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徕卡TCA测量机器人在桥梁工程变形监测中的二次开发与应用,结合其串行通信接口GeoCOM,采用VB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了计算机远程监控、数据自动存取和处理,测量机器人全天候无人值守,智能化、自动化对目标点进行监测.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桥梁工程变形具有效率高、实时、准确、监测软件易修改、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景摄影测量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对某长大隧道进行了为期两年,六个周期的变形监测,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了隧道变形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精度水平,并具有迅速安全、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点,显示了摄影测量在隧道及其洞体工程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地铁隧道测量机器人自动化变形监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机器人具有高智能、高精度、方便编程的特点,从而拓宽了监测领域.通过对测量机器人自动化变形监测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地铁隧道在狭长空间的自动监测,解决了实时监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平面变形监测日益重要,而目前的监测手段与精度难以满足需求.通过对常规的平面变形监测方法优缺点及测量机器人全站仪的精度分析,创新了在高速铁路特殊监测条件下的平面监测方法,并分工况对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论证.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证明新的监测方法效果良好,可使得高速铁路平面变形监测精度及效率达到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分析建筑普通监测标志的缺陷及高速铁路CPⅢ测量标志的特点,提出了将CPⅢ测量标志与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短视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相融合,应用于建筑变形监测的方法,解决了基础沉降监测点遇障碍物无法立尺、观测视线过高无法观测等特殊情况,可提高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监测的精度与测量效率,实现了几何水准测量与精密三角高程联合作业在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代表测量装备领先水平的目标自动识别型测量机器人(徕卡TCA或TCRA型全站仪)产品采用光电自动识别照准技术配合伺服马达驱动技术,实现了测量目标的自动搜寻、照准、跟踪、测量、计算功能,从而使外业测量作业自动化成为了现实.对这一产品机载程序的二次开发环境GeoBASIC进行了研究,并以该环境下开发的自动变形监测机载程序--超级观测员(SuperSurveyor)为例,介绍了开发过程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7.
用GeoBASIC开发测量机器人机载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表测量装备领先水平的目标自动识别型测量机器人(徕卡TCA或TCRA型全站仪)产品采用光电自动识别照标准技术配合伺服马达驱动技术,实现了测量目标的自动搜寻,照准,跟踪,测量,计算功能,从而使外业测量作业自动化成为现实,对这一产品机载程序的地次开发环境G BASIC进行了研究,并以该环境下开发的自动变形监测机载程序-超级观测员(SuperSurveyor)为例,介绍了开发过程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8.
测量机器人应用于吊车轨道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测量机器人在吊车轨道变形监测系统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测量机器人与监测数据采集软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设计了监测方案,编写了监测数据分析管理程序,使得工程现场测量数据采集与数据后处理结合起来,从而能更高效率的进行工程监测,保证了吊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台测量机器人进行隧道网络监测的方法,它适合于任意形状和大小的隧道。介绍了监测的系统构成、监测软件的一些关键模块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并介绍了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宁波轨道交通某新建车站基坑近接既有车站施工的情况,研究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监测系统,阐述了变形监测物联网系统的3层技术架构,给出了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与变形监测过程的对应关系。经工程实际监测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军杰  魏来  张立伟 《铁道勘察》2023,(5):42-47+59
邻近铁路施工不当会造成路基沉降、涵洞开裂、桥梁墩台倾斜等问题,从而影响铁路运营安全。对铁路结构物进行变形监测,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为解决铁路结构物变形监测高频次、高精度、实时预警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非接触监测方法,集成近景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无线通讯等多种新技术,实现了远程无接触自动化变形监测。结果表明:(1)采用850 nm的滤波片可大幅度降低环境光照差异带来的误差;(2)通过设置基准点可将设备位置变化引起的误差控制在1 mm以内;(3)该系统可以全天候自动化监测,监测过程中可实时查看设备状态,无需上线作业,大幅减少了天窗作业频次;(4)相较于传统的全站仪人工监测方法,该技术具有精度高、自动化、非接触、实时测量、干扰因素少等特点,精度可达毫米级。  相似文献   

12.
