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分析填充金属颗粒对打桩锤锤击力的影响,考虑填充金属颗粒的作用,用集中质量块表示填充的金属颗粒,用弹簧模拟金属颗粒与锤体相碰处的接触刚度,用不同的集中质量块表示桩锤、砧座和桩帽,用并联的弹簧、阻尼器表示锤垫,用弹簧表示桩垫,用阻尼器表示桩,建立了平衡方程。结合状态空间法,采用量纲一化计算方法分析了各参数对锤击力的影响,并对金属颗粒填充桩锤与普通桩锤产生的锤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锤体内填充弹性模量小的材料制成的细金属颗粒,使桩锤产生的锤击力有效作用时间更长,能量传递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深厚软基处治过程中的优良性质使得其在交通行业运用越来越广泛,但关于其收锤标准的确定,却一直没有相关的规范、规程出台,设计施工均难以把握。从影响桩体收锤标准的因素分析着手,通过对建筑行业常用的HiLLey打桩公式进行改进,得到最后一定贯入度A值对应的沉桩锤击数n。当A值取为1时,该n值即为目前最常用的最后1 m的锤击数控制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预应力PHC管桩在某市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对预应力PHC管桩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及预应力PHC管桩所具有的单桩承载力高、耐锤击性好、施工速度快、穿透性好等优点,指明了预应力PHC管桩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长短桩复合地基在处理深厚软土地基上有着独特的优点。文中通过一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以预应力管桩作为长桩、水泥搅拌桩作为短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在处理深厚软土地基中的运用,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结果表明,长短桩复合地基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深厚软土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软土地基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和现场监测数据,论述了砂桩、CFG桩和管桩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夏骥  黄腾  余卫民 《公路》2006,(Z1):324-327
分析了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软土地基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和现场监测数据,论述了砂桩、CFG桩和管桩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温双义 《路基工程》2014,(5):195-200
通过津秦客专和京津城际延伸线工程,在复杂环境下对软土地基采用PHC管桩加固的实践,总结了锤击沉桩和静力沉桩的施工工艺,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沉降量的严格要求,对加固效果进行分析.论述了沉桩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和挤土机理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结合邻近既有津山铁路的具体情况,总结了邻近营业线施工减少土体水平位移所采取的综合性减弱挤土效应的措施.其结果是,既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保证了相邻的津山铁路的安全运营,工后沉降满足高铁要求.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建设中常用的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换填轻质填料、搅拌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管桩地基等5种软基加固处理方法,开展了基于专家调查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可靠性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来自高速公路管理、设计、施工、研究单位的67位具有丰富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工程经验的专家开展咨询和调查分析,得出了不同软土深度情况下各种软基加固方法的可靠性程度评价结果。研究显示,珠江三角洲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方法的可靠性从高往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管桩地基、CFG桩复合地基、排水固结法+换填轻质填料、排水固结法、搅拌桩复合地基。当软土深度超过20m时,一般宜采用管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直径较小的锤击沉管灌注桩如380、480mm等在沿海软土地基中应用广泛,设计和施工的经验成熟。而600mm以上的锤击沉管灌注极的应用则较少见,它除具有一般沉管桩的优点如施工简便、工期短、投资省外,还具有穿透力强、施工桩长较大、承载力高(是一般沉管被的单桩允许承  相似文献   

10.
何旭龙 《路基工程》2017,(1):174-178
预应力管桩以桩身强度高、承载力高、穿透力强、施工方便、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公路、铁路、市政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中化泉州铁路专用线石化站软基处理为研究对象,在收集相关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查明沿线软土分布特性及成因,从预应力管桩的单桩承载力及沉降计算、方案设计、施工效果分析三方面探讨预应力管桩在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预应力管桩在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洞庭湖区新建南益高速公路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各因素对工后沉降影响水平,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数值模型,对其运营期工后沉降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区软基工后沉降随桩间距的减小、桩长的增大、桩径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桩间距对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水平最高,桩径对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水平最低;建议水泥搅拌桩处治软土地基时,采用短而密的布桩方式以更好地控制软基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地区软土工程地质性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洞庭湖区 2 0多项工程的勘察资料进行了分析 ,并与海相及三角洲相沉积的软土进行了对比 ,建立了该地区软土物理理学指标间相关的回归方程式 ,对洞庭湖区软土地基的处治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结合洞庭湖地区华容梅田湖大桥建设案例,对使用高效稳定液在粉砂深孔大直径旋挖钻的成孔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应用与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与措施。高效稳定液在软土地层深孔大直径旋挖成孔技术中具有成孔速度快、工程质量好、综合效益显著等特点,可供相似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成孔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黎杉 《路基工程》2013,(3):21-24
以江西省环鄱阳湖区域德昌高速公路软基施工为工程背景,对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采用控制工后沉降的理论进行了设计,并对软基在路堤加载过程及工后沉降进行了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际监测值吻合较好,软基加固效果显著,说明该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德昌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满足工程的要求。为环鄱阳湖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软基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管桩作为桩基础处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施工快捷、质量可靠、地区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而预应力管桩与筏板基础相连接后更能发挥出管桩的高强度及整体性。本文着重介绍了预应力管桩桩筏结构在黄石某铁路软土地基失稳整治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瑢 《路基工程》2020,(1):118-124
新建两徽高速公路地处甘肃省陇南秦巴山区东部,南北两侧均为秦岭,项目区地形为崇山峻岭与河谷盆地相间。路线经过厚层冲积淤泥质土(软土)分布区,局部淤泥质土层中夹有冲积砂砾层,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从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施工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经多方案比选,确定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施工后地基满足工后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蒋向军 《路基工程》2023,(1):159-164
基于某沿海高速铁路采用管桩+桩帽加固路桥过渡段深厚软土路基,建立土-路基-桥台-桩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高铁路基加固后的桥台及台后过渡段路基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管桩和桩帽组成的新型结构对路基进行加固,可较好地控制桥台和路基的沉降,缩短沉降稳定时间,可用于无砟轨道路基软土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18.
在软弱地层上修建地铁车辆段,由于后期土方填筑量大、列车运行振动等影响,若地基加固不到位,常常导致沉降过大甚至坍塌等问题。依托杭州软弱土层某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工程,现场开展PHC管桩单桩静载荷试验,研究PHC管桩在软弱土层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情况,验证了单桩承载能力。结果表明:PHC管桩静载荷试验中,沉降变化较均匀,Q-s曲线为缓变型曲线;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大于1976 kN,满足设计及结构要求;静载荷试验前后桩身的完整性较好;PHC管桩在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