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就齐岳山隧道在施工中所遭遇的几个涌水、突泥溶洞及施工中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了介绍,并对齐岳山隧道的溶洞处理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齐岳山隧道德胜场槽谷暗河岩溶水文地质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齐岳山隧道是宜万线控制性工程。位于隧道中部的德胜场暗河对其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分析了齐岳山隧道德胜场槽谷、暗河、岩溶水等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以及它们对隧道的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加固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铁路》2009,(12):4-4
12月10日,宜(昌)万(州)铁路最后一座高风险岩溶隧道——齐岳山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宜万铁路这条国内地质最复杂、工程最困难的山区铁路建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随后,宜万铁路高风险岩溶隧道全面贯通表彰暨确保2010年全线开通运营动员大会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齐岳山隧道口举行。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在大会上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4.
齐岳山隧道是宜万铁路八座高风险隧道之一,地质条件复杂,不安全因素多,施工风险大。文章结合齐岳山隧道长大坡度斜井运输、瓦斯突出、突泥涌水和坍塌掉顶防范措施情况,简要介绍了应对此类风险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设施,以及隧道施工应注意的其它安全事项。  相似文献   

5.
齐岳山隧道超前钻探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岳山隧道是宜万铁路8座高风险隧道之一,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多,施工难度大。结合齐岳山隧道超前钻探施工技术在岩溶高压富水区、断层破碎带和暗河等不良地质段的应用,简要介绍超前钻探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分析判断和成果报告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选线、施工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万铁路横穿南北向的齐岳山山脉,设计总长10 528 m的齐岳山隧道。隧道进口至宜万铁路终点万州站航空直线距离40 km,高差约900 m,地面坡降达0.023。隧道进口段穿越齐岳山背斜,为灰岩地层,占隧道长度的47%,岩溶、岩溶水极其发育;出口段为碎屑岩地层,节理裂隙发育,富含高压裂隙水。区内发育有15条断层,其中F11断层规模宏大。隧道灰岩地段、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灰岩地段断层破碎带等极可能发生涌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针对坡降大、岩溶发育、穿越规模宏大的F11高压富水大断层等3个不利条件,通过对单面坡和人字坡方案从安全、投资、运营等多方面考虑,最终确定了单面坡方案。齐岳山隧道工程实践证明,选线方案是正确的。施工过程中,针对极其复杂的岩溶及岩溶水、高压富水大断层、砂岩段高压裂隙水,研究并采取了注浆堵水、注浆加固、先排后填、泄水洞排水、释能降压、信息化注浆、绕行规避等多项施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隧道施工难题,丰富了高压富水岩溶及断层区隧道修建技术。齐岳山隧道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充分发挥了核心主导作用,组织参建各方决策方案、现场落实方案、建立系统的安全体系,这是齐岳山隧道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F11断层施工中采用信息化跟踪精确注浆法进行注浆堵水加固,有效地解决了注浆设计施工与地质紧密结合难题,优化了注浆加固圈厚度和钻孔数量,较好地提高了功效,攻克了齐岳山隧道高压富水F11断层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8.
注浆技术是通过隧道不良地质的常用方法之一。齐岳山隧道穿越多个断层地段,通过长、中、短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准确判定隧道围岩地质,施工中采用注浆回固技术通过断层。  相似文献   

9.
对齐岳山高风险隧道的供电方式提出了具体作法,特别对应急措施的供电系统双回路和双电源设置自动切换,提出了改善措施,达到了隧道供电的安全效果,对长大风险隧道配电方案设计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被列为铁道部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点之一的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是高压富水断层及岩溶隧道的典型代表。隧道施工过程中遭遇10条断层,3条暗河,大小溶洞187个,其中22个规模较大。施工中穿越宽达253 m的F11高压富水断层,现场实测水压高达2.6 MPa,单孔涌水量达790 m3/h。参建各方以标准化管理为保障,以科研攻关为突破口,齐心协力,奋勇拼搏,成功攻克了这一世界级隧道修建难题。本文根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和现场施工实践,对齐岳山隧道标准化管理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特别是复杂岩溶地区高风险隧道施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齐岳山隧道深埋动水溶腔注浆堵水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清水注浆是国内隧道施工比较前沿的施工技术,此前尚未见有成功的实例。文章介绍了封堵齐岳山隧道DK362 060溶腔的施工方法:衬砌外5 m径向注浆和超前周边帷幕预注浆。  相似文献   

