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挤扩支盘灌注桩应用于结构地基的抗浮,可解决许多技术缺欠,使地基起到抗压和抗拔的双重作用.介绍挤扩支盘抗拔桩在地铁车站抗浮工程中的设计应用、施工方法和力学特性,以及在抗浮工程中的优越性及经济性,为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明挖地铁车站抗浮设计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的压顶梁抗浮型式。该型式具有易于与围护结构结合使用、施工简便、抗浮性能可靠等优点。将压顶梁和围护结构二者结合作为抗浮压重措施,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足尺三维荷载-结构模型,从理论上对抗浮工况下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揭示压顶梁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一系列力学响应。研究表明:在浮力和压顶梁共同作用下,车站结构顶板呈下沉状态,浮力影响主要通过侧墙传递至顶板,结构抗浮满足要求;底板位移呈山峰状分布,底板中部为结构抗浮不利部位,宜增设必要的抗浮措施,如抗拔桩等;底板配重可较好地约束浮力作用下底板结构的上浮变形,且变形更均匀;车站结构局部出现裂缝,但通过配筋设计可使裂缝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制定适合富水砂层零覆土地铁车站抗浮、内力及变形改善,且经济性较好的方案,结合零覆土地铁车站工程实例,在围护墙参与车站抗浮的前提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底板下设置抗拔桩、底板设置折线仰拱、顶板设置夹层压载三种方案下的车站抗浮稳定性、内力及变形、工程经济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方案均可使车站结构变形及内力得到大幅改善,且有利于车站抗浮,各方案对结构的作用效应分别与抗拔桩桩径、桩长、底板折线仰拱矢高、顶板覆土压载厚度相关;底板下设置抗拔桩方案不利于全包防水层敷设,而折线仰拱、顶板压载方案避免了该问题;设置抗拔桩与底板设置折线仰拱方案经济性较差,而顶板压载法经济性较好,对车站结构内力及变形改善效果与其他两方案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4.
在高地下水位地区修建地铁车站,往往存在抗浮问题。抗浮问题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地铁车站正常使用期间的可靠度。而采用不同抗浮措施会对结构内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为研究这种影响并希望从结构受力角度对车站抗浮提出一定的建议,结合一个明挖地铁车站实例,针对目前最常见的2种抗浮措施——压顶梁和抗拔桩进行数值计算,发现抗拔桩具有改善结构受力的作用,在结构跨度较大时应采用抗拔桩或者抗拔桩与压顶梁联合抗浮的措施,在结构跨度较小时,可优先考虑压顶梁抗浮。  相似文献   

5.
地下地铁车站的抗浮是目前地铁工程建设中一个经常面临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措施是使用抗拔桩。由于目前对抗拔桩的抗拔承载机理缺乏深入了解,设计计算理论尚不成熟,且没有现成的规范作为设计依据,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抗拔桩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就等截面抗拔桩的破坏机理及其在地铁车站抗浮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迎宾路高架桥工程部分线位与地铁1号线重叠,桥梁基础为避开地铁车站及区间,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承台梁接桩基方案跨越地铁结构。本文以该工程为背景,采用实体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典型跨度承台梁的施工及使用阶段进行受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安全可靠。为保证承台梁施工及运营期间地铁车站的结构安全,采用压顶梁、桩基础钢护筒跟进工艺、承台梁分部浇筑等施工措施,有效解决了车站结构主体抗浮问题,确保桥梁结构荷载不传递至车站结构主体。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在地铁工程的应用仅局限于三维建模、管道综合和4D施工模拟等方面,在协同设计和结构计算方面尚无成熟的范例和工程经验可供借鉴,因此,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协同设计及结构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协同设计方法,采用BIM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协同设计;研究基于BIM协同设计模型的地铁车站结构计算模型建模方法,创建地铁车站BIM结构计算模型,并将结构计算模型导入Midas gen,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完成结构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基于BIM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协同设计和结构计算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供采用BIM技术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西安地铁某基坑工程设计入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分析与计算,阐述了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首次在西安地铁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基坑支撑体系和车站主体结构抗浮性能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和基坑信息化施工等方面均进行了分析、论述,为连续墙支护体系在西安地铁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9.
