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语出惊人:专用车出口实行底盘生产企业授权管理,俄罗斯对中国重卡说“不”,“中国造”为何海外市场碰壁,专用车出口要底盘企业“点头”:底盘企业赞同,专用车企业无奈,背景新闻:我国卡车、专用车出口处于快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2.
江南 《商用汽车》2005,(7):80-81
2005年4月21-28日上海第11届国际汽车展上,东风日产柴推出了几款利用与世界同步的“金拇指”UD重型专用车底盘改装的专用汽车,从而启动了该厂旨在成为我国高端重型专用车底盘支柱企业的“阳光工程”。该公司总经理江川明确表示,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首个批准的、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日产柴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合资的重卡底盘生产企业,将借助国家大力发展专用车的契机,把代表日本日产柴顶尖技术的“金拇指”UD 高端重型专用车底盘全方位引入杭州, 并通过本土化生产推向市场,同时将对现有产能进行扩充,使之成为我国高端重型专用车底盘的支柱企业。  相似文献   

3.
惠文 《重型汽车》2004,(6):8-10
作为专用车企业,则应改变进入汽车行业的观念,实现高度专业化生产及全系列生产,扩大专用车品种,不求大,但求精,提高上装技术水平、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专用车企业不应改装底盘,但要与底盘厂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4.
虽然专用车出口实行底盘生产企业授权管理的具体方案还在商讨中,但记者对国内的底盘企业和专用车企业采访后发现,张骥副司长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已经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2006年,记者在参加一些活动时总能遇见“新面孔”——新批准的专用车企业,这一年到底新增了多少?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的一份《中国专用车行业分析报告》上,记者找到了答案:截止到2006年年底,我国有专用车企业800家左右,而2005年7月,这个数字是628家。  相似文献   

6.
《专用汽车》2006,(5):5-6
4月21日“东风汽车”专用车底盘2006年新品推介会在襄樊举行。会上,东风汽车东风股份有限公司表达了与专用车厂合作发展的愿景:将与专用车厂优势互补、精诚合作,不断完善DFAC全系列专用车底盘,开发出符合特种改装的功能型专用底盘,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开始,各底盘生产厂家活动频繁,不断有消息传出某某底盘生产厂又推出一款新底盘,某某底盘生产厂携带新品前往某地进行产品的推介和展示。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活动都伴随着底盘生产企业与专用车企业的全新合作战略而开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     
“东风汽车”锁定6000辆轻型商用车底盘改装目标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东风公司专用车 2006新品推介会上获悉,今年东风公司将东风轻型商用车底盘的改装目标定为6000辆。来自全国30多家专用车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推介会。近年来,东风公司专门成立了职能独立的专用车部,2003年销售专用车底盘2699辆,2004年上升到4017辆, 2005年猛增到5008辆,在国内6个主要  相似文献   

9.
谁是主体?     
最近,底盘生产企业与专用车企业围绕"谁是主体"的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争论的起因是6月18日工信部出台的<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人管理规则>,<规则>第四条指出:国家鼓励并逐步推行汽车整车(含底盘)生产企业对采用本企业产品进行后续制造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专用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0.
重新定位     
最近二三年,国内一些专用车企业的老板时常抱怨车子卖不上好价钱,生意不好做,与“我国专用车市场前景广阔”的判断正好相反。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企业大多规模不大,以生产普通厢式车、半挂车、自卸车、罐式车等大路货为主。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我国专用车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内的专用车企业需要重新定位、思考和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