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5年9月21日上午,西安地铁"丝绸之路文明号"文化专列正式与广大乘客见面。为充分发挥地铁城市形象窗口作用,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部署,根据年初地铁办党委提出的开展以"您乘西安地铁出行,我讲丝绸之路文明"为主题的西安地铁公共文化建设活动部署,西安地铁于9月21日世界和平日推出"丝绸之路文明号"专列,诠释了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核心精神,用文化元素服务地铁运营需求,承载丝路文明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带政策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2.
菏泽铁路物流中心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菏泽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属《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中的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是山东省规划的8个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也是铁路物流规划的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介绍菏泽铁路物流中心的选址原则、选址方案及规模确定,研究了平面布局的两个方案并进行比选,推荐采用"十二区、一中心"布局的方案Ⅰ。  相似文献   

3.
正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消息,8月11日,X9003次中亚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从西安铁路局新筑站开出,驶向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至此,西安局共开行中亚班列221列。中亚班列已成为推动陕西及周边省区市向西开放、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条重要国际物流通道。该班列经宝鸡、天水、兰州、乌鲁木齐,从阿拉山口出境,国内运行里程3 151 km,经由哈萨克斯坦等中亚5国的44个城市和站点,目前,中亚班列货源品类日渐丰富,辐射范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为了加快推进经济带有关国家的互联互通,通过对铁路在交通走廊中核心作用的研究,从战略层面提出国际、国内铁路通道的布局方案,并对国内通道路网构成及重要节点的规划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的规划建设提供决策意见和建议。研究结论:(1)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辐射方向,构筑六大国际通道、四大边境口岸、"两主两辅"国内通道的路网格局;(2)提出当前应充分利用既有设施,解决通关难题、加强货源组织、统一运价,开行国际货运班列,尽快形成通道效应;(3)建议加快推进中吉乌、中巴、格尔木至库尔勒、南疆环线等铁路项目建设,早日形成"两主两辅"国内通道;(4)加快实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铁路枢纽(地区)及相关铁路口岸配套工程建设;(5)研究成果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区域的铁路项目实施方案、建设时机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江苏省和无锡市的交通发展现状和规划,分析在无锡南站建设铁路物流中心所具有的铁路线路通过能力有保障、铁路现有信息网络基础优势、基础设施优势,以及作为无锡铁路货流集散中心、位于无锡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等,并对无锡南站建设物流中心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提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物流设施的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西部地区铁路发展现状,分析了西安物流经济的区位环境和发展现状,结合西安对西部经济的带动作用,提出了西部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阐述了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对西安物流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消息,4月13日,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进工作会召开。目前,"龙江丝路带"建设规划内容已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部分,以铁路货运班列为主的跨境物流  相似文献   

8.
中欧班列(西安)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欧洲间的有效衔接。为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高质量发展,在分析中欧班列(西安)开行现状的基础上,探析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规模增长原因,主要体现在:西安区位优势明显,物流成本较低;铁路场站设施领先,枢纽功能凸显;物流贸易产业融合,促进班列增量开行。从打造全方位辐射通道、加强班列市场拓展、创新运营组织模式等方面,提出中欧班列(西安)发展对策,为中欧班列(西安)提供优质运输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9.
根据北京市铁路既有货场的区位特点,提出了将其合理改造为物流配送基地,建设城市货运铁路网,打造"轨道+仓储配送"的铁路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构建合理的城市绿色物流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12月29日,由银川站发往中卫的C8201次动车组,在一声长鸣中启动,标志着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迈进高铁时代。银兰高铁银川至中卫南段的开通运营,将沿黄经济带上的吴忠、银川、灵武、中卫等城市纳入"1小时经济圈",对于提升宁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和促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而"互联网+物流"不是物流信息化的简单升级,也不是简单的互联互通,而是用互联网思维对现有物流运行方式及物流理念展开全面变革,是物流业从传统物流发展到一体化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物流后的又一次嬗变。"互联网+物流"既引领着物流业发展的未来,又反向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这一时代背景下,针对我国物流企业传统模式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物流管理新模式,以此实现物流发展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进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设计了物流发展立体策略,以适应"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全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瓦然 《铁道货运》2007,(12):7-9
借鉴交通区位的思想,提出以物流设施状况、物流成本和物流活动作为评价我国国际物流通道是否具有国际物流活动的交通区位优势的因素。分析了我国3条国际物流通道的状况,结果认为3条通道都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国际物流的交通区位优势,提出各条通道应该发挥优势,弥补劣势,从自身状况出发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铁道货运》2014,(4):56-56
<正>近日,记者从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重庆代表团提出建议,依托已经成功开通的中欧铁路大通道"渝新欧"国际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将重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枢纽,进一步带动重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支撑带的宏伟战略。作为中西部地区惟一直辖市的重庆,一头连着长江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西宁市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综合物流业务的基础条件.在承担”青藏高原”传统商贸功能的同时,又成为西北地区现代物流的重要节点.鉴于此,青海省政府提出建设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的朝阳物流园区,加快西宁市物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全省物流业的发展,为青海省乃至西北区域经济提供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兰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铁路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铁路枢纽,在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中承担重要功能。从组织开行"兰州号"中欧班列、构建覆盖全国营销网络、加强班列中转集结枢纽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概述兰州中欧班列中转集结发展状况,针对兰州中欧班列中转集结枢纽建设面临的问题,从构建科学高效有序的运营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中欧班列精品线路、吸引合理范围中欧班列货源集散、辐射带动兰州商贸产业聚集等方面提出建设兰州中欧班列中转集结枢纽的发展对策,从而打造具备物流、供应链、外贸和产业等主要功能的兰州中欧班列中转集结枢纽。  相似文献   

16.
徐连客专是在我国铁路网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是我国八纵八横主干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一环。该项目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较为平坦,为实现优化该方案的技术经济条件,首先对桥路方案基本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关于工程造价从基本经济指标考虑做了定性分析,然后针对桥路相对优势不明显区域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实现了整个方案在经济、技术条件上的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17.
纪俊梅 《铁道货运》2010,28(10):5-8
阐述了乌海地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货源优势、区位优势,并对乌海地区铁路的场站能力、运输布局进行分析,对乌海地区铁路运量进行预测,提出明确新建综合物流园区功能定位、控制新建综合物流园区建设规模、既有货运营业站向现代物流转型、完善物流园区功能设计、既有专用线整合的乌海地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多式联运是推进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兰州新区为例,系统提出多式联运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流程。首先,从供需角度统筹调研区域物流市场,采用时间序列模型、线性模型、单位GDP货运量、增长率等多种方法综合预测区域全社会货运总需求、分方式货运需求、站点物流需求;在此基础上,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及物流业实际发展要求,从铁路运输通道、物流场站、集疏运通道、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等多个维度系统构建多式联运建设方案,为有效促进区域物流提质升级、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据《新疆经济报》报道,日前,乌鲁木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乌鲁木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国家规划的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也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节点。该项目位于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二连口岸发展现代物流的区位优势与发展现状,以及二连口岸各物流园区概况,重点介绍了二连铁路国际物流园区的特点与作用;分析口岸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中蒙两国口岸物流发展协调机制、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物流管理与技术交流合作等建议,最后提出建立二连国际陆港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