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神经营养因子-3对大鼠胃肠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进行人重组神经营养因子 3(rh NT 3)对大鼠胃肠动力及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 (MMC)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处手术埋植银丝电极 5~ 7d后 ,在清醒空腹状态下通过尾静脉注射2 0 μg·kg- 1 的rh NT 3或安慰剂 ,对照分析注射前后各 2h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变化。结果 rh NT 3对胃窦及小肠处的肌电活动有增强效应 (P <0 .0 5 ) ,但对其MMCs周期无显著影响 ;在横结肠 ,rh NT 3不但可显著增强峰电的频率、振幅及延长峰电周期 ,而且可以使MMCs周期延长 [(2 5± 11)minvs.(19± 6 )min ,P <0 .0 5 ) ];在远端结肠处 ,rh NT 3打断MMC模式 ,引起类似MMCⅢ相的连续的峰电活动 ,持续约 (48± 6 )min。结论 外源性的rh NT 3对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具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禁食大鼠胃肠肌电活动和胃动素与熊去氧胆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禁食状态下不同起源的胃肠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 (MMC)的特征异同以及胃动素 (MTL)和熊去氧胆酸 (UDCA)对不同起源MMC的作用。方法  2 4只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在胃窦、十二指肠及空肠慢性埋置银丝电极。术后 7d在大鼠清醒、禁食状态下实验。第一组静脉注入合成猪MTL ,第二组给予UDCA灌胃。记录给药前 1h至给药后 2h胃肠肌电活动。结果 实验共观察到 6 8个正常的MMC波形 ,其中 33%起源于胃窦 ,6 7%起源于十二指肠。起源于胃窦的MMC波的周期和Ⅲ期的时程明显长于十二指肠起源的MMC波的相应参数。静脉注射合成猪MTL可引发起源于胃窦的不成熟Ⅲ相波 ,UDCA灌胃可使起源于十二指肠的MMC波周期缩短 ,Ⅲ期时程延长。结论 禁食大鼠MMC波可起源于胃窦和十二指肠 ,不同起源MMC波形特征不同。MTL和UDCA可分别影响禁食状态下不同起源的胃肠肌电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循环给予5-HT1B受体拮抗剂SB224289后,对正常大鼠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的方法,研究正常和PD大鼠STN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比较阻断5-HT1B受体后两组大鼠STN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结果①PD组大鼠STN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7.87±1.37)Hz]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6.59±1.44)Hz,P<0.001]。两组大鼠STN神经元均表现为规则、不规则和暴发式放电3种形式。正常组大鼠具有规则、不规则和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分别为33.33%、54.17%和12.50%;PD组分别为31.25%、35.42%和33.33%,PD组大鼠具有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②阻断5-HT1B受体后,正常大鼠STN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明显增高(P<0.01),具有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P<0.05)。而PD组大鼠阻断5-HT1B受体后ST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PD大鼠STN神经元呈过度兴奋状态;阻断5-HT1B受体可兴奋正常大鼠的STN神经元,而不影响PD大鼠的神经元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hrelin对大鼠消化间期复合肌电活动(IMC)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ghrelin受体(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在大鼠消化道的分布特征;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大鼠消化间期IMC,观察静脉给予ghrelin对胃肠IMC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静脉给予ghrelin前后,IMC不同时相的血浆胃动素浓度。结果①GHS-R在胃肠道的肠肌丛和黏膜下丛有表达,胃腺体均有GHS-R免疫强阳性广泛表达,在肠腺体的阳性表达较少。②静脉给予ghrelin促进胃肠IMC,IMC周期缩短,Ⅲ相时程缩短,Ⅲ相占IMC周期百分比无显著性改变;静脉注射ghrelin后,血浆胃动素周期性波动规律不受影响,各相应时相胃动素浓度与ghrelin作用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GHS-R主要分布于大鼠消化道的肠肌丛和黏膜下丛,在胃腺体有免疫强阳性表达,在小肠腺有少量阳性表达。Ghrelin可促进胃肠运动,此作用与胃动素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刺激大鼠中央杏仁核(CeA)对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以心包内注射辣椒素(CAP)诱发的大鼠背斜方肌肌电为指标,制备心脏痛动物模型;对照组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心包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脏痛模型大鼠CeA内c-fos表达的变化;并利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电刺激CeA(强度分别为30μA和70μA)对心包内注射CAP引起的肌电(EMG)反应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包内注射辣椒素组CeA内c-fos表达量显著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和心包内生理盐水对照组CeA内c-fos表达量则无统计学差异;②30μA电刺激CeA后,大鼠背斜方肌的EMG较对照组明显减弱,总放电率为对照组的(78.58±4.62)%(P<0.05);70μA电刺激后总放电率为对照组的(54.89±3.98)%(P<0.05)。