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侧面柱碰撞是新车评价规程中的重点考察项目.从试验工况、车体响应及假人伤害等方面对比了FMVSS 214侧面柱碰撞与E-NCAP侧面柱碰撞的差异性,分析2种试验假人易受伤害的部位及原因.经验证,2种碰撞试验可以使用同一点火策略;由于FMVSS 214侧面柱碰撞速度更高,碰撞位置更靠前,要求侧气囊保压时间更长,覆盖面积更大,建议使用带主动泄气孔的产品,并加强车门结构,以降低对假人胸部、腹部以及骨盆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对汽车侧面碰撞试验中前排假人背板力的典型曲线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背板力曲线可划分为碰撞初期的假人上半身相对座椅靠背晃动阶段、侧气囊作用阶段、门板变形侵入阶段、B柱和门槛梁明显变形侵入阶段和车辆快速向右侧侧移阶段等5个阶段。依据背板力曲线中主要阶段的走势和幅值,并结合试验结果,可进行侧气囊和车身侧面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某车型的开发需求,采用新旧两种不同的侧面碰撞测试方法,对某车型进行了两次侧面碰撞试验,探究新的评价方法下,乘员保护面临的挑战。两种试验方法分别采用ES-2假人配合EEVC 2000可变形移动壁障和World SID50th假人配合碰撞中心后移以及保险杠高度提高的AE-MDB可变形移动壁障。试验结果表明,新的侧面碰撞测试方法对汽车侧面安全性能的要求更为严苛,主要体现在前排假人上肋骨损伤显著增加,后排乘员的头部损伤及盆骨损伤也明显增加。在新的侧面碰撞方案实施时,新的约束系统开发需要提高对前排乘员胸部及后排乘员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姜剑 《汽车技术》2024,(1):44-49
为提高侧面柱碰撞工况下乘员的安全性,针对乘员在车速32 km/h侧面柱碰撞工况下的损伤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建立了侧面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为改善侧面柱碰撞工况下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依据2021年版《C-NCAP管理规则》中侧面柱碰撞试验方法,搭建了车辆侧面柱碰撞规定结构运动(PSM)子结构模型,最后将试验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理的气囊形状、点火时刻及排气孔直径可有效提高乘员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是专门针对乘员进行保护的安全装置,在发生侧面碰撞的交通事故中能有效地减少乘员受伤害的程度.文章从2013年在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依据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进行的侧面碰撞试验中,选取了10个车型,包括轿车和SUV,每个车型分别进行了有侧面安全气囊、气帘和没有侧面安全气囊的侧面碰撞试验,结果表明配备侧面气囊和气帘的汽车能对乘员头部和上部肋骨提供更好的保护,但对中部和下部肋骨的保护效果一般,可以看出侧面气囊和气帘能对乘员头胸部提供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侧面碰撞乘员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学荣  苏清祖 《汽车工程》2008,30(2):146-150
开发了侧面碰撞乘员胸部、腹部和髋部损伤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经过多工况试验验证.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侧面碰撞侵入速度、侵入形态以及车门内饰系统刚度特性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得出结论是:控制侧面结构侵入速度在8m/s以下,在胸部撞击之前推开乘员的髋部(髋部提前)以及适当的车门内饰系统刚度特性,可以显著减轻对乘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车型侧气囊(SAB)进行了深度优化研究,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制定了深度优化方案,并对优化后SAB在侧面撞柱试验中的保护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对约束系统进行深度优化时,数值分析方法优于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3根肋骨变形量曲线彼此接近,整个侧面受力达到了较好的平衡,与SAB优化前的侧面碰撞试验结果相比,腹部力提高了0.17 k N,气囊优化达到了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侧面可移动变形壁障碰撞(AE-MDB)与侧面柱碰撞中假人损伤情况,本文选取同一纯电动A级轿车,分别进行AE-MDB与侧面柱碰撞试验,对驾驶员位置的WorldSid假人的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侧面柱碰撞中假人头部损伤更大;但AE-MDB中假人的胸部肋骨压缩量、腹部肋骨压缩量、耻骨合力更大.同时,相比于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碰撞仿真分析软件MADYMO,建立了包括大客车车体、安全带和假人的乘客约束系统正面碰撞模型,对模型进行计算求解后得到乘员头部、胸部伤害响应曲线和HIC、胸部3ms加速度、胸部压缩量等伤害值。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碰撞试验过程。最后利用该模型在三种工况下对安全带对乘员的HIC、胸部3ms加速度、胸部压缩量和左右大腿力等伤害值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点式安全带对乘客保护效果最好,其次是两点式腰带,不系安全带最为危险。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侧面柱碰及侧面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特点,选取某B级轿车分别进行了Euro-NCAP中侧面柱碰试验和C-NCAP侧面可变形壁障(AE-MDB)试验。分析了车身加速度以及假人伤害特点,结果表明:侧面柱碰撞相比可变形壁障碰撞对乘员有更大的损伤风险,车身加速度更大,车身侵入量更大、局部变形更严重。为减少侧面碰撞伤害,需要增加碰撞侧车身局部强度,避免小区域重叠刚性碰撞。  相似文献   

11.
生态边沟取代浆砌边沟,减小了大量的圬工,使得道路美化符合环保意识,且能较好地解决道路排水。该文进行了水力学分析,并以某高速公路生态边沟为实例,简单介绍了生态边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鉴于车门在碰撞假人时已有一定的变形,提出用预变形车门取代原车门来模拟侧面碰撞的方案以提高模拟精度,预变形车门从模拟过程的中间结果导出。以采用此法获得的对应30ms和50ms时的预变形车门模型,分别进行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30ms预变形车门模拟结果比较接近原车试验结果。最后以此模型制作实物预变形车门,进行了台车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付庆周 《隧道建设》2006,26(3):76-78
南友高速公路具有高填深挖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根据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充分借鉴相关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合理地进行边坡设置和施工,以植物防护为主,采用各种综合防护形式和加固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路基》设计手册提出的6类膨胀土边坡防护措施,探讨提出了结合公路自身特点的膨胀土划分标准,符合环保要求的膨胀土边坡生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侧翻试验台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倾翻事故,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侧翻试验台整改的恢复方案,为汽车侧翻安全稳定性的检测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膨胀土地基被认为是“建筑地基之癌”,尤其是膨胀土边坡地基的危害很大,治理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膨胀土地基上的建设难题,郧县工程技术人员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膨胀土边坡地基的治理经验,攻克了膨胀土的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普通直线式巴士停靠车道边在交通组织、运行安全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能够兼顾服务效率与运行安全的锯齿形巴士车道边的设计概念,并对该车道边几何设计进行研究,将成果应用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文章介绍了有关设计概念及方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常规的交会定点方法对交会图形有一定的要求。本文讨论了边角同测的后方交会观测方法、计算原理和点位精度分析,并通过理论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选点灵活和不受交会图形限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客车侧舱门设计的有关标准和侧舱门的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