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施工阶段斜拉桥的颤振稳定性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重要工程问题。运用多模态颤振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施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分析,并探讨了施工阶段斜拉桥结构动力特性和颤振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悬索桥在施工过程的结构刚度比较小,空气静力作用产生的非线性效应以及桥面主梁架设方法都将对悬索桥施工过程的颤振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运用大跨度桥梁颤振分析的三维非线性方法,分析宜昌长江大桥采用不同主梁架设方法时的颤振稳定性变化趋势,并探讨静风效应和主梁架设方法对悬索桥施工过程颤振稳定性影响的程度、机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大跨径悬索桥施工阶段尤其是施工初期的颤振稳定性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它将受到主梁架设方法的重要影响。以宜昌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 ,运用多模态颤振分析方法 ,分析了不同主梁架设方法下颤振临界风速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 :主梁采用非对称架设和从桥塔向跨中对称架设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悬索桥在施工阶段尤其是施工初期的颤振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大跨径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军  彭卫 《公路》2003,(12):10-12
颤振稳定性已成为影响和控制大跨径悬索桥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运用大跨径桥梁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以润扬长江大桥为背景,对一些设计参数,如桥跨布置、矢跨比、边主跨比、加劲梁的高度和恒载集度等,进行了颤振的参数分析,并指出了影响大跨径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主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5.
改善悬索桥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比其成桥阶段更易出问题。对假设主跨为3000m的箱形梁县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讨论了在施工阶段改善抗风稳定性的方法。尤其是,当逆风面提供的偏心质量未明显引起分析工况颤振稳定极限增大时,交替选择非对称施工步骤或采用静态气动附加物似乎更有效。相对而言,如果施工阶段的设计风速比成桥阶段低,则主跨为3000m的悬索桥在施工阶段比成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问题更易解决。  相似文献   

6.
怀来官厅水库特大桥主桥为主跨720m的悬索桥,加劲梁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采用现场节段吊装法施工。为指导该桥加劲梁吊装施工,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全桥及施工阶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加劲梁整体式吊装和分离式吊装2种方案下结构的颤振稳定性及动力特性,并提出了抑振措施。结果表明:加劲梁整体式吊装方案比分离式吊装方案具有更好的动力特性和颤振稳定性,推荐采用整体式吊装方案施工;2种方案下结构的颤振临界风速小于相应的颤振检验风速,存在发生颤振的可能。因此,提出了采取增设竖向交叉索的临时加劲措施。通过抑振效果分析可知,该措施可以增加结构的扭转基频,显著提高施工阶段的结构颤振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线性颤振分析理论,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和作用在结构上的气动力随风速以及结构变形的非线性变化因素,提出了大跨度桥梁的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具有流线型和钝体主梁断面的大跨度桥梁进行了各项非线性颤振分析,揭示了不同主梁断面形状大跨度桥梁颤振形态的内在本质和区别以及颤振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振幅的自由振动风洞试验,研究典型钢桁主梁断面节段模型单自由度扭转和两自由度竖向扭转系统的后颤振特性,量化结构和气动阻尼随振幅的非线性演化规律,并从该角度揭示钢桁主梁断面发生极限环颤振的机制;通过对比单自由度和两自由度系统的颤振行为,分析了竖向自由度对非线性极限环颤振的影响,并揭示其影响机制。此外,进一步探究了结构阻尼和弯扭频率比对非线性极限环颤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阻尼和气动阻尼对振幅的依赖性是诱发非线性极限环颤振的主要原因;相对单自由度系统,竖向自由度的参与向两自由度系统引入了一个偏线性的竖向耦合气动负阻尼,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使得两自由度系统的颤振临界风速低于单自由度系统,同时也使得极限环颤振振幅大于单自由度系统,因此颤振分析中不可随意忽略竖向自由度;增加结构阻尼能够显著提升钢桁主梁断面的颤振临界风速,并降低后颤振极限环振动的振幅。  相似文献   