结论大鼠中央杏仁核可能参与了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的传入,且具有下行抑制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顶盖前区前核 (APtN)在肌梭传入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 ,以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型 (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 (C 反应 )为痛反应指标 ,观察了损毁APtN前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 (SCh)诱发的肌梭传入活动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C 反应的影响。结果 静脉注射SCh可兴奋大多数APtN神经元 ,而对WDR神经元C 反应呈明显的抑制作用 ;损毁双侧APtN后 ,静脉注射SCh对WDR神经元C 反应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 ,抑制率由损毁前的 41 .2 6%降至 1 9.99%。结论 APtN在肌梭传入镇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性脑病(HE)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GABA能中间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的变化。方法应用在体细胞外电生理学记录的方法,观察HE模型大鼠mPFC GABA能中间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 HE模型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从(8.33±0.75)Hz减至(3.89±0.37)Hz(P<0.05),爆发式放电从14.29%增加至44.44%(P<0.05)。结论 HE状态下大鼠mPFC 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电活动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在吊尾的不同时期 (3、7、14d)及吊尾加慢性低频电刺激 (CLFS) 14d后比目鱼肌肌梭的传入放电有何改变。方法 采用电生理技术 ,在大鼠脊髓背根分离神经细束 ,记录吊尾不同时期比目鱼肌在动静式(ramp and hold)牵拉过程中肌梭的传入放电 ,以及吊尾加CLFS 14d后肌梭传入放电的变化。结果 ①模拟失重14d后 ,比目鱼肌发生明显的萎缩 ,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由吊尾前的 38.8(mg·10 0 g- 1 )降低到 2 3.1,而吊尾加CLFS 14d后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仅下降到 32 .5 ,表明CLFS可有效的防止模拟失重所造成的肌萎缩。②模拟失重 14d后 ,比目鱼肌肌梭的传入放电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 ,而吊尾加CLFS 14d后 ,肌梭传入放电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与单纯吊尾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模拟失重可引起肌肉萎缩及肌梭的传入放电减少 ,而慢性低频电刺激可以部分地对抗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缝隙连接(GJ)阻断剂-甘珀酸(CBX)对戊四氮(PTZ)点燃癫痫大鼠行为和深部脑电活动的影响,探讨GJ在癫痫发展中的作用。方法①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15只,其中10只每日腹腔注射PTZ[35 mg/(kg.d)]至点燃后,再分别腹腔注射CBX(10mg/kg)(KCBX组)和生理盐水(K组)3 d;作为对照的5只大鼠(NS组)始终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3组大鼠惊厥行为的变化。②另选7只SD大鼠,于海马、杏仁核埋置电极后点燃,行NS、CBX干预,观察深部脑电活动改变。结果①PTZ点燃癫痫大鼠出现自发性抽搐,自发性抽搐次数K组>KCBX组>NS组。②点燃癫痫大鼠脑电表现多种形式的癫痫样波,以阵发性多棘、多棘慢波为特点;CBX干预后,阵发性节律性棘慢波减少,背景节律波幅增高,慢波增多。结论GJ参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其阻断剂CBX有潜在的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大鼠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以及NAc神经元对5-HT7受体刺激的反应。方法采用在体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观察PD大鼠NAc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以及NAc神经元对5-HT7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并与假手术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PD组大鼠NAc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5.46±0.88)Hz显著高于假手术组(3.77±0.48)Hz(P<0.05)。PD组大鼠65%的NAc神经元表现为爆发式放电、35%呈不规则放电;假手术组57.5%的NAc神经元呈爆发式放电、42.5%为不规则放电。与假手术组相比,PD组大鼠NAc神经元的爆发式放电比例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循环给予5-HT7受体激动剂AS19后,假手术组大鼠的NAc神经元电活动变化整体上呈现兴奋反应,当累积剂量为160μg/kg时,NAc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明显高于基础放电,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大鼠虽然也表现为兴奋反应,但NAc神经元的兴奋效应在80μg/kg累积剂量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产生统计学意义的累积剂量低于假手术组。AS19所引起的效应能够被特异性5-HT7受体拮抗剂SB269970所反转。结论 NAc神经元5-HT7受体可能介导PD模型大鼠NAc神经元电活动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1.
