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全面回顾了东风汽车公司20多年来在产品自主开发方面起过的成功历程,介绍了整车开发过程中如何处理总成开发和产品系列开发的关系。坚持自主开发,起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之路,再创东风辉煌的经验是我国汽车企业争相仿效的成功榜样。  相似文献   

2.
《世界汽车》2005,(6):7-7
今年上海车展,国内自主开发的汽车赢得一片掌声,“汽车产品自主开发”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目前对自主开发还不能过于乐观,还不能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开始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为与100多家整车企业比,自主开发产品的数量还很有限,质量更无法与国际先进产品媲美。究其根本原因, 在技术、人才、资金上的差距固然存在,但精神缺失掣肘自主开  相似文献   

3.
企业自主开发汽车产品早巳成为国内汽车界的热门话题。现在不仅自主品牌企业在摘自主研发.就连合资企业也提出了自主研发的计划。  相似文献   

4.
张伯顺  久陵 《轿车情报》2008,(11):28-29
什么是自主知识产权(简称“自主产权”)?企业拥有产品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及认可权,以及产品技术转让权。自主产权的取得,可以“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或委托开发”的途径,或者说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途径,“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是汽车生产企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加快建立国内汽车企业产品创新和自主开发体系,深入探讨汽车企业对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多品种的设计开发需求的解决方案,应广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模具制造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褚超美  王军伟  王博 《汽车工程》2008,30(3):275-278
为了降低汽车发动机新产品关键技术的研发成本,提高自主开发的设计水平,创建了产品设计知识库系统.利用知识工程和互联网技术,以目标样机关键零部件结构知识和数据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发动机零部件结构知识进行了系统划分,开展了知识库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基于Benchmarking数据采集的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知识库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发动机设计知识的查询和录入功能.  相似文献   

7.
汽车自主开发公共技术平台及重庆汽车研究所的发展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前言缺乏产品自主开发的核心竞争能力,我国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汽车的制造大国,但决不可能成为汽车生产的强国。新发布施行的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指出: "国家支持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产品开发机构,形成产品创新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合作研究,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自主品牌轿车更富吸引力实际上正拷问着每个自主汽车制造商。北京车展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趋势,就是众多的自主品牌企业将推广点集中在汽车产品的数字开发上,希望通过充满科技感的表达方式来改变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旧有概念。  相似文献   

9.
汽车自主品牌是指汽车企业自有的品牌,并拥有商标专用权和产品知识产权。合资自主品牌是指由汽车合资公司通过引进外方技术或利用自有产品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开发,打造出的部分或全部知识产权属于合资公司的品牌及车型。  相似文献   

10.
面向售后的汽车设计开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文章描述了售后工程在设计开发阶段的概念和方法,引入了"良好的售后源于开发"的理念,并介绍了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汽车开发流程中。售后工程的方法和流程增加了汽车自主开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汽车工业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品水平,产品开发能力等方面作了分析,并与国外汽车工业作了比较,最后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集资,培养自主开发能力方面,提出了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高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产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最大的隐忧是忽视自主开发、忽视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在目前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汽车产业政策对自主开发的引导和支持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产品自主开发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汽车电站新产品开发策划理论现状和需求,提出了从市场研究、需求转换、综合评价三方面来搭建汽车电站自主开发策划理论体系架构,分析市场研究、需求转换、概念设计对该体系的重要性。对汽车电站新产品的自主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汽车界呼吁自主开发的声音不可谓不响,但合资引进20年了,车越造越多,企业的硬件条件也早已今非昔比,为什么中国汽车企业还“自主”不起来呢?笔者认为,是现行政策和企业机制,束缚住了中国大汽车企业自主开发的手脚。  相似文献   

15.
文中结合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该企业在汽车产品开发方面的经历,经验,做法和模式,强调了在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主开发”与“自主品牌”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自主开发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3,(10):20-21
近两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高速发展,汽车开发也将成为中外汽车及国内各汽车企业竞争的主战场。由同济大学和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2003年汽车产品全数字化设计开发技术方法与流程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2月24日—25日在上海浦东华美达大酒店举行。上次会议就是旨在推进汽车工业的本上化开发设计进程,推进仿真技术、三维数字化CAD/CAE/CAM技术在汽车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促进建立国内汽车企业与国内外汽车专业设计公司联合的产品创新和自主开发体系,介绍并学习引进国际上当今最先进的全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开发流程,研讨国内汽车企业对优质、低价、及时、多品种的设计开发需求的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17.
“是汽车产品引领汽车文化,还是汽车文化引领汽车产品?”这是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车企目前都在研发产品和销售产品。但是没有引领汽车文化的发展潮流,汽车文化建设必然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2013年1月作者走进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开发之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应明确的问题是:中国是否需要民族汽车工业,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自主开发轿车的时机是否成熟,而解决上述问题,要勇于走自主开发之路,利用我国现有条件争取开发的主动权,在做好市场调研和产品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与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起走同步联合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19.
夏琛  赵和平 《上海汽车》2002,(12):32-36
文中结合中国汽车工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国内汽车工业,尤其是以电子产品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趋势。结合作者在德国汽车工业界从事专业开发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经验,分析了ECU产品开发过程的一些关键问题。针对国内汽车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如何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作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包含传统内燃机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的"x EV兼容架构平台"概念,并将其作为汽车架构平台技术的一个新的主流发展方向,对x EV兼容架构平台开发策略和构想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三级车型、三舱模块化、变量与不变量和梯度化四大兼容架构平台开发的集成技术策略方向,助力企业形成自主正向开发能力,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