9.
大跨径悬索桥对风的作用非常敏感,桥梁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将产生重大变形。由变形引起的结构动力特性以及空气力的非线性变化效应将会对大跨径悬索桥的颤振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基于结构的变形后状态,充分考虑结构变形引起的非线性效应,建立了大跨径桥梁颤振分析的三维非线性方法及其计算程序。结合某悬索桥进行了颤振分析和研究,并揭示了结构变形产生的非线性效应对大跨径悬索桥颤振影响的程度和机理。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颤振稳定性是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中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大跨度桥梁的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以润扬长江大桥为背景,对影响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一些设计参数如桥跨布置、矢跨比、边主跨比、加劲梁的高度、恒载集度及其支承体系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主要设计参数,并探讨了具有良好抗风性能的大跨度悬索桥合理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1.
150 m跨径中承式提篮钢拱桥浮拖施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50m跨径的清江石化钢拱桥,介绍浮拖施工技术在大跨径中承式提篮钢拱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大跨钢拱桥整体浮拖施工的要点和难点。针对本桥浮拖施工需要进行多个体系转换的特点,应用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了关键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研究了浮拖施工阶段钢拱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处于西部山区复杂风环境中的窄悬索桥,为了确保其气动稳定性及研究提高气动稳定性的措施,制作了弹簧悬挂模型在长安大学CA-1风洞实验室中进行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桥气动不稳定,必须改变原始设计以提高结构刚度、确保结构安全.考虑到桥梁使用功能和构造的限制,对原桥采取增加抗风缆和中央扣等措施,并对增加了措施的模型重新进...  相似文献   

13.
张新军  应磊东 《公路》2006,(12):5-8
为了探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大跨径斜拉桥中应用的可能性,以拉索等轴向刚度为原则,拟定了一座主跨为500 m的应用碳纤维索的大跨径斜拉桥,并运用三维非线性计算理论进行了动力特性、静风特性和空气动力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径斜拉桥采用碳纤维索后:(1)结构的自振频率有所提高;(2)静风作用下结构变形增大,但其静风性能却与钢索斜拉桥基本一致;(3)空气动力稳定性与钢索斜拉桥基本一致。因此从抗风性能角度而言,大跨径斜拉桥采用碳纤维索是可行的,但是拉索截面尺寸应采用等轴向刚度原则来确定。  相似文献   

14.
FSC赛车空气套件CFD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满足FSC赛车设计规则要求前提下,对空气套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重点完成了赛车尾翼的优化设计和分析。利用CFD技术对赛车车身模型进行了外流场分析,并通过在赛车尾部加装不同间隙和攻角的尾翼,进行车身外流场模拟对比分析,研究尾翼在改善赛车气动特性方面的影响规律,研究确定了空气动力学装置在不同比赛项目时的调教策略。通过对比分析赛车车辆周围气流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规律,研究高速赛车的负升力效果,对于提高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指导赛车尾翼的正确安装、确定尾翼在不同比赛项目时的调教策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新军  吕燕萍 《公路》2006,(10):1-7
风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悬索桥因风的作用而产生的灾害事故屡见不鲜。施工中悬索桥尚未形成最终的结构体系,结构刚度比较小,风作用下的抗风安全性已经成为影响悬索桥安全顺利架设的重要问题。从施工中悬索桥抗风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抗风措施及分析方法三个方面,系统地回顾了近10余年来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21世纪超大跨径悬索桥施工过程抗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新军  应磊东 《公路》2006,(11):73-80
设计和建造跨海连岛大桥将面临着许多技术方面的挑战,其中超大跨径悬索桥的抗风稳定问题是一个十分突出和必需关注的问题。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在大跨径悬索桥抗风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结构措施、空气动力学措施和机械措施等三个方面,并评述了各种措施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颜全胜  李朝文  徐升桥 《公路》2003,(10):65-68
采用非线性稳定分析程序,考虑施工过程中结构体系不断变化、荷载的逐步增加等因素,计算了丫髻沙大桥灌注主拱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安全性,得出了各施工阶段稳定安全系数。分析比较了采用两种不同的钢管内混凝土施工工序对该大桥结构稳定安全的影响,计算结果为大桥施工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