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巫山至奉节公路YK17+100~+500段滑坡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理论的传递系数法,对其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判断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发展过程。结合施工及监测反馈信息,分析滑坡目前所处阶段、潜在滑动面位置等,为施工期诱发的边坡失稳处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雷丹  谢健鹤 《路基工程》2014,(3):206-209
以桩板墙在重庆万州某滑坡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为例,介绍滑坡体处治中的处理方案的选择及相关施工。实践表明,对于库区处于陡坡的滑坡体,采用桩板墙是一种有效提高边坡安全系数的滑坡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桂林电大尧山校区公路一段路堑边坡,由于施工中处治不当,投入营运后,在暴雨等不利因素的作用下,边坡发生失稳破坏。文中在分析滑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预应力锚索、钢管桩挡墙加固和坡体排水孔疏水以及地表截排水系统等综合治理方案。治理后经监测,坡体未再发现开裂、蠕动变形等,路基一直保持良好稳定状态,表明对滑坡采用综合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四川省纳黔高速公路K44+650~K44+850段左侧山体滑坡,介绍滑坡概况及其基本特征,分析滑坡的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利用室内试验结果和反算的滑坡体参数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并计算滑坡推力以及采用抗滑桩处治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滑坡计算参数合理,采用2排抗滑桩的处治方式得当,处治后滑坡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实体工程为例,介绍浅表型滑坡处治方法,并对此类滑坡推力的计算、处治方法的综合选择,以及施工关键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该处治方法对山区公路建设边坡治理,防止浅表型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破碎围岩铁路隧道洞口施工引起的工程滑坡问题,依托叙毕铁路土地垭隧道出口滑坡处理工程,对滑坡成因及处治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滑坡成因主要有内、外2种因素,内因为洞口浅埋段围岩风化严重、破碎,外因为施工开挖造成坡脚临空,地表水下渗恶化围岩,防护措施也未及时施作。在滑坡处治方案设计中,需结合滑坡体范围与隧道相对位置关系,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原则上采取锚固桩加固边仰坡滑坡体并增设截排水沟后,再对隧道范围内采取明洞改路基、基础换填、钢花管注浆加固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路边坡在施工或者运营期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甚至滑坡和坍塌等现象,针对这一类滑坡的处治施工,应给予充分重视。本文依托云湛高速公路实体工程,阐述了边坡所处地质条件,分析了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给出了边坡不稳定处治措施,其成功经验可为今后相似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区公路改扩建过程中,滑坡是一种常见病害,其演变是一个动态过程。滑坡治理应根据滑坡演化过程和变形阶段采用动态的工程对策进行综合治理。以云南省文山一天保2级公路改建工程中的滑坡治理为例,介绍在滑坡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规模大,影响范围广,避让条件受限,须在施工期间保持通行的情况下,采用动态治理理念,结合路基开挖施工,先采用反压和钢管桩处治措施使滑坡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然后再施作支挡工程,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云生  张一铭 《公路》2021,66(12):53-59
以阳鹿高速公路K52巨型滑坡为研究案例,对该滑坡采用了"地调"、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变形监测等手段进行勘察,获得了滑坡的地貌形态、地层结构、滑面、地表地下变形及水文地质特征等资料.简要分析了该滑坡的成因,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处治方案比选,择优选择了"卸载后缘部分滑坡体+坡脚反压+钢管群桩+综合防排水"的处治方案.变形监测证明,该滑坡经处治后处于稳定状态,存在一定的固结沉降变形,但不影响通车,说明处治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可为同类工程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彪 《路基工程》2019,(3):212-216
以G310线牛背至麦积公路K1428+000~+200段山体滑坡处治工程为例,通过对滑坡体灾害的成因分析,并结合区域内地质特征,对滑坡体采取坡面主动卸载,坡脚处设置抗滑桩板墙支护的方案。经过综合处治,目前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有效地保障了该路段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1.
