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宇 《上海汽车》2003,(2):13-15
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信贷市场的潜力,指出目前中国汽车信贷竞争处于预热阶段,同时阐述了我国汽车信贷的主要模式,找出了中外汽车消费信贷服务的差距,提出了金融机构赢得竞争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汽车消费信贷起源于美国。1907年美国私人购买汽车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即由汽车制造商向用户提供汽车销售分期付款,从而改变了消费者购车的支付方式。由最初的全款支付向分期付款方式转变,是汽车发展史一个重要的转变。国外汽车消费信贷的百年发展,基本经历了起步阶段(1908-1929)、低谷阶段(1930-1946)、调整发展阶段(1950-1990)、成熟阶段(1990年至今)。这4个阶段体现了汽车消费信贷的一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皓 《辽宁汽车》2003,(2):41-41,42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从起始阶段已逐渐成熟。这个过程也预示着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从传统逐渐走向现代。消费信贷正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方式,特别受年青人的喜爱,也正在各个消费领域展开。  相似文献   

4.
程军 《上海汽车》2004,(2):16-19
我国汽车信贷的发展还刚刚步入起始阶段,我国的汽车信贷业务还十分不成熟。但是我国加入WTO后,已承诺要在一定时期内开放汽车信贷市场,国外汽车金融公司即将进入我国汽车信贷市场。文章介绍了我国汽车信贷的现状,分析了国外汽车信贷资本的进入对我国汽车信贷市场的冲击,提出了我国发展汽车信贷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汽车消费信贷对稳定汽车市场、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个人汽车信贷消费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信贷购车的比例达到70%以上,而我国信贷购车的比例仅为10%左右。影响我国信贷购车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缺乏完备的信贷法规作为保障,汽车消费信贷各主要环节尤其是非金融领域面临法规保障不力等问题。为此,我们应充分借鉴美国汽车消费信贷法规建设的经验,尽快完善我国信贷消费制度。  相似文献   

6.
汽车信贷市场中的动态博弈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5年底,我国汽车贷款额已经达到1833亿元,其中汽车贷款坏账总额已达1000亿元。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私车贷款违约率约30%,另有10%的车贷款难以收回。造成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瓶颈”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信用体系不健全、信贷主体过于单一、过于繁琐的信贷过程和高昂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7.
吴勇 《重型汽车》2004,(3):31-31
1当前我国汽车信贷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1.1个人信用制度严重缺失 在我国目前的汽车消费领域,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巨大市场诱惑与非信用化环境下难以预测的风险隐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矛盾,并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一些购车者到期不还款以及假个贷、骗贷情况不断发生.有关资料显示,随着时问的增长,车贷不良率正在逐步上升;目前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不良贷款率已经上升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8.
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正式批准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我国的汽车信贷规模从无到有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德国的汽车金融业发展已处于成熟阶段。本文在考察美国和德国汽车金融业的基础上,从汽车信贷的从业机构、业务类型、风险控制及金融产品等不同角度展开研究。指出,发展汽车金融服务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美国、德国等国家在业务模式和控制风险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汽车消费信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帆 《上海汽车》2002,(6):23-28
汽车消费信贷,或称汽车销售融资,是指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以及信贷公司或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向经销商、用户在销售、购买汽车时提供的融资业务(主要是贷款)。  相似文献   

11.
1 为严控风险,新版车贷险启动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急剧膨胀,针对日益扩大的汽车用户群和巨大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各商业银行纷纷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对此,财险公司为扩大业务于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后随之开发设计了汽车信贷保证保险(简称车贷险)业务,部分基层分公司为做大业务与银行签订了补充协议,将保险业务变相为担保业务.但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信用监督和惩罚机制,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车贷险业务经营风险日渐显现.  相似文献   

12.
为了鼓励汽车个人消费,我国于1994年出台了汽车消费信贷办法.1999年3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要求各有关金融机构加大消费信贷投入,逐步扩大消费信贷的服务领域,开发新的消费信贷品种,以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3.
发展我国汽车信贷消费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分析了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欧美国家汽车金融发展分析 1建立了健全的法律制度 汽车金融服务是一种以汽车交易为基础而发生的资金借贷服务,因此如何确保债权、债务人的利益是关系到整个服务能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是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的有力保障.欧美国家建立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力推动了汽车金融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1)是征信法律制度,美国《信贷机会平等法》、《诚实借贷法》、《公平信贷报告法》、《公平贷款记录法》,英国《消费信贷法》等都对其征信制度做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5.
逸云 《汽车与配件》2000,(11):17-18
自从前年底国有商业银行重新恢复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被业内人士寄予厚望的汽车消费信贷就一直是公众和传媒所关注的焦点。不过,由于信贷消费一时还难以适应目前非信誉化的社会现状,特别是汽车消费信贷受政策的局限未能有效地突破担保瓶颈,汽车信贷消费市场始终是不温不火,远远未能起到启动汽车消费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段时间传出洋车商要抢占我国汽车信贷市场的报道,而几乎同时,中国工商银行又传出今年将重拳出击汽车消费贷款市场,计划增加贷款余额80亿元。一时间,有关汽车消费信贷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据了解,在美国高达85%的私人用车都是通过汽车信贷购买,用现金的寥寥无几。而目前在中国汽车信贷不过15%的事实,不禁让我们发问——汽车消费信贷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简况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产生起始于1912年,到今天已有9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难的、曲折的发展过程。概括来讲,分三个阶段建立和发展。 第一阶段:从1912年到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国产“解放”牌中等吨位载货汽车出厂。这一时期,主要围绕为国外汽车在中国以维修为目的而仿制生产汽车零配件。  相似文献   

18.
汽车消费信贷的推出是培育我国汽车市场中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国外私人买汽车大多是通过信贷方式实现的。 然而汽车消费信贷运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令此项刺激内需的举措难于较快地拉动汽车需求增长。中国工商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的市场营销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1995年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以贷款方式购车消费的消费者数量仍然偏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市场营销角度对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促进此类业务快速发展的营销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已经非常普及。在全球汽车市场,有70%的汽车是通过贷款方式销售的。美国和西欧的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贷款买车的比例已高达60%-85%,而我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5%、随着轿车大量进入家庭,我国车市呈现出一片繁荣。2003年轿车产量超过200万辆;2004年轿车产销量仍将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可以说,汽车消费信贷的实施对汽车市场的发展的确起着推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