抗浮设防水位是地铁工程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而区域尺度的抗浮水位设计存在多标准、远期动水位预测等技术难点。本文以哈尔滨地铁3号线为研究对象,分区建立了二维、准三维和三维抗浮水位取值标准。采用基于数值模拟的区域地铁抗浮设防水位设计技术,建立了哈尔滨市区范围内三维地下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设计考虑自然因素和人类开采活动因素的预测情景,计算预测期内区域各含水层的动态地下水位。综合抗浮水位取值标准和工程附近远期最高水位,进行典型站点抗浮设防水位取值,为城市地铁工程的抗浮设防水位设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地铁8号线永定门外站在全国首次采用地铁车站水下开挖封底混凝土浇筑工程为背景,介绍采用分仓墙结构解决封底混凝土一次浇筑的技术问题,同时分仓墙兼作抗拔墙,以满足基坑抗浮要求。通过有限元分析分仓墙布置形式对地连墙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对基坑分仓墙平面布置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系统阐述了分仓墙的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地铁明挖车站主体结构计算中的几个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铁明挖车站结构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结构计算环节,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和工程经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结构计算过程中一系列关键点,包括地铁明挖车站结构计算的基本原则、计算模型简化方法、有限元软件应用注意事项、荷载组合的应用、荷载取值、抗浮措施模拟、被动土压力模拟、重合墙结构与叠合墙结构模拟、车站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理解和处理、构件内力的削峰和调幅方法、车站盾构孔边梁模拟、车站风道和通道顶过梁及挑耳板计算等,并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CBD地下公共空间工程是集配套商业、汽车库、能源中心、智慧中心、市政管廊、人防工程、地铁车站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体.为提高车站服务水平,地铁车站采用大跨无柱、顶板设置采光天窗的方案;在介绍地下空间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大跨无柱车站的受力和构造措施.主要措施如下:利用围护桩兼作抗浮桩;采用斜撑解决大跨无柱车站...  相似文献   

13.
青岛地铁13号线灵山卫地铁车辆地下停车场采用了泄水减压抗浮技术。首先进行了抗浮技术方案的比选及泄水减压抗浮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然后从泄水减压抗浮原理、基坑涌水量、盲沟布置及泄流能力、水位监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泄水减压抗浮系统的设计,最后分析了实施泄水减压抗浮方案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抗浮问题,节省了工期,节约了投资。在地形利于地下水排泄,地下水的分布、渗流、涌水量等因素可预测的情况下,泄水减压技术是一种可应用于地下工程的绿色、环保的抗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地铁新线车站穿越既有车站轨道结构安全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建车站工程的施工中,除自身结构安全外,重点目标就是使施工对既有地铁车站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以某城市A号线穿越工程为例,对既有地铁车站结构及轨道所受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新线车站穿越既有车站的安全控制措施体系。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并对比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穿越地铁工程引起的地铁结构变形及轨道几何形位的变化规律,为新线车站穿越既有车站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解决富水软土地区地铁车站采用单墙衬砌(地下连续墙直接作为结构的侧墙)结构的防水问题。研究方法:针对上海地铁2号线西延伸工程淞虹路车站设计采用连续墙直接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的实际情况,结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研究地铁车站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连续墙(侧墙)接头、诱导缝、施工缝防水技术以及侧墙抗裂砂浆防水涂层(刚性四层抹面防水层)防水技术。研究结论:富水软土地区单墙衬砌地铁车站较双墙结构防水技术难度大,设计和施工要求高;连续墙(侧墙)接头是防水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部位;采用十字型钢板的刚性止水接头可以满足结构防水需要;当连续墙接头与主体结构诱导缝对齐时,采用包覆丁基橡胶腻子的十字型钢板,既起到防水作用,又满足诱导缝结构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天津地铁和平站逆作法模板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中,模板体系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关键节点技术、结构计算情况、主要施工步骤作了详细的分析介绍,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量富水地区地下工程的建设,地下工程对地下水渗流条件的改变导致的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根据 一维渗流理论,对未建地铁车站时的地下水渗流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镜像原理及叠加原理,分析地铁车站对地 下水渗流的影响机制,得到受地铁车站阻隔作用的地下水壅高值及地下水流量的解析式。运用所得到的理论公式, 分析济南某地铁车站因受车站阻隔作用引起的地下水位壅高、地下水流量变化等,并提出考虑地下水壅高的抗浮 设防水位建议值。研究表明,车站处因受到阻隔作用而产生的地下水壅高值与含水层影响半径、水力坡度等有 关。在实际工作中,当遇到具有一定的水力坡度的强透水含水层时,地铁车站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地下水壅高应当 引起工程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讨论地铁车站结构分析时应考虑的几种设计状况。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位于高水位地区的地铁车站,提出持久设计状况的两种受力模式;采用轨道交通领域的人防设计规范进行偶然设计状况的分析,同时运用反应位移法进行地震设计状况的分析。通过比较,找出它们对地下结构使用和安全的不同影响,从而对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并进行了补偿收缩混凝土板抗裂缝验算,证明该技术在地铁车站施工中具备可行性。贵阳火车北站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采用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实践表明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具有施工周期短,模板利用率高,结构自防水性强,施工成本低等优点,能保证结构工程质量,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宏 《中国铁路》2012,(4):99-102
针对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标准优化、标准化设计、换乘站设计、附属工程设计和车站空间开发进行研究;在吸取我国已建和在建地铁车站成功经验同时,完善以往地铁建筑设计中的不足,使车站建筑设计达到标准化、统一化,并在提高车站服务标准的同时降低工程投资;提出结合城市规划及经济条件,探索车站开发和设计模式,提前策划沿线车站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