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今天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论坛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这个论坛富有创新性,在江苏省由  相似文献   

2.
李娟 《中国造船》2012,53(Z1):249-252
该文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探讨创建以海洋工程(特别是深水工程)领域战略研究、海洋工程高端技术研究、海洋工程关键设备开发为目标的海洋工程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海洋工程领域发展战略、制定海洋工程领域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立人才及技术优势共享平台、组织重大课题联合攻关等。联盟主要由全国海洋工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大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组成,建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型组织。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与支持下,联合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内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以及金融机构等单位成立的开放性、社会性非法人组织,旨在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共同应对知识产权共性问题,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建设知识产权协同服务体系,促进联盟成员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提高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成员间的知识转移效率直接影响整个联盟知识创新绩效,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合作伙伴,是联盟成员在知识转移之前的重要工作.通过构建知识转移双方的满意度评价体系,科学设置各指标的相应权重,以知识转移双方最优满意度为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计算出知识转移双方匹配度,为创新联盟主体选择知识转移对象提供参考.最后,以南京某物联网企业联盟为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选择合适合作对象并提升联盟知识转移效率的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4月13日,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48 TEU智能新能源集装箱船项目启动会在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此次活动由交通运输部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主办,上海舞洋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谷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交通学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  相似文献   

6.
从科技创新能力,船舶配套业发展,造船规模扩张,造船成本上涨等方面分析我国船舶产业繁荣背后的隐忧与风险,就当前我国船舶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科技创新战略、发展模式转型战略、人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应长春 《上海造船》2009,(1):1-7,14
介绍了长三角地区船舶产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和评估了该地区船舶产业的地位、作用及产能规模的合理性,并就如何遏制造船产能过快扩张、抗衡船市风险、防止无序竞争、加强船舶配套产业链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顾立刚 《中国海事》2006,(10):77-77
2006年9月24日,由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与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6世界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南通举行。来自欧洲、日本、韩国及国内著名船舶企业、船级社、研究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及国家、长三角地区政府部门领导共200多名外宾、褰宾和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进行了论坛交流,并对世界船舶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李青平应邀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要求,按照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开展市场化方式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工作部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倡导、支持和指导下,江苏科技大学发起成立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筹备组,并倡议国内50多家有意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协同服务的相关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利产业化股权融资机构联合组建"中国船舶  相似文献   

10.
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的造船产业、修拆船产业以及船舶配套产业的产值与总产值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序列图及量化结果均表明,江苏船舶产业是以造船产业为主,而船舶配套产业与修拆船产业跟不上造船产业的发展,整个船舶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然后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江苏与全国船舶产业进行对比分析,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江苏造船与船舶配套产业略占有优势,但修拆船产业较薄弱。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要求,按照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开展市场化方式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工作部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倡导、支持和指导下,江苏科技大学发起成立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筹备组,并倡议国内50多家有意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协同服务的相关高校、  相似文献   

12.
《广东造船》2010,29(3):14-15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组织的“广东省船舶配套产业技术路线图研讨会”2010年4月17日在广州召开,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以及广东省政府主管部门、船舶与配套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就《广东船舶配套产业分析报告》、《广东省船舶配套柴油机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广东省船舶配套电子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组织与实施》等三项研究成果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对三份研究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现象在国际船舶工业中表现明显,促进产业集群也成为各地区发展船舶产业的政策工具。但人们对船舶产业集群形成、发展机制的有效认识不足。本文借助生态学的视角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特点,拟揭示船舶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研究区域船舶产业集群的有效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2月29日,我国首只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在天津揭牌并正式投入运营。在揭牌仪式上,中国船级社(CCS)及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等7家单位与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业界认为,船舶产业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月10日,由第六届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召集、14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学联盟"成立大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14所船舶  相似文献   

16.
船舶配套产业是现代造船工业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船舶配套设备在整个船舶交易额中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是影响船舶成本、性能、效益、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对于造船工业派生产业的配套业来说,配套产品产值及市场份额如何呢?全球船舶配套产品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将为船舶、航运业开辟新的融资途径。该文首先分析了上海航运金融服务现状,分别介绍了传统的船舶融资方式与新型的船舶融资方式,其次进一步分析船舶基金的三种国际典型模式,最后结合中国船舶产业基金,分析了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的问题及发展。  相似文献   

18.
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玲芳  陈军 《船舶工程》2006,28(5):74-77
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理论研究出发,系统地界定了船舶产业集群内容,并结合江苏区域实际及船舶产业集群特点,从基础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三方面分析了江苏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造船业作为江苏省的优势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大力培育和提升造船优势,不但可以迅速抢占市场,而且能够进一步带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制造业发展,使“长三角”地区成为新的国际制造业中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明确江苏船舶产业的优势,对加速江苏船舶产业的发展,提升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2月4日,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首届成员大会在沪召开。工信部装备司副巡员曹钢、中船集团科技部副主任汪彦国和50多家总装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设备配套企业代表出席。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章程和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人选。联盟理事长单位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副理事长单位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