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快慢车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挖掘因素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在研究传统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基础之上,研究了快慢车模式下不同开行比例及越行次数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机理,并分别给出了7种方案下线路通过能力的计算表达式。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根据给定的已知发车间隔,站间距及越行条件等,计算线路通过能力。通过线路通过能力的计算得出高峰时期线路的运能,从而合理规划和引导客流。可以为高峰时期确定快慢车开行比例提供理论支撑,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也丰富了轨道交通开行方案优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线路折返能力与信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轨道交通线路折返能力是影响整个轨道交通运营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信号系统角度对线路折返能力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了信号系统对折返能力的影响,并提供了线路折返能力计算方法及提高线路折返能力可采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基地主要功能是开展运营线路上无法进行的试验,完成轨道交通新技术、新设备的试验认证工作。其建成可为轨道交通关键部件、关键参数的探索与优化提供基础,对减轻既有线路试验压力、突破轨道交通技术瓶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国内外主要轨道交通试验基地,分析既有试验基地的试验对象、内容、规模、技术水平以及现有不足。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开展的轨道交通试验,特别是高速行车条件下列车及基础设施的相关试验对运营线路的依赖较大,试验基地的试验能力已难以满足现有技术需求。结合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确定未来试验基地应面向国内外的轨道交通技术需求,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更全面、更复杂的试验条件,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与认证提供服务。根据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试验基地建设进展,对我国轨道交通试验基地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轨道交通的特点,并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所采用的车辆、转向架和直线电机形式为原型建立了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在同样的计算条件下,通过与ADAMS中的铁路分析模块ADAMS/Rail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文中以线路设计参数中的缓和曲线和超高为例,分别仿真了横向位移、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振动特征量在不同线路设计参数情况下的动力响应。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尤其针对幅值及趋势变化,并对照传统计算方法得出的线路设计参数取值,给出了针对广州市直线电机轨道交通4号线的线路设计参数建议值。可以得到按照传统方法计算得出的线路设计参数偏于安全的结论,与采用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方式可以更好通过小半径曲线和较大坡度线路相吻合,为我国今后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建设在确定合理线路设计参数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污染少、乘坐舒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名胜景区所利用。合理的线路方案是决定旅游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分析旅游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规划的特点,从旅游轨道交通线路服务功能分析和交通供需理论出发,提出线路方案评价体系结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旅游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多目标决策优选模型;通过分析计算优选最佳方案。以某著名景区旅游轨道交通线路方案研究为例,为旅游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规划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长大线路运能不能满足高峰时段超高峰客流需求,需要通过优化运营组织方案提升长大线路运能。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长大线路客流特征,以及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长大线路运能供给与客流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介绍了以客流为核心的长大线路运能精准匹配策略;以上海某轨道交通线路为例,分析了突破折返能力制约的极限运能运营组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高峰时段断面运能受线路折返能力制约,采用存车线插车方式增加运能,也只能做到少量非连续增能;长大线路的高峰时段高断面客流区间相对固定、超高峰持续时间较短,可通过停车场ATC(列车自动控制)改造、优选插车地点、缩短行车间隔、不对称运行交路、远端停车场收车等综合策略,形成以单向运营为特征的运营方式,突破线路折返能力制约,实现高峰时段局部区段、连续超高密度的行车组织方案,进而实现线路运能精准匹配高峰期超高峰客流需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为在我国开展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研究,因为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可改善曲线通过性能和环保状况、提高稳定性,降低土建工程造价,非常适合大中城市中等运量交通发展的需要。 研究方法:结合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车辆、转向架等结构特色,建立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大量关于线路设计参数的仿真计算.通过与软件ADAMS/Rail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此外,通过传统的质点方法和行驶动力学,以缓和曲线长度为例对线路设计参数进行了计算。 研究结果:通过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线路设计参数进行的仿真计算,得出了相应的线路设计参数建议值。 研究结论:采用新型的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方式,在一定的运行速度范围内,可以更好地通过小曲线半径和较大坡度的线路,从而降低土地拆迁及工程量,进而降低地铁造价。  相似文献   

