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伯顺  久陵 《轿车情报》2008,(11):28-29
什么是自主知识产权(简称“自主产权”)?企业拥有产品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及认可权,以及产品技术转让权。自主产权的取得,可以“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或委托开发”的途径,或者说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途径,“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是汽车生产企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重庆重汽科技》2005,(2):35-35
当知识产权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时,我们关切的目光也许更多地投向了IT、电信等所谓高科技领域。但是,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廉价劳动力为竞争优势,从事着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制造。有时候我们似乎把这些企业与知识产权分离甚至对立了起来。其实,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对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汽车杂志》2005,(3):191-191
你们好!有几个问题请教:1、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我们自己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有哪些品牌?2、汽车的排气量到底影响着哪些功能?3、汽车的最高车速如果开满,对汽车本身会有哪些影响?中国的高速公路安全行驶速度为多少Km/?4、前轮驱动与后轮驱动在行驶时各有什么不同?汽车上所消耗电能都来自于哪?5、什么是ESP?ABS是利用什么原理?6、盘式、碟式、鼓式制动都分别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结束的自行车行业知识产权培训活动中,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郭海燕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国策。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强有力支撑,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和保护。自行车行业要切实把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组织机制和管理战略,当做企业长远发展的大事去做。  相似文献   

5.
近日,长城汽车公司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发动机“智能节油王“正式量产,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努力掌握汽车核心技术再次树起典范,联想近年来,华晨、吉利、奇瑞、力帆等企业也纷纷在发动机自主研发上克难勇进、频传捷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欣喜之余.一种外狭隘的民族观念却在悄然滋长——谈起自主.就否定合资.这实当警惕。  相似文献   

6.
“自主创新”是2005年汽车产业最热的一个词,国家各项相关政策包括正在制定中的“十一五”规划,都将鼓励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开发,扶植自主品牌作为重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7.
《专用汽车》2008,(1):35-35
上海申毅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专业生产箱式车、冷藏车及其它各种专用车零部件的企业之一,是中国专用汽车协会的理事单位,公司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坚持产品的自主研发,且拥有多项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8.
张豫 《汽车与配件》2006,(15):34-36
我们应该欢迎任何经过充分准备并真的有意愿做自主品牌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但没经充分准备只是为了自主而自主的企业就应慎而慎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如今,我国进一步强调自主发展,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业创建自主品牌进入到新阶段,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能不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有自己的商标?或者能不能出现中外合资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商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的提法是不是科学?什么技术属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的定义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想了很长时间也查找了许多资料,却没有看到精确的定义。从我们的理解来看,核心技术应该包括这三个必备条件:一个是基础性,一是个概论性,一个是高附加值。这种归纳可能不完全正确,但我想这些基本特征是不可或缺的。我认为,一个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不断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1.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与汽车自主知识产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有关自主知识产权的规定 1994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有关自主知识产权的规定:①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在2010年以前形成3~4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和3~4家大型摩托车企业集团,实现自主开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自主发展,参与国际竞争;②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并支持汽车工业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开发和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2.
各有关企业:以“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企业、提升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为主题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将于2003年在昆明国际贸易中心举行,会议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承办。会议将充分展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与名优产品,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创造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由有关机构完成的《民族汽车品牌生存环境研究》是一份对行业发展和政策研究具有积极意义的文件。其重要性不亚于前年由北京大学的政府与企业研究所完成的《发展我们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项目报告。从一个侧面也可看出自主品牌企业的集体政府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走自主开发这条路,什么是正确的路大家都不清楚,这个需要摸索,就是自己怎么快速度推出自主产权的产品。刚开始中华车被业界有人说是有产权没知识。这个到底是不是事实,我想没有必要去争论,我们确实用了知识产权,但是对这个产品我们花了一大笔钱买了这个技术,我们了解不是很透彻,在这个过程中也交了很多的学费。”  相似文献   

15.
老总论语     
《时代汽车》2005,(6):32-32
“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并不对立”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裁胡茂元:“自主品牌与合资企业并不对立。为此,上汽有三个原则:第一,不关门,完全是开放的,完全可以利用世界的资源第二,不排斥,不排斥合作方,包括通用和大众第三,完全按照国际惯例做,不违反知识产权。我们搞自主品牌,要打破过去的比较封闭的思维模式。完全自己做,是一条路,但是,这条路也是非常艰巨的。  相似文献   

16.
《公路与汽运》2005,(4):3-3
纵观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关键的问题不是人才,不是知识产权,而是相关政策措施的尽快出台和管理机制的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虽然明确规定支持自主开发,但是,由于对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未变,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开发缺少实质性支持措施,所以尚未真正起到引导汽车企业走自主开发之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庆重汽科技》2004,(3):34-34
自主知识产权的缺失给国内企业带来的重创也如烈焰般炙烤着我们——在高额专利费的挤压下,昔日风光无限的国产DVD碟机行业陷入困局,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停止传统DVD出口,有的甚至已经停产或转产。  相似文献   

18.
汽车自主品牌成为热门话题,并不等于认识问题就解决了,只能说主张“自主”的人们,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谈论自主了,眼下不必担心被讥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守旧”,“不赞成改革开放”等,但这仅仅只是在舆论上取得暂时的优势,一些人从心里并不赞成自主,因为有合资引进的巨大利益摆在那里,谁舍得白白放弃?而且舆论这玩意,保不准什么时候又来个180度。  相似文献   

19.
《中华汽摩配》2004,(12):43-43
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其常盛不衰的原因大致有三点,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成长,从表面上看也许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它包含哪些主要内容?是怎样形成的呢?以笔者意见,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在企业中能够统一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企业目标、信念、哲学、道德和价值的一种总和,它主要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2008年这大浪淘沙的时代已经来临,摩托车行业低层面的竞争方式——价格战将退出江湖。市场空间越来越狭小,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在生产上,合资品牌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全新车型的开发,本土品牌也由提升品质及技术概念的包装向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转化。同时“四高一低”的客观因素也在制约着摩托车企业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力帆怎么起锚远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