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四连杆式独立悬架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连杆式悬架是技术比较先进的悬架形式,可以从设计上保证车辆良好的直线行驶性能并最大程度减轻载荷的影响。通过对一般结构悬架的力学分析,总结了车辆在纵向与侧向运动特性要求下的悬架设计规则,同时建立了四连杆式悬架多刚体系统模型并对杆件位置姿态和车轮定位参数等特性进行了仿真,经过数值处理获得了四连杆悬架的各项性能。最后还通过对比麦弗逊式悬架,说明了前者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四连杆悬架的几何结构,指出主销初始定位参数恒定的条件为各连杆延长线与主销轴相交且垂直.在上述条件下建立了四连杆悬架运动学优化模型,对某四连杆式前悬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保证优化前后的主销初始定位参数恒定,而且优化后悬架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借助于ADAMS软件,对某轻型越野车前悬架建立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从而获得了悬架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上下跳动的变化规律,对悬架不合理数据进行优化,以改善悬架系统的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比赛规则,分析了比赛对赛车悬架性能的要求,计算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确定了悬架系统的形式并使用CATIA进行建模。在ADAMS中构建了悬架的运动学模型,并分析了悬架模型在轮跳分析时相关性能指标参数的变化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悬架系统满足规则要求,但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上下跳动时的变化幅度较大,不利于操纵稳定性。然后在ADAMS/Insight中基于车轮的定位参数对模型的硬点坐标进行试验设计(DOE)分析优化,优化前后的结果对比表明,优化后车轮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量显著减小,赛车的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应用多体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 中的Car专业模块建立了麦弗逊悬架多刚体模型。在对该悬架模型进行了两侧车轮同向跳动的仿真分析后,研究了前束角(Toe Angle)、车轮外倾角(Camber Angle)、主销后倾角(Caster Angle)、主销内倾角(Kingpin Inclination Angle)及车轮转向角(Steer Angle)五个悬架运动特性参数,同时研究了这五个运动特性参数对汽车的稳态响应特性、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操纵稳定性等众多性能的影响。此外,以改善悬架的性能为目标,从ADAMS/Car模块中导入ADAMS/Insight模块,对麦弗逊悬架五个运动特性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对优化前后的悬架运动特性参数曲线进行了比较,并从比较中得到较好的运动特性参数,从而对悬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FSC赛车前悬架开发,应用ADAMS/View建立了FSC赛车前悬架结构模型,利用ADAMS/Insight模块通过改变悬架硬点坐对悬架系统定位参数车轮前束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进行优化设计。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定位参数提高了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View模块中建立了四连杆后悬架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轮胎的特性对悬架定位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四连杆后悬架的结构及杆件刚度对悬架定位参数的影响,并求出纵拖臂的自由模态,生成纵拖臂柔性体模型后替换原来的刚性杆件,建立悬架的刚柔耦合模型.  相似文献   

8.
悬架在整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车辆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好坏。为了使得初步设计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性能得到提升,论文采用多目标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前悬架进行了优化。首先在ADAMS/CAR中建立了车辆前悬架模板子系统,仿真出车轮定位参数变化曲线。接着在ADAMS/Insight模块里,设计目标选为车轮定位参数,设计变量选为前悬架硬点坐标,根据敏感度大小,对前悬架硬点坐标进行了优化,曲线对比结果显示优化有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体动力学理论,运用ADAMS/car软件对某微型轿车悬架系统建立了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使用ADAMS/Insight以轮胎横向滑移量、主销偏距和四个车轮定位参数为设计目标对悬架的结构关键点进行了优化分析,使该悬架的运动学特性更符合理想设计值。  相似文献   

10.
以ADAMS/Car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为基础,根据多连杆独立悬架的关键硬点坐标,建立某越野车多连杆独立后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后悬架系统进行同向车轮跳动仿真。在ADAMS/Insight中对后悬架定位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根据后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和灵敏度分析结果,选取悬架的8个关键硬点坐标为设计变量对悬架的定位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该车的多连杆独立后悬架运动学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轻型越野车采用悬架系统相应的车轮定位特性,通过对侧倾中心和车身侧倾角的分析,得出了车轮定位与悬架相互影响的工程理论研究方法,并通过ADAMS仿真分析和道路试验给予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velops a computational model that can analyze the kinematics and compli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ont suspension of a commercial vehicle. This computational model is called the flexible multi-body dynamic model because it is developed by interfac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multi-leaf spring with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front suspension. In this paper, the bump mode and roll mode tests are performed with a suspension parameter measuring device (SPMD). An excitation load for creating the bump mode and roll mode motion is appli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tires slowly in in-phase and out-of-phase modes. In the test, wheel rate, toe angle change, caster angle change, and camber angle change, which together represent the wheel alignment, are measured along with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wheel center loci which together represent the wheel center trajectory chang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veloped computational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SPMD test results. The developed flexible multi-body computational model will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kinematics and complianc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arliest stages of the commercial vehicle design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在整车装调过程中确定空车高度的重要性。空车高度是保证前轮定位正确性的前提,前轮定位参数变化量取决于悬架平衡位置,而空车高度对悬架平衡位置有重要影响。以BJl027A皮卡为例,指出对于装有扭杆弹簧的独立悬架车辆,其空车高度不仅影响整车姿态而且影响悬架的运动精度,而正确的空车高度可以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悬架K&C特性试验数据、整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客观评价数据库资源、车轮和悬架几何定位参数测试数据及CARSIM参数化仿真技术,针对麦佛逊式前悬架的设计开发,运用试验统计学中的DOE方法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内进行整车操控性客观仿真试验,并对虚拟试验结果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了麦佛逊式前悬架影响整车性能的关键总成参数及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2台日本丰田公司生产的皇冠牌轿车前轮定位故障的检测,调整和排除,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这类问题方法,并经理论分析了找出了该方法的科学依据,还总结出了独立悬挂式汽车前轮定位故障树,供维修人员分析和排除故障时查询。  相似文献   

16.
建立Z型后悬架的ADAMS模型,分析了其悬架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特性,将四轮定位角动态变化与试验值做了对标,并且介绍了利用虚拟样机技术虚拟优化四轮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紧凑型扭杆弹簧悬架是普及型轿车中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悬架结构形式。它属于纵臂式悬架,只能用于后轮,且不能用于转向轮,因此其定位参数只有车轮前束和外倾角两种。决定后轮定位参数的主要是与纵摆臂中制动鼓定位销轴空间有关的轴和孔的加工精度。对其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以某车型为例进行了对比计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台前轮内侧有偏磨现象的SUV汽车进行不同加载条件下的车轮跳动量测试和车轮定位参数变化的测试发现,前轮前柬随车轮上跳过程变成负值,且明显偏离标准范围.通过结构分析、理论计算与实测值对比可知,车辆在负载行驶时前束值偏离是造成轮胎内侧偏磨的主要原因.可采用降低转向臂与转向拉杆下安装平面的临时措施改进;永久性改进措施为严格控制该尺寸且将纵梁定位由原来的外形定位改为侧面定位孔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