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采用有限元法对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进行了空间分析,静载及动载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模型的正确性,并对主梁三个测试截面的剪力滞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中发现跨中截面箱梁底板出现了众多的纵向裂缝,研究发现全桥纵向力筋配置过多,泊松比效应明显,而设计中未采用横向预力筋,横向应力过大是造成底板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而在相应位置增加横隔板可以显著提高横向抗弯刚度。对同类桥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一座单箱三室连续刚构组合桥梁,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分别建立了变截面三维梁单元和三维实体、板壳单元组合两种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桥梁在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并讨论了两种计算模型对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作用下箱梁的剪力滞效应明显不同,对于地震时程反应分析而言,采用变截面三维梁单元模型计算效率较高。所得的分析结果对指导这类桥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30m跨径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的结构特点,计算了拆除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验证了静力切割技术在30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拆除工程中使用的可行性,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只要采取了合适的措施,并安排合适的拆除顺序,30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拆除时,完全可以利用静力切割技术把大块体分离成小块吊离,从而完成拆除工作。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大跨径宽箱梁连续刚构桥的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自重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剪力滞系数,并对箱梁的剪力滞效应进行分析,为此类桥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独柱墩预应力连续箱梁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桥梁必须注意桥梁建筑造型,做到轻巧、简洁,桥下视野开阔,桥梁方案则采用箱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为独柱墩单点支承形式,本文介绍了南昌公司马庙立交主桥单点支承预应力连续箱梁在设计上的一些特点,以及本桥在箱梁结构方面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裂缝成因的分析,指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预防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开裂的措施,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裂缝,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各种相应加固措施及施工工艺要求,并将其中的几种措施应用到一座开裂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加固工程中,该桥加固后的荷载试验及2年的运营情况表明了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可能造成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腹板斜裂缝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同时对平面杆系计算时无法考虑的箱梁横向受力的不利影响,采用MidasFEA进行了空间受力分析.分析指出纵向、竖向预应力有效性的降低及活载超载是造成腹板斜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计算腹板主拉应力时考虑箱梁横向受力引起的竖向拉应力的叠加效应会使腹板内侧某些区域的竖向压应力完全被抵消,进而导致腹板出现斜裂缝;同时指出箱梁内外温差变化,是产生竖向拉应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采用板壳有限元方法对连续刚构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些参数包括:网格密度、荷载作用方式、截面尺寸、跨径布置等。研究结果对指导这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墩梁结合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跨度连续刚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因其主跨墩身与梁体结合部位处的构造及受力情况复杂,该处往往凭经验设计,配置较多的钢筋。为了给虎跳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方案设计提供合理的布筋依据,对其主跨墩梁结合部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和1:10的缩尺模型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模型试验是相当必要的,所选定的模型能较真确地模拟实桥的受力情况,模型试验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总体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为研究施工过程和汽车荷载布载方式对宽箱连续组合梁桥产生的影响,结合建设中的杭州九堡大桥北侧引桥进行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该桥宽箱组合梁的板壳和实体模型,分析混凝土采用不同施工过程(一次全部现浇和先跨中后支座逐跨浇注)对结构整体受力的影响及结构计算中汽车荷载按不同方式(按车道荷载+集中力和按车轮荷载)布置时结构的整体受力和局部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对大跨度宽箱组合梁的受力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车轮荷载布载方式较采用车道荷载+集中力布载方式能更好地模拟结构的整体受力和局部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20.
铁路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在罕遇地震下桥梁结构满足规范要求,以主跨120m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云南万拉木特大桥为例,运用MIDAS Civil建立连续刚构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并优化延性抗震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桥梁振型以梁墩的横向振动为主,第1阶横向侧弯的自振周期为1.697s,全桥最大振幅出现在桥墩墩顶位置。在罕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为2%)作用下,中跨墩顶、底受力较大,均已进入屈服,但其弯矩均小于钢筋极限弯矩,桥梁满足"大震不倒"抗震性能目标。对塑性铰区进行优化,将墩底以上3m空心与实体分界位置处截面外层部分主筋弯折,形成最不利塑性铰区域;加强墩顶、底塑性铰区域横向约束钢筋布置,提高墩柱延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