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和如何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展开研究。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来源模型,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同时对我国8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与7家国外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培养和提高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不断进行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文章从新的视角审视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对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企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下,SEP引发的诉讼问题逐渐引起汽车行业重视。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比较高的NPE风险逐渐蔓延至汽车行业,其中美国、欧盟地区出现的汽车诉讼案例尤为突出。我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形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更需警惕国外NPE攻击。我国汽车企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这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安全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有必要分析NPE商业模式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从汽车企业研发的需求层、规划层、标准层、专利层、效益层五层面分析了NPE商业模式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为促进我国汽车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汽车最大市场、最大生产国之一。按照汽车发展总战略,我国还将迈向世界汽车产业强国,而其战略基础则是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中国的各汽车企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改进其制造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5.
国外汽车产业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外汽车产业创新情况1.美国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日本汽车企业的挑战,美国产业界普遍认为,既然在业已成熟的技术领域竞争不过日本,美国汽车企业只能依靠技术创新才能获胜。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用汽车公司从1980年开始,进行了为期10年、耗资500亿美元的开发新技术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汽车市场越来越庞大,汽车排放、交通道路安全畅通,以及燃油供需矛盾等问题日益严重化,汽车零部件节能减排和安全的创新技术进步将是今后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汽车零部件低碳经济和谐社会技术创新奖的评定办法以通过企业自报,和《汽车与配件》、《轿车情报》、东方汽车网编辑记者采访和核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现状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学锋 《重型汽车》2004,(3):13-14,19
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如何培育并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对我国汽车企业来说是一项事关生死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8.
研究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与自主创新模式匹配的规律.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有层次且呈阶梯状发展的,企业必须依照具有的技术创新能力,选择与之匹配的自主创新模式,才能获得最佳的自主创新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了适应企业和市场的多重要求,国内外主要汽车公司在汽车及总成的装试领域都加大了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汽车产品的研发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汽车新产品的生产准备周期不断缩短,而同一生产线生产的汽车及部件的品种越来越多,对汽车生产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汽车生产的制造技术和装备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创新与拼搏,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然而,放眼世界,我国汽车工业仍然是大而不强,与主导全球汽车市场格局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规模小、资本少、技术差、成本高、基础弱、效率低,特别是在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和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国外汽车巨头纷纷进驻中国,对中国汽车厂家形成了巨大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现形式来看,是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就其内部因素而言,则是人才、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竞争。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收益,往往从扩大销售量和降低成本两个方面拓展其收益,提高其利润水平,而扩大销售量的根本措施就是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价格竞争的实质是成本竞争,有吸引力的价格背后必定是存在着成本的优势。因而,如何创造我国汽车企业的成本优势,是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对我国汽车企业创造自己的成本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