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减压性骨坏死是潜水员和高气压作业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疾病。由于上海市地下铁道(简称地铁)隧道试验段高气压施工已暂告一段落,而气压工人于两年前在高气压环境下连续作业有一年余的历史,故在他们作全面体格检查时,对每个气压工人的大关节进行X线摄片检查,以进一步了解工人们在这特殊的高气压环境下减压性骨坏死的发病率及其发病程度,并为评价这方面的医务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
减压病是潜水员和沉箱(隧道)高气压作业工人较为常见的职业性疾病。由于暴露于高压环境的压力、时间、呼吸气体介质、劳动强度和减压速率不同,当患减压病时,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体征存在着某些差异。为把不同环境所引起的减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处江南水网地带,地下水位高,马路窄,两侧又有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因此修建地下铁道(以下称地铁)只能采用隧道高气压方法施工。至今采用这种方法施工尚缺乏经验,仍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工程已拼装管片580环(522m),高气压作业18113人次,为总结经验,现介绍前阶段高气  相似文献   

4.
以琼脂为基础制作安全减压指示器,可作为人体潜水作业过程中判断潜水减压、评价减压表的一种手段。将琼脂安全减压指示器应用于潜水现场,可以正确地反映出各种条件对潜水减压的影响,排除人体本身的个体差异,判断潜水后的减压是否恰当。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国内外多是在实验室内或高气压作业中进行的。但在实际潜水作业过程中应用尚未见报道。这次我们结合海上53~63m潜水作业共进行了108人次实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减压性骨坏死是潜水员和沉箱隧道高气压工人的一种职业性疾病。Bassoe对患有典型骨关节变型的沉箱工人的X线变化和Bornstein对3名隧道工人的肩、髋部X线变化分别作了首次报道。Grutzmacher首先对潜水员减压性骨坏死的X线变化作了介绍。这些骨坏死的性质,由Kahltrom首次对沉箱工人股骨头坏死的病人作了组织学检查,证明是无菌性的,故长期以来人们把  相似文献   

6.
气泡减压器,是用琼脂凝胶制成的一种体小、量轻、便于携带的减压气泡指示器(以下简称减压器)。潜水员或高气压工在减压时可随时观察减压气泡的成长来控制减压速度,以保证安全减压,这对预防减压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正在研究和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这些研究和应用情况;综述了减压器的理化性质、制备、应用、现场作用以及与超声波多普勒技术检测血流中的气泡比较;指出减压器在潜水减压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展望在潜水时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某海域工程中铺设的管道,需穿越较宽海峡,最大水深33米,作业深度多大于24米。潜水员从事的作业任务(如打桩、钻孔、接管、电焊、检测等)连续性强,水下工作时间一般控制在105分钟左右,最长超过300分钟.工程中潜水作业共1012人次,除主要采用水下阶段减压外,采用水面减压318人次,占潜水总人次的31.5%。因作业现场过往船只频繁,潮差大,慢水时间短,常遇潜水员需施水面减压而又无法按减压表规定程序实施的特  相似文献   

8.
12—60米空气潜水水下阶段减压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表深度12~60m,共178个减压方案。采用5~120min共13类理论组织,根据潜水深度及水下工作时间选取不同的氮过饱和安全系数,按Haldane原理,经计算机计算。通过模拟潜水与实际潜水验证,证明本表的减压效果满意。与原表相比,本表在理论组织分类及安全系数的选取等许多方面作了较大改进。我国曾于六十年代研制并颁布了60m深度水下阶段减压表,经20多年的潜水实践证明,该表在深度较浅和水下工作时间较短的方案,减压时间偏长,影响潜水作业效率;而深度较大和水下工作时间较长的方案,减压时间又明显不足,安全性较差。因而,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多种减压表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重新研制了本减压表。  相似文献   

