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燕 《航海》2012,(5):24-26
在海上航行过程中,《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航行准测。在实际航行中,有些船舶为了自己航行方便,试图通过双方合意来突破该《规则》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碰撞的,仍应适用《规则》来评价双方在达成协议后所采取的行为,并据此确定碰撞责任比例。〖案情〗原告:江苏炜伦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被告:  相似文献   

2.
林焱 《航海》2021,(3):16-18
〖提要〗 一方为军事船舶的船舶碰撞纠纷案件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等民事法律,但不排除适用避碰规则等技术性规范,参照适用海商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判定碰撞责任比例及损失金额.  相似文献   

3.
以哲学因果关系和民法因果关系为基础,分析和归纳了关于因晨关系的各种学说,初步探讨了船舶碰撞过失与损害的因果关系,根据衡量两船间危险度的指标DCPA和TCPA,提出了确定过失与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的原则,即凡是导致两船DCPA和TCPA减小的过失均是碰撞的原因与碰撞存在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案情〗“SEADIAMOND”轮载有原告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安保险)承保的货物由喀麦隆驶往中国蛇口港。2000年4月26日,该轮与被告统一和平海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一海运)所属“ORIENTHONESTY”轮在中国长江口发生碰撞并受损。4月30日,“SEADIAMOND”轮卸下船上所有货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对CO中毒大鼠海马中钙离子,cGMP及血浆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测定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海马中钙离子(〖Ca^2+〗i)浓度与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高压氧(HBO)在其间的作用。方法 86只实验大鼠被随机分成11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中毒后1、3、5、10、20天5个组(CO)组;CO中毒后+HBO1、3、5、10、20天5个组(CO+HBO组)。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海马中钙离子浓度和用酶免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舶碰撞危险度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依据模糊理论方法建立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的数学模型,直接采用来船航速、来船航向、来船对本船的相对舷角和来船对本船距离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采用Levenberg-Mrquardt优化算法这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仿真,并与标准BP算法和动量BP算法进行比较,发现经过改进的网络求得碰撞危险度比标准BP算法和动量BP算法具有更好的效果,网络能够更有效收敛,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模糊原理的碰撞危险度模型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基于“领域”概念和模糊原理,建立起一个用于确定船舶间碰撞危险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对碰撞危险度的影响,而且简便易行。通过模拟试验表明:本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多船避碰决策过程中避让行动优先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确定模型。选取最近会遇距离、最近会遇时间、船间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因素建立碰撞危险度影响因素集,并确定各因素评价集、评价指标以及各参数的隶属度函数,经模糊综合评价得到船舶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设置两船交叉会遇以及多船交叉会遇2种会遇局面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多船避碰决策过程中避让行动优先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确定模型。选取最近会遇距离、最近会遇时间、船间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因素建立碰撞危险度影响因素集,并确定各因素评价集、评价指标以及各参数的隶属度函数,经模糊综合评价得到船舶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设置两船交叉会遇以及多船交叉会遇2种会遇局面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影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少勇 《天津航海》2006,42(1):1-2,20
影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主要因素有DCPA、DCPA的误差、TCPA、TCPA的误差、目标船方位、目标船舷角、本船航速、目标船的航速、会遇时两船的航速比等。分析了各因素对船舶碰撞的危险度的影响情况,以便正确确定在当时避碰环境下的影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主要因素,防止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翁建军 《中国水运》2004,2(4):141-142
本文用DCPA和TCPA加权确定法、结合船舶碰撞的客观危险度和主观危险度,分析开阔水域的转向避让,最终确定最佳转向避让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船舶领域和动界的概念,在船舶碰撞几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规则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本文提出一种船舶复合碰撞危险度的计算方法。确定最近会遇距离(DCPA)、最近会遇时间(TCPA)、两船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主要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并考虑航行区域状况、能见度情况和船舶的操纵性能等对船舶碰撞危险度的隶属度函数修正。用原始数据对3种不同会遇态势进行仿真和对3种不同碰撞危险度计算结果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基于专家系统的自动避碰系统的结构、初步的原理以及流程,简要地分析了船舶避碰过程及影响碰撞的因素,并介绍了碰撞危险度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提要〗责任保险诉讼中,被保险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起算点应为其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而保险事故发生之日应当被认定为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确定之日。〖案情〗原告:江苏海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畅公司")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建湖支公司(以下简称"建湖人保")  相似文献   

15.
基于船舶领域和动界的概念,在船舶碰撞几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规则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本文提出一种船舶复合碰撞危险度的计算方法.确定最近会遇距离(DCPA)、最近会遇时间(TCPA)、两船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主要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并考虑航行区域状况、能见度情况和船舶的操纵性能等对船舶碰撞危险度的隶属度函数修正.用原始数据对3种不同会遇态势进行仿真和对3种不同碰撞危险度计算结果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一种船舶碰撞危险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神经网络与模糊推理提出一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计算方法.用神经网络替代模糊推理过程,建立基于碰撞危险度计算的模糊神经网络推理框架,利用推理规则生成用于网络训练的样本.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BFGS法的BP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把BFGS法运用于BP神经网络权的训练中,通过基于不同算法的神经网络对实际问题进行了学习,并根据学后获取的非线性机理结合预测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基于BFGS法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加快网络训练速度,提高网络预测的能力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一些方法在航行行为预测以及碰撞预警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神经网络的舰船碰撞危险度估计方法,实现了舰船碰撞危险度的高精度估计。首先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构建改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舰船航行行为,以提供碰撞危险度估计的基础数据来源。对舰船碰撞风险中的安全距离模型进行制订,具体包括危险领域安全距离模型、安全会遇领域安全距离模型、舰船动界安全距离模型。通过昆兹模型构建舰船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对舰船碰撞危险度进行估计。在某水域进行本文方法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证明该方法的航行行为预测误差低于现有方法,而碰撞预警精度则高于现有方法,提供了舰船防碰撞领域的新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船舶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在多船会遇态势下,利用克隆选择优化算法,本文提出一种最优转向避碰幅度计算方法。确定了最近会遇距离(DCPA)、最近会遇时间(TCPA)、两船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主要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并考虑航行区域状况、能见度情况和船舶的操纵性能等对船舶碰撞危险度的隶属度函数修正。基于船舶碰撞危险度和航程损失的多目标函数优化,通过分克隆选择优化算法,在《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约束的可行域空间内,获取全局范围内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克隆选择优化算法对于处理多船会遇态势下的让路船转向避碰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船舶航行过程中出现碰撞问题,研究遗传极限学习计算法在船舶碰撞危险度确定中的应用。以船员视角、两船间的安全距离和航行速度为基础,利用最小安全时间直观描述船舶碰撞危险度;根据船舶航行样本数据,利用极限学习机预测最小安全时间,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通过初始化种群、适应度运算、交叉变异等过程确定最优染色体,提升最小安全时间预测精度。实验结果显示所研究方法遗传迭代25次后误差平方和降至2.5,不同海域的防碰撞操作控制成功率达到97.5%,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快的迭代速度与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保障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