明了嵌入式设备在机车控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方案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随着电力机车向高速发展、车内微机控制的普遍采用和完善,原有的3种自动过分相方案中,车上自动控制断电方案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秦沈客运专线所采用的过分相预告信号及埋点方式仍是当前高速区段自动过分相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14.
结合牵引供电分相区设计原则,以及既有列车过分相和动车组列控系统自动过分相的功能,针对武广工程特点,提出了武广高铁列控系统自动过分相功能的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不同变压器接线方式下所产生的两供电臂电压相位差对关节式过分相感应电压大小的影响;并通过仿真模拟机车进入和离开中性段时所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中性段上可能由于操作过电压激发铁磁谐振,铁磁谐振情况下右侧供电臂通过受电弓接入中性段所产生的操作过电压是造成放电间隙击穿的主要原因;用实测和仿真结果证实了分析结果。指出通过装设谐振抑制装置可以将操作过电压限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避免引起变电所跳闸。  相似文献   

16.
关节式电分相线索烧损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节式电分相是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发生线索烧损故障引起变电所跳闸,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本文结合关节式分相运行中跳闸及线索烧损的统计情况,从关节式电分相的结构、检调以及机车运行等方面分析了引起线索烧损的主要原因,制定了提高接触网安全运行可靠性的具体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地感器的埋点方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广深线和湘黔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地感器的现状,分析了它们的设置特点,对电气线路上采用何种地感器埋点方式提出了改进建议。改进后的地感器可适用低于300km/h速度范围内的客货列车的自动过分相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它通过GPS和RFID组合定位系统来判断电力机车是否到达分相区;通过控制电枢电流的升、降和主断路器的分、合完成机车自动过分相过程。该装置完全模拟司机过分相区时的操作,并预留有机车TAX箱接口。实际运行证明该装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铁道机车车辆》2014,34(6):122-127
依据我国高速铁路分相区长度设置规定,总结各型动车组自动过分相的差异,确定动车组过分相时无电运行走行距离的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与分相区长度设置、动车组自身运行阻力、坡道等附加阻力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得到在GFX装置过分相和ATP过分相两种条件下动车组通过典型坡道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结果,给出了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的通用速度等级。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铁300 km/h的线路上列车通过分相区使用ATP进行控制,而200 km/h线路通过分相区未使用ATP控制.为提高200 km/h线路列车通过分相区的安全性,结合现有的自动过分相应用现状,深入研究车载规范关于过分相控制功能的规定,提出基于CTCS2-200C型ATP车载设备实现过分相控制功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