9.
目前运营时速160 km以下(双箱运输)有砟轨道隧道内轮廓难以满足大型养护机械(特别是大型清筛机)作业空间需求,通过对新建时速160 km以下电气化铁路(双箱运输)有砟轨道隧道的建筑限界、接触网悬挂方式及布置、大型养护机械空间需求、轨道结构形式、侧沟及电缆槽设置等内轮廓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单双线铁路有砟轨道隧道内轮廓控制性尺寸、拟定内轮廓方案,通过对各型内轮廓方案的结构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便利性比较,给出推荐方案,为通用图编制和纳入规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甘青隧道为西宁至成都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隧址区海拔高、气候环境恶劣、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发育。隧道建设将面临高原寒区长大隧道分合修、长大隧道施工组织方案、特殊地质隧道工程对策、安全快速施工、防寒、防灾救援模式等技术难题。结合隧道环境、地质条件,开展复杂环境下隧道设计及工程对策研究,并提出以下工程对策:(1)合修方案作业空间大,有利于充分发挥机械工效;(2)隧道出口设局部平行导坑可超前探明地质,有效降低施工风险;(3)高地应力岩爆隧道应加强监测,实时优化支护措施;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采取调整仰拱曲率、加强衬砌支护措施方案;膨胀岩隧道采取调整仰拱曲率,仰拱填充面布设护面钢筋,仰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4)采用埋在冻结线以下的中心深埋水沟、防寒泄水洞等防寒措施;(5)采用洞内列车救援模式;(6)围岩条件好、控制性工区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在某水电站采用海军医学研究所新研制的12~60m空气潜水水下阶段减压表实施减压。在1335人次潜水作业中无1例减压病发生,比老表提高了安全性。选择的半饱和理论组织分类与氮过饱和安全系数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2.
1975年7月至1982年12月,在江西省修建九江长江大桥水下基础施工的加压锻炼、潜水作业和医务保障中,采用我国的“60米水下阶段减压潜水减压表”共计1286人次,发生急性减压病7例,总发病率为0.54%,获得一定效果。现将本工程加压锻炼、潜水作业和医务保障概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打捞沉船“箱根丸”工程潜水作业的医务保障概况,水深达54~69m的潜水作业共1082人次,其中近半数的潜水属连日潜水(占43.8%),都得到了妥善的减压处理。同时,在工程中运用最高压力不超过0.284MPa的再加压吸氧治疗表对8例减压病人进行的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顺利地保障了潜水员的健康,为今后大深度空气潜水作业的医务保障可供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设计要求新建时速120 km及以下铁路隧道采用有砟轨道时,隧道内轮廓设计应满足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要求,根据铁路设计相关要求进行满足大机养护作业要求的铁路单线隧道内轮廓的拟定,对3个比选方案进行结构受力、工程量的比较后提出推荐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盾构隧道基岩爆破对管片外荷载的影响,以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为依托,介绍改进的基岩爆破预处理措施,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对隧道无基岩地层断面及基岩爆破扰动地层断面处的管片外侧水土压力进行长期自动监测。得到以下结论:(1)基岩爆破装药结构经现场验证具有良好的爆破效果,可简化施工作业,利于盾构施工;(2)海底基岩爆破破坏土层的原有结构,爆破地层施工过程中水压力消散较慢,水土"耦合"更为复杂,隧道侧压力增大;(3)监测数据表明无论土层爆破与否,隧道围岩压力均表现以水压力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00~2005年建成的铁路隧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4年3月出版的《中国铁路隧道史》以下(简称《隧道史》)记载,截至1999年末,我国共建成铁路隧道6877座,计3666.760延长公里(未包括台湾省)。本文以表1及表2列示2000~2005年我国建成的铁路隧道数量统计数据,共651座/642.246延长公里,长度逾3km的隧道54座(内含台湾高速铁路隧道5座);并对《隧道史》中1980~1999年隧道修建数量作了些调整,计增加了10座/5.064延长公里。作为对《隧道史》中我国铁路隧道修建数量统计的补充与延续。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解放路隧道由两座分离式小间距隧道组成,埋深在地面以下5m;隧道轮廓采用三心圆,净宽10.628m.净高6.572m。在沪杭线下行K200+942.5与铁路相交,交角80°,相交处为杭州站沪端咽喉区,共有正线2条、牵出线1条、渡线2条,作业繁忙。隧道洞身穿过富水砂质粉土层,采用铁路线路加固下的浅埋暗挖法(CRD工法)施工,施工难度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综合评估过程中存在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问题,引入云模型理论,构建了复杂艰险山区深埋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综合评估模型.以某山区铁路施工隧道为研究背景,选取通风网络、通风动力、通风设施、通风管理以及特殊地域作业环境5个方面共计18项影响因素作为评估指标.建立优(Ⅰ)、良(Ⅱ)、中等(Ⅲ)、较差(Ⅳ)、差(Ⅴ)...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详细介绍JGMZY10隧道多功能作业车各结构功能:折臂吊在隧道有限的空间内能实现构件安装、小件吊装等机械化作业,将其吊钩更换为专用夹具,可进行拱架吊装机械化作业.为类似工程的采用提供借鉴.研究结论:JGMZY10隧道多功能作业车具有:(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2)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拱架安装和防水板铺设的机械化,符合铁道部施工机械化要求;(3)经在中南通道发鸠山隧道的应用验证,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铁路隧道施工作业环境中有无诱变和致癌性物质存在,给改善隧道施工生产环境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选择了部分从事隧道施工作业,经胸片检查砂肺为“○”及“○~Ⅰ”期的工人,测定其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同时选择部份不接触有害物质,经检查身体基本健康的房屋建筑工人作对照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