癫痫模型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在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癫痫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35只8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癫痫模型组(n=15)、假手术组(n=10)和对照组(n=10)。癫痫模型组,双极电极植入大鼠左侧杏仁基底外侧核,给予连续电刺激,建立电点燃的癫痫模型;假手术组,电极植入后不给予电刺激;对照组为正常雌性大鼠。所有大鼠每天清晨行阴道细胞涂片,以监测动情周期。癫痫模型大鼠在点燃20 d后于动情周期的间期取右侧卵巢组织,同期其他两组大鼠也分别于动情间期摘取右侧卵巢组织,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后镜下阅片,采用Image-ProPlus 6.0分析软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癫痫模型大鼠失去正常动情周期,日均体重获得及卵巢重量均较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病理显示,癫痫模型组大鼠卵巢中窦前卵泡、总卵泡数及闭锁卵泡显著增多(P<0.05),卵巢发生多囊性改变。结论癫痫发作可影响大鼠排卵功能,并导致大鼠发生卵巢多囊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Milling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DM) enables the machining of complex cavities using cylindrical or tubular electrodes. To ensure acceptable machining accuracy the process requires some methods of compensating for electrode wear. Due to the complexity and random nature of the process, existing methods of compensating for such wear usually involve off-line predi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an innovative model of electrode wear prediction for milling EDM based upon a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network. Data gained from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ere used to provide training samples for the RBF network. The model established was used to forecast the electrode wear, making it possible to calculate the real-time tool wear in the milling EDM process 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dynamic compensation of the electrode wear on-line.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by using this model prediction errors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8%.  相似文献   

13.
单相动作电位同步记录电极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设计跨心室壁三层单相动作电位(MAP)同步记录电极,为跨心室壁复极异质性的在体研究提供有效途径。方法 以改造的 12 号不锈钢针头为外鞘,按先后顺序将彼此绝缘的外、中、内膜电极依次与外鞘组装,经过绝缘性、电导通性检测后,分别在体记录了兔、犬跨左心室壁内、中、外膜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和心电图。结果 ①兔左心室前壁内、中、外三层单相动作电位形态各不相同,中、外膜层 MAP复极起始部分具有典型的“峰和圆顶”特征,内膜层MAP复极过程中不存在明显切迹;在心率为272 次/min时,兔左心室内、中、外层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分别为 140、140、130 ms;动作电位幅度分别为17.5、19.31、11.51 mV。②犬中、外膜层心肌复极起始部分具有“峰和圆顶”特征,中膜层心肌1期切迹不如外膜层典型,内膜层心肌复极1期仅有小的切迹;心率为 139 次/min时,犬内、中、外层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分别为230、250、200 ms;动作电位幅度分别为46.33、66.41、43.30 mV。结论 自制单相动作电位能清晰、有效的记录在体动物跨心室壁各层的动作电位,可用于跨心室壁复极异质性的在体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 of La addition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morphous LaMg11Zr+200Ni (LaMg11Zr: Ni = 1: 2, m: m) hydrogen storage alloy prepared by mechanical alloying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loys have an amorphous structure after 20 h ball-milling and the particles are significantly refined with the addition of La. The electrochemical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charging resistance of the alloy electrodes decreases with the addition of La. The maximum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alloy electrode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a addition, while the cyclic stability and high-rate discharge performance increase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 as the La content increases.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La is up to 5%, the maximum discharge capacity after charging/discharging of 30 cycles of the alloy electrode is increased from 576.2 to 597.5 mA· h/g, and 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and high-rate dischargeability (HRD) of the alloy electrode are increased by 20.5% and 29.4%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alloy electrode without the La addition, exhibiting the best comprehensiv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相似文献   

15.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桥梁是一项新技术,具有加固效果明显、施工工艺简单快捷,施工期间不影响桥梁正常营运等诸多优点。它的应用可以降低工程维修养护费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从而为交通、运输等行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在公路桥梁上大范围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1月22日四川省康定县发生MS6.3级地震,主震3d后发生MS5.8级余震.为研究两次地震震源破裂特性并探讨通过强震记录快速确定震源破裂方向的方法,利用强震记录并基于网格搜索方法,快速确定了使强震动峰值参数预测值与震源方向性系数修正的观测值误差最小的震源破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MS6.3级地震震中西北方向强震台站缺失致其记录空间分布严重不均匀,确定的震源破裂方向不理想;对于MS5.8级余震,结合流动台站的强震记录,快速确定了震源为双向破裂,主破裂方向约为北偏东320o,与断层走向及余震分布较为一致,主破裂方向上的破裂占整个震源破裂的70%~90%,破裂速度约为2.5~2.8 km/s.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引言极化阻抗、噪音和漂移是生物电极材料三项主要的电性能指标。近年来,生物体内埋藏的治疗和监控装置的发展,特别是心脏起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刺激了用于体内埋植的生物电极材料的研究。有关方面的研究者致力于寻求这样的新电偶材料:它既具有象Ag—AgCl体表电极材料那样好的电性能,又具有比通常的贵金属电极材料更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本文探讨的目的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用碱性缓冲溶液分散碳纳米管(CNTs),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构筑了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PDDA)/CNTs多层膜电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测定。紫外-可见光谱法对PDDA/CNTs多层膜的组装过程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DDA/CNTs组装层数、支持电解质种类、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等对溶出峰电流的影响。该多层膜修饰电极检测铅、铜离子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