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曲轴扭转疲劳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曲轴在进行扭转疲劳试验过程中出现非正常疲劳裂纹,原因是油孔内壁存在加工沟槽。通过钻完油孔后进行旋转锉打磨,提高了曲轴的扭转疲劳强度。曲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作为动力输出的主要载体,工作中承受着复杂的弯曲和扭转载荷。统计表明,曲轴的疲劳断裂有80%是弯曲疲劳断裂,扭转疲劳断裂的比例不到20%。  相似文献   

2.
在工作过程中,曲轴主要承受弯曲、扭转和冲击等交变载荷的作用。因此应当具备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和较高的疲劳强度,而这些性能主要取决于曲轴的材料、结构和加工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球铁曲轴的化学成分、夹杂物、表面加工情况和表面强化处理等因素对球铁曲轴疲劳寿命的影响状况。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曲轴产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工艺,才能发挥球铁曲轴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3.
复杂载荷下曲轴疲劳强度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发动机曲轴疲劳可靠性设计方法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曲轴疲劳试验程序载荷谱及P-σ-N曲线的研究,提出出用程序载荷谱测定了P-σ-N曲线,并应用疲劳损伤等交理论对承受复杂载荷的贡轴进行可靠性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球铁曲轴扭转疲劳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六缸柴油机曲轴的单拐扭转疲劳试验,考察了结构和表面处理工艺对球铁曲轴扭转疲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连杆轴颈的空心度不大于0.49时,轴颈空心对曲轴的扭转疲劳强度无明显影响;油孔出口结构设计不当将严重损害曲轴的扭转承载能力,它可使零件扭转疲劳极限下降的幅度达30%;表面感应淬火显著降低曲轴的扭转疲劳强度,而离子氮化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冯美斌  徐家炽 《汽车工程》1991,13(2):122-128
从已积累的数据和工程要求出发,对部颁曲轴弯曲疲劳试验标准(JB3258)中有关样品数量、试验装置及规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并着重指出:要使我国曲轴疲劳试验工作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关键是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电动谐振式曲轴疲劳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6.
杭州汽车柴油机研究所研制的微机控制曲轴疲劳试验装置改进了原机械激振装置的性能,实现了自动控制、自动测量。在“裂纹”判断后自动停机,实现了疲劳试验“无人管理”的目的。在结构上“人工”和“自动”测试双重 瘘顾使用,使试验装置可靠性和实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汽车发动机曲轴疲劳试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汽车发动机曲轴弯曲疲劳、扭转疲劳试验方法,重点介绍了试验设备、试验方法、试验评价等内容,为产品开发及生产检验中评价曲轴的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4100QBZL柴油机曲轴的疲劳寿命,建立该曲柄连杆机构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将多组试验测量的缸内压力作为驱动力,进行耦合仿真得到曲轴在柔性体模型下的主轴颈、连杆轴颈负荷仿真结果,并根据载荷结果对曲轴进行静强度校核。最后结合由多体动力学软件得到的载荷谱与有限元分析所得的曲轴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以及通过材料的各项属性拟合出的S-N曲线,对曲轴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曲轴的静强度及疲劳寿命均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曲轴最危险部位的寿命次数也达到了1013以上,认为曲轴不会发生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某2.0L高速直喷轿车柴油机曲轴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曲轴系统扭转振动分析、弯曲振动分析和疲劳强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曲轴轴系的扭转振动、弯曲振动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并且无扭转共振发生,其额定转速下前端单-阶次的最大扭转振动角小于0.2°,最小高频疲劳安全系数为1.324,柴油机动力学性能良好,满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某直列六缸发动机在台架试验中发生曲轴断裂的情况,通过检测确定硅油减振器已失效;为了确定硅油减振器失效与曲轴断裂的关系,搭建了发动机动力学模型对曲轴在可靠性试验台架上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分析比较了在硅油减振器正常和失效情况下曲轴的负荷情况及相应的疲劳可靠性差异。通过分析确定发动机曲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硅油减振器失效;在减振器失效后曲轴长时间在轴系扭转共振点附近全负荷运行,振动产生的动力学载荷使曲轴承受的负荷已超出其疲劳强度的限值,发生断裂;对硅油减振器改进后,经过多轮可靠性台架试验,没有再发生曲轴失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大型下沉式盾构模拟试验平台液压加载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型下沉式盾构机综合模拟试验为背景,对其组合式液压加载系统进行设计、计算、研制?采用研制出的组合式液压加载系统,能够以各种不同的加载方式,对不同土体,进行不同埋深下的加载试验,模拟施工中盾构机可能遇到的各种工况,可在盾构研发、功能测试及施工试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栾新立  胡渤 《隧道建设》2011,31(6):755-759
隧道开挖多采用钻爆法,可以分段开挖,加快工程进度,与全断面法(使用TBM时)相比施工成本低。钻爆法出渣作业中需要使用高效的挖装机。通过对隧道挖装机双动力的匹配技术、工作装置的有限元分析技术、负荷传感液压系统技术、电控风扇冷却系统技术、电控系统技术等进行研究,完成样机试制,经工业性使用试验,表明产品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15.
挖掘装载机装载工作装置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挖掘装载机是一种新型工程机械,其装载工作装置是特殊八杆机构.模拟了动臂油缸、翻斗油缸模型和工作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对工作装置在正载及偏载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动臂应力分布图,从而找出动臂结构上的最大应力分布区,为产品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衬套压装机上料滚动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针对衬套上料难和定位不准的问题,分析了上料定位装置的设计要点及关键技术,并对衬套压装机上料滚动定位装置主要机构做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设计盾构机综合模拟试验为背景,为完成对模拟试验台内土体加载,设计了组合式液压加载系统及其监控系统并对其测试。测试证明:组合式液压加载系统为试验土体进行加载,实现模拟不同埋深下的试验。进行分区控制和检测,减少复杂程度降低成本。采用软件进行检测,系统状态和数据实时显示,提高系统操作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岩石峰后应力应变特性的加卸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峰  杨相如 《公路》2011,(5):131-136
为了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在加卸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性,采用TAW-2000微机控制岩石伺服压力试验机对辉绿岩进行了三轴加载和卸围压试验,通过分析岩石强度、体积变形在试验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围压的关系,研究岩石的力学特性、变形特性及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卸载试验条件下,岩石在屈服破坏后,同样具有应变软化特性和破裂...  相似文献   

19.
大型下沉式盾构掘进机综合模拟试验平台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大型下沉式盾构掘进机综合模拟试验平台的总体设计。它是一套大型、多功能的试验平台,包括模拟盾构机、组合式液压加载系统、监控测量系统、洞门密封系统等部分。它可满足不同断面形状、不同类型、不同土层的盾构掘进模拟试验,其规模、试验能力、数据采集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排水性沥青路面不同于开级配抗滑磨耗层,具有更为优越的功能。为获得较大的空隙率,以提高排水和降噪效果,减少堵塞,粗集料粒径由小粒径向大粒径发展,而空隙率与集料级配有关。为防止松散,提高适应重交通的能力,沥青结合料趋于更加黏稠,直投式高黏度沥青改性剂得到开发和应用。目前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主要为单层,发展起来的双层结构更有利于防止堵塞。国内现已成功研发排水性路面养护机。在最新制订的地方性规范中,提出了以零剪切黏度代之以毛细管黏度计测试的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