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现场量测信息资料及时对施工中原始设计的隧道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是动态信息化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隧道施工过程中衬砌厚度与弹性模量等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其结果表明,优化分析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现场实际工程的地质条件,工程施工中适宜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马金岭隧道的现场监控量测技术,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及地质条件等基本信息,详细分析典型断面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并判断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对围岩应变和应力峰值变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讨论,为优化施工方法及结构设计提供准确的变形和应力等参数,可实现隧道的动态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3.
陈勇  李斌 《交通标准化》2009,(21):142-145
通过对马鞍山长大隧道进行围岩变形现场监测与分析,获得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各施工阶段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等资料,可有效地控制施工阶段围岩变形,为隧道的支护体系设计优化提供依据,从而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隧道及地下空间工程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隧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浅埋等较差的工程地质条件下,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更好地掌握隧道浅埋段的动态变形,及时反馈指导现场施工,优化支护结构,对公路隧道正台阶法施工错距优化及二衬支护时机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ANSYS的高速公路隧道设计与开挖过程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与开挖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对隧道围岩地层的应力、位移、变形和内力进行了结构计算,以便对隧道设计参数进行验证,看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看所选用的施工方法能否满足施工中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长沙火星南路天际岭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天际岭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掌握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工作动态,为支护结构形式、支护参数和支护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并对预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和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一承德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实践为研究背景,在隧道围岩动态地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常规的围岩位移监测、应力监测以及现场点荷载试验.可及时得到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化的综合信息.围岩位移与应力等监测信息为隧道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是隧道信息化施工、设计的重要手段,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建隧道穿越既有上下行分离式隧道充分利用了既有隧道地质,并结合新建隧道地质钻探、物探及超前地质预报,保证了工程地质的准确。以不同净距计算方法为理论依据,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比选,确定最合理的穿越位置,施工中采取严格的降振控制爆破措施和可行的隧道开挖方案,通过动态设计方法和信息化施工,结合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等数据分析结果,调整设计参数以指导施工,保证了既有隧道的结构稳定和安全,确保了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安全运营,并顺利通过了小净距区段,证明了方案的可行合理,为复杂空间结构的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建设,超大断面隧道不断涌现。目前对超大断面隧道力学性质与支护结构机理及其施工方法的研究仍然不足。以郑州市中原路西延线韩门超大断面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超大断面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揭示双侧壁导坑法与CD法开挖方式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应力分布特征等,为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现场监测予以验证。揭示大断面隧道开挖变形机理,优化施工技术,以指导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变量轮换法对支持向量机(SVM)参数进行优化处理,结合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立起隧道围岩变形时间序列非线性模型,并以此对隧道围岩变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具有简单、方便、实时等特点,对围岩后续变形预报准确,可科学地指导现场监测和施工建设.  相似文献   

11.
某隧道软岩大变形防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建中的某隧道位于高地应力区,局部地段地下水发育,易产生软岩大变形。在分析该隧道围岩发生大变形原因的基础上,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讨论了隧道大变形的防治措施,优化了支护参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穿越水平岩层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平拱、拱顶离层破坏、拱顶弯折内鼓等现象,而利用系统锚杆的"组合梁"作用可以极大减少水平岩层的拱部掉块,保证施工质量。以大梁峁特长公路隧道K81+300~K83+308段为工程依托,在对大梁峁隧道断面围岩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变形破坏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原锚杆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提出锚杆设置范围宜为拱部160°、锚杆长度为3.5m,边墙的系统锚杆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不设或少设,并通过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进一步证明了锚杆支护优化设计合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海域浅滩段610m富水砂层段施工是该工程的重难点之一,而且没有既有经验可以借鉴,施工相对困难。通过试验研究及施工实践,研究了穿越富水砂层段注浆施工的关键技术,优化了注浆材料、注浆参数,总结了配套的注浆施工工艺,保证了工程安全穿越富水砂层不良地质地段。本文的成果为以后行车左洞穿越风化槽的大规模注浆做好充分的准备,井对同类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隧道洞门结构稳定性极限状态功能函数具有非线性及其参数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铁路隧道洞门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铁路隧道洞门的极限状态,建立了其极限状态方程.基于可靠度理论,以时速140 km/h的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端墙式洞门可靠指标计算为例,根据采用同样方法对3种设计时速共16种形式、22种类别隧道洞门的可靠指标计算结果,确定各极限状态下的目标可靠指标,建立极限状态设计式,求解并优化抗力分项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铁路隧道洞门主要有抗裂、抗压、倾覆、滑动和地基承载力不足5种极限状态;极限状态方程中基本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是铁路隧道洞门可靠度设计是否准确的关键,可靠指标的确定是洞门结构极限状态设计的核心;建立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可直接用于铁路隧道洞门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缓解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导致的声爆现象,基于气动声学理论,对带喇叭型缓冲结构的隧道入口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Green函数求解气动声学FW-H方程,得到了隧道内初始压缩波波前的压力和压力梯度,并根据喇叭型缓冲结构的特点,对缓冲结构的横断面积函数、入口断面积和长度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隧道内压力梯度峰值随缓冲结构长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考虑经济性因素,喇叭型缓冲结构的优化长度为10倍的隧道半径,优化缓冲结构的横断面积函数、入口断面积后,可使压力曲线成线性变化,压力梯度峰值降低63.9%,可避免入口处压力突变,缓解了声爆等微压波现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公路隧道渗漏水的成因,探讨渗漏水的防治措施以及今后渗漏水治理的发展方向,可为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盾构下穿既有盾构隧道时施工参数的合理取值,以北京南水北调东干渠工程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为依托,通过对既有隧道沉降的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盾构施工参数的分析,讨论了既有左右线隧道沉降存在差异的原因,总结了控制沉降的施工参数经验,阐述了既有隧道受穿越施工扰动的沉降规律,提出并验证了盾构隧道病害整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受盾构施工参数的影响,既有左线隧道沉降23.9 mm,而右线仅沉降4.8 mm,沉降差异明显,但规律基本一致;盾构施工时,土仓压力调整级差不宜大于0.005 MPa,严格控制同步注浆压力在0.50 MPa,二次补浆压力在0.20~0.35 MPa,曲线段适当减缓掘进速度;已投入运营的地铁维修作业时间短,宜通过化学注浆治理管片接缝和螺栓孔处的渗漏水,压力注胶充填树脂治理道床裂缝.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宜万铁路堡镇隧道的施工,将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引入特长隧道软岩段的施工位移反分析,采用遗传算法自动搜索BP神经网络训练效果最优的参数,建立起反映围岩变形与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及初始地应力之间高度非线性、不确定的GA-BP智能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在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和初始地应力取值范围内,搜索BP神经网络预测围岩变形与实测围岩变形最接近的参数组合,取得反演获得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和初始地应力.从堡镇隧道应用结果来看,这种进化神经元算法反演结果可以满足隧道施工的需要,并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隧道拱顶下沉与周边收敛监测数据,对某隧道施工过程中变形机理进行分析表明: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及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控围岩的变形规律,可以为设计、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于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位移反分析能够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获得更接近工程实际的岩体力学参数,能有效指导隧道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因而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