在地铁保护区变形监测中,水平位移和沉降作为重要的监测内容,通常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测量,其测量精度高,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该手段仅能对布设有监测点的区域进行监测,无法掌握隧道整体的变形情况。本文提出基于惯导系统的移动三维测量技术,通过在隧道内布设基准网,配合Lidar控制点绝对坐标传递,对惯导系统的累积误差进行修正,最终得到隧道结构三维点云模型。依托杭州市某地铁区间三维扫描项目,采用不同间距的控制点对惯导系统的累积误差进行修正,经与全站仪测量值对比,结果表明:移动三维测量技术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精度与隧道线型有关,当隧道为直线有坡度环境时,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0.76 mm左右,沉降监测精度随控制点间距增大而降低,最优可达0.72 mm。  相似文献   

13.
GPS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 《铁道建筑技术》2010,(Z1):278-281
杭州湾跨海特大桥全长36km,针对其跨度大、海上作业时间长等特点,重点论述了利用GPS对其进行变形监测的方案设计,对具体监测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这种GPS变形监测方案能够满足杭州湾跨海特大桥变形监测的需要,可以为确保桥梁安全运营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以西安地铁2号线安全保护区内施工的南门广场改造提升项目及南门隧道工程为依托,对永宁门车站及钟楼站—永宁门区间隧道进行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证明自动化监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代替传统测量手段应用于地铁结构的安全监测。研究显示,受上覆土体开挖的影响,盾构隧道会出现隆起及竖椭圆受力变形。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监测测量精度与频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一些城市变形监测实践,提出变形监测精度制定的原则,阐述阶段性变形允许值的确定途径,以及利用监测对象的变形允许值计算变形监测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动化变形监测是一种监测工程建筑物安全性、功能性的重要手段。此方法通过实时获取变形体的动态位移、尺度变化等相关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对建筑物的变化进行预警。系统中集成了高精度测量仪器、实时数据传输网络、稳定的数据处理软件、可靠的预报警机制,具有实时性、可靠性、前瞻性三大特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规铁路路基及边坡垂直变形监测技术效率较低、局限性较大的问题,本文将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技术引入铁路路基及边坡的垂直变形监测中。以成昆(成都-昆明)铁路复线越西段一处(R1区域)路基及边坡为依托,利用4期ALOS-2卫星PALSAR-2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研究DInSAR技术在路基及边坡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监测的126 d内,R1区域地表垂直变形速率为0.12^-0.13 mm/d;以水准测量监测结果为真值,经误差分析得出DInSAR监测中误差为7.57 mm;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实践证明,雷达影像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无人机影像等光学影像的互补使用是解决铁路工程领域监测问题的有效途径;DInSAR监测得到的点(像元)密度远大于水准点的密度,能更好地反映区域性地表变形的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18.
韦合导 《中国铁路》2014,(12):70-73
轨道板精调是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其精调质量直接影响线路的平顺性。介绍自动测量机器人的特点,分析其测量精度,阐述其在轨道板精调中的应用。结合Geo COM接口技术,在VS2008开发平台上采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现计算机和仪器的数据通信,现场指导轨道板精调,自动处理并存储相关精调数据。自动测量机器人在轨道板精调中具有效率高、实时、准确、速度快及实用性强等特点,实现轨道板精调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隧道变形的近景摄影测量精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用于隧道变形监测的无固定则站式的近晾摄影测量精度试验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铁路隧道断面测量及洞室变形监测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来测量铁路隧道断面的新方法 ,同时将断面量测与洞室位移监测相结合 ,实现了隧道断面测量的数字化。在此理论基础上开发的计算机辅助隧道断面测量系统完成了隧道断面轮廓曲线的拟合、超、欠挖面积和体积、变形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