12.
齐岳山隧道综合施工地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安全的前提是对隧道所在区域宏观地质构造和掌子面前方微观(相对而言)地质信息的掌握程度。通过对齐岳山隧道施工以来展开施工地质工作内容、项目、做法以及对地质信息的综合应用分析,为隧道施工阶段地质工作采取的方法、手段和分析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3.
HY-303红外探测技术在齐岳山隧道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齐岳山隧道施工中成功地采用了HY-303红外探测仪,文章介绍红外探测仪的基本技术性能,探测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探测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齐岳山隧道629溶腔的探测及放水试验,分析和判断溶腔地下水放水量与水压的关系,结合溶腔的水文地质条件,预测溶腔段的涌水量.  相似文献   

15.
齐岳山隧道全长10526m,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极其复杂,主要地质构造为齐岳背斜,隧道穿越二、三叠系灰岩地层,全部位于可深岩地段。该区域发育有大、小鱼泉及得胜场三条暗河,隧道穿越9条较人断层。围岩级别变化频繁,断而形式较多,施工难度极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齐岳山隧道出口工区衬砌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着重阐述施工过程(工序)控制项目和要点,原材料控制项目和主要技术指标,分析了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反坡富水岩溶隧道施工的主要难题是反坡抽排水,而快速有效地排除反坡施工地段的积水,对隧道的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影响重大。通过对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进口段抽排水系统设置的论述,进一步说明快速有效的排水系统和良好的排水管理可以为富水岩溶反坡隧道施工提供相对安全的施工环境,进而为溶腔探测试验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8.
宜万铁路全长377 km,自1903年清王朝拟定修建川汉铁路以来,历经百年,伴随宜万铁路最后一座隧道——齐岳山隧道的贯通,百年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宜万铁路全线共设计隧道159座,其中70%通过岩溶地段,突水突泥灾害是制约宜万铁路安全建设的关键难题。针对高风险岩溶隧道,从识别评估、决策管理、技术应对和安全措施4个体系入手,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在高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首次将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纳入施工工序管理,明确了"有疑必探、不探不挖"的理念,为保证现场进洞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制定了"不超前预报,工人有权拒绝进洞"的制度。针对施工中遭遇的高压富水充填溶腔,发明了释能降压技术。针对齐岳山隧道F11断层,发明了信息化注浆技术。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对Ⅰ级风险隧道进行水文监测,建立防灾预警系统,并根据水文监测数据信息分析,制定安全进洞条件。  相似文献   

19.
齐岳山隧道注浆必要性的数值分析与论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万宜铁路齐岳山隧道的地质条件建立隧道渗流场的分析模型,模型贯彻“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考虑到排水盲管的作用,将隧道内表面设置为浸出面,及时将隧道内的渗水排出。模型真实的模拟了溶洞、暗河、断层对渗流场的影响。着重考虑了隧道在注浆与不注浆两种工况条件下的渗流情况。分别统计了两种工况下的水压力与渗水流量,最终论证了注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隧道施工安全的前提之一是对隧道所在区域宏观岩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对工作面前方相对微观地质信息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对地质信息的了解而采取正确的工程措施。通过对齐岳山隧道施工以来展开综合施工地质工作内容、项目、做法,以及对地质信息的综合分析判断和应用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施工安全的实例介绍,为隧道施工阶段工程地质工作采取的方法、手段和分析提供一个系统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