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后驾车(一)酒杯不大能勾魂,饮酒开车害死人;劝君开车莫进酒,防患未然心中留。酒后驾车(二)饮酒驾车胆量大,飞驰通行无惧怕;  相似文献   

2.
酒后驾驶是重大的犯罪,酒后驾驶是绝对不能原谅的行为,坚决杜绝饮酒后开车。酒驾是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并且"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早已被社会广泛认同。然而现实中,一些驾驶员仍然存在侥幸心理,酒后驾车酿成人间悲剧。本文以漫画的形式讲述日本某家庭因男主人酒驾的后果,及日本对于酒驾的相关法律举措。  相似文献   

3.
酒后驾车严重危害交通安全。为检查醉驾,警察常常使用一种便携式的酒精呼吸检测仪,通过检测驾驶者呼出的气体判断驾驶者是否饮酒。这种方式比以往的“走直线”、闻气味先进了很多。  相似文献   

4.
杨祖友 《驾驶园》2009,(10):83-83
制止酒后驾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工作让酒后驾驶危害安全的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动员全社会力量.对酒后驾驶行为进行监督.二综合治理.政府要将禁止酒后驾车作为城市文明创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市民拒绝酒驾.文明出行:家庭成员要利用亲情的力量,感化劝阻家人不要饮酒开车.  相似文献   

5.
正杜绝酒驾是一个全球都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在立法、执法、宣传教育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预防性措施,让治理酒驾变成一种社会责任,由内而外彻底根治酒驾行为。制定预防酒后驾驶行为相关法律政策提高国家最低法定饮酒年龄目前,美国各州的法定饮酒年龄均为21岁,这项规定既有利于减少未成年人的酒后驾驶行为,又可有效避免因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而美  相似文献   

6.
<正>酒后驾驶机动车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警部门把整治酒后驾车违法行为作为当前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大对此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但是,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过程经常会遇到一些驾驶人不配合执法的行为。因此,如何正确对待酒后驾驶人一些不服从管理的行为已成为各级公安交管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一、酒后驾车人不服从管理的常见行为(一)借助酒兴,驾车逃跑。驾驶人饮酒后会因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增高,血液循环加快,人会比较兴奋,容易做出一些  相似文献   

7.
酒后驾车的危害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酒后驾车是恶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介绍了酒后驾车的危害、新的国家法规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定义及处罚标准,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治理酒后驾车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与驾驶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道路交通法》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过程中,反复涉及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酒后驾车问题,争论的焦点是,我国是否允许驾驶员饮酒,饮多少酒,如何检测等问题。我们除了开展对国人的酒精耐受力和检测标准的研究外,特编译了国外有关饮酒与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情况和法律规定的驾驶员饮酒标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醉驾     
《汽车杂志》2009,(12):64-65
最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拟将醉酒驾车行为纳入刑法处罚范围。并提出与醇驾司机同乘一辆车的乘客也应该进行处罚。这个条款意见稿一经发布,引起了社会热议。有人认为酒后驾驶是司机的责任不应株连同乘者,但是我觉得提醒驾驶员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而且有的时候,朋友、亲人的提醒会比交警执法更容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11,(7):46-48
随着醉驾入刑和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国家加大了对酒后驾车和醉驾的处罚力度,酒后代驾这一新兴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酒后代驾行业的势头之猛、市场需求之强烈已经超乎预计。"酒后代驾"是为有车的消费者在酒后不能开车的情况下,提供的一种有偿代理驾驶服务,但根据调查,这一新兴行业由于缺乏监管却处于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举国欢庆的传统节假日里,席间饮酒无可厚非。然而,饮酒后甚至醉酒后驾驶机动车,那就大错特错了。春节期间,蒙阴县境内发生多起酒后开车酿成的交通事故,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2.
广西酒后驾驶干预项目是在广西南宁和柳州市开展的、针对酒后驾驶的专项干预项目,湖南长沙市为对照城市。文中介绍了干预前后在3市开展的酒后驾驶路边调查结果。32 101名司机接受了呼气酒精含量检测,32 097人接受了问卷调查。经过1 a的公众宣传和强化执法干预活动后,干预城市饮酒驾驶率明显降低,从6.8%降到了1.6%,酒后驾驶法定阈值知晓率明显上升,从14.7%上升到29.2%,被拦截检查过酒后驾驶的司机比例从21.5%上升到32.5%,而对照城市长沙的饮酒驾驶率从3.1%上升至4.4%,说明南宁、柳州两市干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吕品 《汽车导购》2007,(10):103
自古华夏出好酒,虽然未闻古代禁止酒后骑马,料想从马上摔下来的壮士也不在少数。星移斗转,机动车时代显然不能纵容酒后驾车这种危险的行为,然而很多车主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三杯下肚便把持不住。很显然,车载预防酒后驾驶系统非常必要,完全可以杜绝“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4.
平安桂林110虽然法律加重了对酒后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公安机关整治酒驾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从根本上治理酒后驾驶这一痼疾顽症仍然任重道远,一些人仍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饮酒甚至醉酒驾驶机动车,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酒后驾车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我国法律规定禁止酒后驾车,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国内缺乏饮酒、醉酒的定义及检查机准,因此给执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在通过查阅国外相关文献和实验的基础上,对编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标准》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6.
怄气驾车是驾驶员的大忌,但一些人仍不能自抑,就像有些驾驶员明知酒后开车妨碍安全仍要酒后开车一样。  相似文献   

17.
据各地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在因驾驶员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中,有30%与驾驶员饮酒有关;在交通事故死亡的驾驶员中,有50%是酒的牺牲品;在交通事故中受重伤的驾驶员中,酒后开车者比没饮酒者多50%。  相似文献   

18.
<正>因为机动车是一种速度快、冲力大的交通工具,它要求驾驶员行车时,对于道路上的瞬息万变的交通情况要在0.75秒内做出迅速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交通安全。驾驶员饮酒会导致感觉模糊、判断失误、反应不当,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饮酒而发生的交通肇事仍时有发生,而且酒后开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多为重、特大事故,人员伤亡率高,事故现场触目惊心,为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根据现代生理、心理科学来讲,饮酒对驾驶员驾驶技能有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19.
遏制酒后驾车为何如此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后驾车在我国不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道路交通安全热点问题。特别是在6月30日南京发生醉酒驾车造成5死4伤的特大交通事故后,再次引发了公众对酒后驾车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文龙 《汽车导购》2006,(4):86-87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自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