8.
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线线路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霖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2):27--29
从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广佛线线路方案的分析研究,对城际轨道交通线的线路设计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市域轨道交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工程运用较少,国内各种规范均不适用,对市域轨道交通线路最小曲线半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线路设计参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的运营模式和乘坐模式,分不同速度匹配模型进行研究,并通过与其他常规轨道交通制式进行对比,结合舒适度分析,对市域轨道交通的计算结果进行优化改正,给出不同速度下线路最小曲线半径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有效融合,发挥交通走廊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文章在阐述交通走廊概念及其与轨道交通线路互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交通走廊功能及公交特征分析,确定轨道交通线路功能、服务水平、线站位方案、技术标准等的研究思路;然后将数据分析方法与空间模型应用在交通走廊分析中,以厦门市为例,开展基于空间计量学的交通走廊功能分析、基于公交特征的线路功能分析、交通走廊量级与轨道交通层次制式的匹配分析,以指导轨道交通线路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空间计量学、公交刷卡数据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能够全面、有效地反映交通走廊特征,为轨道交通线路功能识别、客流预测、线站位布局、制式选择、技术标准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上海都市圈内的轨道交通存在诸多问题:城际铁路往往存在主客站接发车能力及疏解能力不足、郊区新城到主客站的接驳时间偏长的问题;市域(郊)铁路对周边县市的通勤服务能力较弱,对人口密集区的服务较弱、郊区新城之间的轨道交通服务不便捷.对此,提出了设置辅客站、增设放射方向线路及延长现有线路等对策,并分析了上海同苏州及嘉兴轨道交通线路衔接的重要节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轨道交通线路的敷设形式和相应形式的土建工程造价 ,阐明线路形式的不同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建议轨道交通建设应采用最合理的线路形式 ,以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终点站折返能力分析及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影响轨道交通线路实际运输能力的各种因素,找出制约线路运能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对折返车站在不同折返模式下的折返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莘庄折返站的实例,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既有站线条件提高其折返能力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经由换乘关系相互衔接的网络.引入图论的方法,以北京、上海、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为基础,分别建立以线路为节点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的理论,对线路网络模型结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线路连通性最高,广州次之,北京最低,研究结论可以对这些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以及安全风险预防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快慢车组合运行可以较好地适应市郊线路客流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性.为研究快慢车模式下各因素对通过能力的影响机理,结合快慢车模式运输组织的自身特点以及扣除系数法的思想本质,定量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各因素对通过能力的扣除系数取值,提出了基于扣除系数的快慢车模式下的市郊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对不同越行次...  相似文献   

16.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连接主城区与近郊城区的快速公交通道,线路长度长、站间距大。不同于主城区的轨道交通线路,其敷设方式选择对工程规模、投资控制、运营管理尤为重要。以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为例,研究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敷设方式。通过合理确定敷设原则、精细化的线位方案比选以及多专业协调设计,建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尽可能多采用经济性好、建设速度快的高架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多交路运营是城市网络化轨道交通系统常采用的运营组织方式之一。针对多交路运营的特点,利用运行图铺画的方法详细分析线路通过能力在单交路区段及双交路区段的损失值大小,并归纳出计算公式;进一步结合计算公式分析通过延长列车运行周期来提高通过能力的优化方法及其实施过程。最后指出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与车底运用数之间存在的矛盾,应根据线路特点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18.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随着市域轨道交通的不断建设和城市格局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其沿线客流将呈现不同的特征,可采用不同的列车开行交路模式以适应变化的客流需求。提出了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从服务水平、线路通过能力、列车运用、车站布置以及客运组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交路形式的特点,并给出市域轨道交通线列车开行交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和轨道交通客流发展现状。利用轨道交通大数据,分析了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轨道交通客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城区轨道交通线路与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呈现不同的客流特征,工作日城区轨道交通线路早高峰小时系数基本在15%~20%,市域轨道交通线路早高峰小时系数一般低于城区轨道交通线路,周末(非节假日)城区轨道交通线路与市域轨道交通线路高峰小时系数一般均不显著,线路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基本位于换乘站附近。  相似文献   

20.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3):85-85
重庆市政府常务会5月8日审议通过了《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九线一环”中,除了市民熟悉的2号线和3号线外,另外各条轨道交通线路走向首次全面亮相。规划中的“九线一环”线路总长513km,串起2737km^2的主城,每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最终将有0.65km长的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