隧道开挖常常诱发仰坡及侧面边坡滑动破坏,严重影响公路建设的施工安全。以汕昆高速公路乌沙隧道出口滑坡为例,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了该滑坡的稳定性,并重点分析了仰坡滑坡和右侧滑坡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隧道区复杂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松散破碎的易滑地层、不利的软弱结构面等是滑坡形成的内因;降雨入渗作用和隧道仰坡开挖是滑坡形成的外因。对仰坡滑坡和侧面滑坡重叠部分的稳定性分析,应按照深层滑面和浅层滑面的计算结果,选取较小值(最不利稳定性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采用抗滑桩、异形桩间挡板、钢管桩和管棚等措施进行综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公路建设中所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采空地面塌陷、滑坡等。为了防止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通过对赤峰地区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等分析、研究,提出了赤峰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一般对策,以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周训华 《路基工程》2011,(5):178-180,183
贵州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滑坡主要有破碎岩体滑坡、堆积体滑坡、基岩顺层滑坡、填方路基滑坡等。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建设产生的滑坡类型、规模及影响,分析了滑坡的诱发因素,阐述了勘察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采取的处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以对公路路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因素和公路建设的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研究了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选择滑坡发育阶段、滑坡规模、降雨、河流冲刷、地下水等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作为滑坡危险性的主要评价因子,提出了评价因子影响程度分级标准;以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建立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并以G316线陕西安康段三处公路滑坡为依托工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5.
天(津)汕(尾)高速公路新铺互通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滑坡变形迹象,对滑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坡体结构、大面积地表水、基岩承压水和边坡开挖是导致滑动的主要原因。根据变形程度的不同将滑坡划分为三个区,治理工程分清主次,对这三个区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综合运用抗滑桩、钢花管注浆、锚杆框架与排水工程措施治理该滑坡,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在山区的建设,不可避免遇到大量的不良地质,尤其在受区域性的褶断带改造的岩体中开挖边坡,极易诱发工程滑坡,滑坡产生的速度快、规模大。以在某高速公路建设的边坡施工中修建便道及清表时,触发某边坡产生较大规模的滑坡为例,通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工作,查明滑坡区的地质构造、岩土特征等。对较易通过室内剪切试验获得抗剪强度指标的岩土层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对不易通过剪切试验获得其抗剪强度指标的岩土层,则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对滑坡体开展数值分析。并与现场监测数据、地表滑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滑坡产生破坏变形的机理及主要诱发因素,验证岩土层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进行判别的可靠性。并利用反分析的结果,结合路基开挖,通过数据模拟分别采用放坡、排水或加固进行滑坡处治方案的评估,以达到最优的处治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某高速公路缓倾顺层滑坡处治工程为依托,对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变形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滑坡变形机理和滑坡推力计算,结合工程特点、施工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双排抗滑桩支挡+锚索框架治理方案和清方减载+抗滑桩支挡治理方案,从技术、造价、施工、安全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比选,选择清方减载+抗滑桩支挡方案作为滑坡治理方案。并从潜在滑面的选取、参数的取值、裂隙水压力和计算宽度等方面总结了顺层边坡预加固和顺层滑坡治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某高速公路煤系地层滑坡成因及稳定性,通过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等手段查明滑坡基本特征,采用定量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入渗是引发滑坡失稳的关键诱因,滑坡稳定性系数随降雨持时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并在后期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据此制定了以清方+抗滑支档为主的处治措施,经过后期监测显示,边坡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山区公路特殊的地质条件及复杂结构,容易引起公路滑坡的问题。以某一山地高速公路为实例,采用传递系数法和FLAC 3D方法对天然状态(自重条件)和饱和状态(自重状态+暴雨状态)下的公路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滑坡治理方案。研究表明:传递系数法和FLAC 3D数值模拟法下获得天然状态下滑坡的稳定系数值均在1.06附近,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状态下的滑坡稳定系数值在0.92附近,处于不稳定状态。针对饱和状态的不稳定性,提出采用削坡法和布设抗滑桩法两种防治方案。对两种滑坡质量方案进行模拟分析表明:削坡法经济有效,但易引起上级滑坡,造成二次灾害,布设抗滑桩法花费高,工程量大,对滑坡稳定性效果显著,实际施工中根据山体高速公路的具体路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滑桩参数。  相似文献   

20.
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段位于古滑坡体上,隧道施工中滑坡体后缘出现了变形裂缝,对施工人员及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按工程勘察资料和现场地质条件调查结果,对滑坡体的变形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施工过程中隧道仰坡以及滑坡体整体稳定性计算,得到古滑坡体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仰坡后缘以及隧道的变形迹象是因刷坡过程中开挖了坡脚,仰坡出现大幅度变形造成的。施工过程中,仰坡段的稳定性差有可能发生失稳,隧道底板以下滑坡体稳定性未受到大的影响。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对滑坡的治理措施,效果较好,保障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