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初大儒孔颖达编纂《五经正义》,其对于儒家经典的疏解诠释涵括了丰富的诗学思想,尤以《毛诗正义》为著。孔氏提出了"情志"统一的诗本论,强调诗歌社会功能与抒情功能的统一,形成了系统的诗学体系,奠定了唐代诗学的理论基础,对唐代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论的分类迥异于西方诗学。中国文论知识谱系的构型没有按照从审美到艺术再到文学的演化样式逻辑地成型和展开。其特殊性在于;它以文类的经验性区分布非反思性区分为核心,建构了极为发达的文体论知识体系;同时,它又以极其精致入微的审美性,鉴赏性区分,建构了极为广阔的审美之思的言域。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向现代批评的转型过程中,朱光潜先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完成的《诗论》是他一生中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诗论》以其谨严的逻辑体系和自觉的理论思维、现代批评方法的借鉴运用以及一些颇有创见的理论主张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既沟通了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的联系,也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学批评鲜活的生命,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实绩.  相似文献   

4.
孔子对诗的"兴观群怨"的理论,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理论,也是历代诗歌批评史讨论的对象,并且贯穿于历代诗歌的创作实际中.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诗可以群"从"兴"、"观"、"怨"中割裂开来,导致人们忽视了"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与先秦时代文学活动的关系."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反映了先秦时期文学活动的集体性.这一理论为我们研究文学觉醒的时间问题提供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学以降,本土文学的创作实践与叙事话语多受西方叙事学理论的影响.中国古典叙事与西方现代文学的语境和传统完全不同,因此西学语境很难对照本土文学话语.鉴于此,深入中国叙事文学的肌理,梳理小说叙事的根脉,正本清源,构建本土叙事学话语体系,对于本土叙事学研究和文学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文本到叙事》作为本土叙事学研究的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雪夜林边驻脚》进行了文体分析,具体从词汇语法特征、语言特征、语法隐喻和修辞手法及谋篇主题对诗歌进行详细剖析。  相似文献   

7.
重构中国哲学:前景、可能与资源清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目前中国社会广泛流布的哲学主潮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国哲学及西方哲学三大部分。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相互碰撞与激荡之后,三者必然会在一个崭新历史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完成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三次的思想大融合。在重新整合这三个部分的中国哲学重构过程中,西方现代哲学理性分析、批判创新的气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总结。传统中国哲学始终与生活世界、人生体验相联系的品格都将成为可充分利用的哲学资源。不可否认,重构中国哲学也将面临着来源于社会基础、主体内容承接、话语转换等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在本质上,中西激荡、内外交汇的最终结果应该是一个由现实实践、社会历史作出选择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8.
分析哲学既是一种做哲学的方式,也是一种学派、思潮或理论:它对哲学的性质、使命等方面的理解,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派的重要特点。其特点表现在:确信可以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来把握世界。20世纪初,稍后于其在西方的兴起,分析哲学也开始引入中国。历史地看,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其一是20世纪初,特别是20世纪30至40年代;其二则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前一阶段属分析哲学进入中国的初始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发展,则可以视为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复兴。从其研究取向来说,分析哲学在中国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进路。首先是以介绍和引入为基本形态,其次则是在引入的同时又试图有所超越。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分析哲学领域逐渐出现了新一代的学人,他们受到分析哲学比较严格的训练,其“做哲学”的方式也更接近西方分析哲学模式。不过,与之相关,也每每出现刻意模仿、迎合西方分析哲学的做法。尽管分析哲学注重逻辑分析,而这种进路又对中国的哲学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但其本身也存在自身的问题,因而需要以反思的眼光对其加以考察,这种反思以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为实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实现现代化是今日中国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源自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方法体系的支撑。在中国人既有的传统哲学资源中,儒门外王之学明显侧重于皇权社会的政治建构,而宋明以来的新儒内圣之学又仅仅落实在主体心性修持的一边,因此都不能为现代科学在中国的扎根提供适切有效的方法论基础。中国人介绍、传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动因只在政治社会层面。但是,自被确立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之后,以唯物论与辩证法为思想精髓的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吸纳与发展西方现代科学最得心应手的方法、工具。这不但及时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目前及今后中国的发展开拓了崭新的存活空间。  相似文献   

10.
明代末期,中国的经济与民间商业算术获得了重大发展。民间算学的兴盛,反衬出"国家数学"的衰落。与此同时,西方数学通过耶稣会士传入中国。李之藻等开明士人利用西方实用算术整合中算内容,《同文算指》的编译为中国传统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后世学者对《同文算指》统合中西算法的评价反映出《同文算指》对中西数学交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文体形态演变发展的历史。立足于本土文学批评理论本身,借鉴西方文体形式批评的研究角度与思维方法,从文体学角度来研究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对于发掘与认识中国文学思想的民族特征,深化古代文学批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诗学着眼于诗歌的审美创造活动,通过“影响的焦虑”命题下对事实性与修正的辩证分析,实际着重阐发了一种“反影响”诗学,并最终以审美僭越历史,对影响的诗史做互文性阐释和重构.布鲁姆影响诗学视域下的诗史重构,陷入了审美与历史的深刻矛盾,同时又以其审美主义偏执激化了这一矛盾,难以达到文学史的整体性再现.对此,回归文学史的历史性和语境化,当足以药石之.  相似文献   

13.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次启蒙运动,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真正开始自觉地吸收西方音乐的开端,由于长期以来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浸润,这场运动所考虑的并不是关于音乐在美学上的作用,而是试图以“乐歌”来改变国民的精神,以“乐歌”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派译论逐渐占据翻译主体地位的潮流中,赵彦春等学者意识到翻译正一步步失去自己的地位,因而提出了归结理论,对文化派译论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思辨。鉴于中西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对同一理论持完全相反的观点有时也在所难免,但笔者认为归结论对文化研究范式的批评太过激烈。诗学、赞助人、权力关系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不应视而不见。这些因素影响甚至支配着译者的翻译活动,成为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资源,为翻译学的理论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试将汉日语法对比研究放在对外汉语学科建设中来认识这项研究的实际意义。通过汉日语法对比研究,揭示汉日语法的共性和特性,从而深化对汉语本体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融入对日汉语教学,使教学向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文艺学学科发展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在文化视野中寻求西方话语与中国诗学之间的契合,从而实现中国式文化批评传统的再问题化。循着30年来文艺学发展脉络,论述文化批评出现的原因与必然性,并就文化批评发展的内在、外在动力及当下面临的主要任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焦竑文学思想的关注多侧重于他对于七子一派的批评以及对于性灵一派的发轫之功,而对焦竑的诗学理想甚少关注,事实上,焦竑的诗学核心是以禅意为最高境界的佛教诗学观,而此一结论的得出除了来源于大家熟见的《焦氏笔乘》之外,尚得益于另一本罕见的,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明刻本焦氏诗评《古诗选九种》。  相似文献   

18.
"带to不定式"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英语语法项目,其句法功能丰富,大量出现在中外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本研究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子库和LOCNESS英语本族语作文语料库中的子库提供的语料为依据,分析和总结中外大学生"带to不定式"的使用特点和分布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教师可获得关于中国学生带to不定式习得的数据资料并可在相关领域的教与学中设置和调整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严羽提出“以禅喻诗”说以来,论争纷起。最早反对严羽的是刘克庄,明确提出“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也。”之后,冯班、钱谦益等对严氏亦多诟病,至今余响不绝。赞成严氏的人亦不少,但对他时有误解。本文回顾了反对、赞成严氏的主要观点,并作辨析,另外对以禅喻诗的内在机制作了进一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