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汽车电器》2022,(8):9-10
<正>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20%左右,至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的提高和市场的高速发展,对驱动电机也提出更多要求。从性能角度出发,更好的驾驶体验通常需要电机具有更高效率、更轻量化、更静音、更长寿命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电机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其中,扁线技术对于提升电机功率密度、提升效率、降低损耗具有显著作用,电机高功率密度和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扁线电机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驱动电机关乎着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能源转换效率,永磁同步扁线电机因其大扭矩、恒功率、强磁场等优势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首选。文章通过分析扁线多层电机的性能参数,以永磁同步扁线6层定子电机为例,采用叠绕组和波绕组两种绕制方式展开绕组绘制图,对6层定子绕组接线方式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叠绕短距绕制时节省端部用铜,但引接线比较杂乱且最后线圈嵌线较困难;波绕组虽引接线整齐美观,但短距绕制时不能节省端部用铜量,据此解读了扁线电机定子绕组的嵌线技术,力求解决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难点和汽车维修技术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驱动电机系统存在驱动功能,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能够确定新能源汽车具体驾驶方向。为改善驱动电机系统对应运转情况,减少新能源汽车对应能耗,应充分了解新能源汽车对应驱动电机系统状况。本文主要分析新能源汽车涉及驱动电机系统对应现状情况,总结驱动电机系统具体类型状况,了解驱动电机系统详细驱动方式,进而促使新能源汽车相关驱动电机系统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论文首先探讨了电动汽车扁线绕组电机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包括扁线绕组的制作工艺、电机的铜耗计算和冷却等技术。其次介绍了扁线绕组电机的特点,并与圆线绕组电机进行了对比,对扁线绕组独特的制作步骤进行了说明。再次介绍了扁线绕组电机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应用情况。然后介绍了扁线绕组电机铜耗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应用于扁线绕组电机的不同冷却方法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各自的优点。最后给出了扁线绕组电机关键技术解决方法的方向,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纯电动汽车是当今前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趋势,驱动电机系统作为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也受收到越来越多关注。集成油冷电驱系统以其结构紧凑、低成本、高效率已经成为各大厂商主推的产品之一。文章针对集成电驱系统油冷方案在纯电动汽车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分析与实验验证获得油冷方案的相关参数,加快了集成油冷电驱系统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是除能源储存系统(蓄电池)和控制系统外的又一关键零部件。这期杂志重点是围绕驱动电机。《国外驱动电机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与发展》重点介绍日本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分类、优缺点及丰田、本田、日产、三菱等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在冬季和夏季的续航里程和热安全问题,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内容包括冬季座舱制热、夏季座舱制冷、电池冷却加热、电机散热和功率电子部件散热。文章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空调的常见方案以及电池、电机热管理的方案,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引出了新能源汽车电极驱动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该产业发展的优势,同时阐述了新能源汽车传统系统控制技术,对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油冷电机油道、绕组的换热效率,持续不断地将油液喷淋到电机关键位置,本文基于某高压油冷扁线电机,运用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理论,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工具进行数值模拟,先进行流量分配仿真估算,再进行局部仿真,分析电机定子冷却状态,通过量化油液流动状态,探究绕组喷淋冷却方法的原理、效果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油冷电机,由于油冷电机中变速箱油与电机直接接触,因此,要求电机绝缘材料要有优良的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外,还需要有较好的油品兼容性。文章调研了目前行业内主流的油品兼容性评定方法以及油品兼容性评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评定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其中两种方法对绝缘纸进行油品兼容性试验,通过对绝缘纸初始以及油品兼容性试验后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击穿电压等性能测试,分析不同评定方法对绝缘纸性能的影响,推断油品兼容性评定的关键加速因子。  相似文献   

11.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压力下,电动汽车成为研究热点,而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本文针对某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低压线束破损问题,对旋变线与温度传感器线分别进行分析与改进。  相似文献   

12.
解析新能源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要求及主要性能参数;对新能源汽车目前所采用的各种类型驱动电机一一作了简述;分析各类驱动电机的结构特点、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盛昱彰 《时代汽车》2023,(10):167-169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颁布了很多新的政策,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制和开发。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三大关键部件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持续增长,其维修保养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文章从驱动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发展入手,对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的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的结构原理进行深度解析,阐述电机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深入分析逆变电路的逆变原理、能量回收整流原理、正弦交流电产生原理和变压与变频原理,介绍电机控制器驱动电路与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特点,对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师和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维修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扁线绕组在新能源驱动电机中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分析扁铜线的交流损耗产生的原理,然后分析扁线绕组交流损耗对绕组分布的影响和扁线绕组不同分布对反电势对称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不同绕组形式绕组分布来阐述扁线绕组的连接规律。  相似文献   

16.
孙中涛 《专用汽车》2023,(6):104-106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大面积扩张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系列设备维修行业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地增长。在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中,驱动系统的故障排查与维修一直是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车与常规燃油车相比,其结构和操纵方式具有根本的不同,所以对其进行检修时必须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维护。针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装置的具体故障原因、分析技术、维修设备方法及维修技术等进行分析,以此为汽车维修人员、院校教师和专业维修学生的技术成长和实际工作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1为什么1%的性能提升竟能引发行业巨变近期,新能源汽车领域锂电池风头竟被占仅占车辆成本10%的电机所盖。与扁线电机相关的精达股份、方正电机等企业股价则是上涨近一倍,而原因竟是一台效率提升1%的扁线电机的应用,为什么这1%的性能提升竟能引起整个行业的巨变?纵观历史,不论是体育竞技还是企业商战,高手对决,在逼近极限的时候,每1%的提升往往都能带来远超1%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总成,决定了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在当前及可预见的未来,汽车驱动电机仍将普遍采用高性能冷轧无取向硅钢作为核心导磁材料。概括性总结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对导磁材料的要求,简要介绍了国际主要钢铁公司的无取向硅钢产品系列,并对未来无取向硅钢材料如何更好地满足驱动电机小型化、高效化、高速化需求进行了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昕 《汽车电器》2023,(1):16-17+20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是老生常谈的课题,余热回收是热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整车中,产生余热的零部件有很多,如汽车发动机、三电系统、各类控制器等[1]。本系统用于一种增程式商用车热管理系统,通过对驱动电机、发电机及相关控制器的余热进行回收[2],实现高效率冬天的电池保温和驾驶舱采暖需求[3]。同时,因为采用较多串联并联的芯体,散热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驱动机构为车用电机,其与工业用电机相比有较大差别,且在成本、性能等方面也有更严格的要求,在保证其高运行效率的同时还需考虑轻量化指标。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 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驱动电机也暴露出一些售后问题。为此,就如何进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维 护保养与故障维修展开讨论,以期从工程实际应用角度助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