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栋  雍泉茂 《隧道建设》2000,(2):48-53,47
本文介绍了洋碰隧道出口右线F12、F16断层交汇段突水突泥的基本情况及处理措施,结合该事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李卫民 《公路》2002,(9):161-166
洋碰隧道位于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所处山体地质复杂,穿越20多条断层破碎带,在施工过程中,右线出口F12、F16、F17断层破碎带交汇处出现较大规模的突水突泥,使掌子面处的初期支护遭到破坏,100余m长的已施工段被涌出的泥沙堵塞,对此,采用了注浆加固坍塌体,长管棚超前支护,CRD工法开挖等施工措施,顺利地通过塌方段。  相似文献   

3.
对石林隧道开挖所揭露各类地层进行分析,探讨了沙泥岩互层隧道突水突泥的一般规律。将其隔、透水交替规律运用到该隧道相似岩性交替界面的地质预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软岩隧道预报突泥突水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岩溶地区深埋长大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深层岩溶发育的复杂性,造成施工过程中突水突泥灾害频繁发生,对工程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进行施工地质预测预报是必要的,这项工作主要包括预测和预报两个阶段。预测主要是根据岩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础理论,对岩溶洞穴管道集中发育地段进行判定,确定突水突泥灾害的危险地段,预报工作是在危险地段应用地质探测方法对施工掌子面前方的岩溶洞穴管道分布状况进行探测,在这方面主要方法有水平钻探和物探手段,探地雷达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物探方法,由于其探测过程的连续性和定向性,在中短距离的探测预报中具有突出的优势。文章探讨了岩溶形成条件综合判识、水平钻探与探地雷达相结合进行岩溶隧道突水突泥灾害超前预测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全风化花岗岩隧道突水突泥变质量渗流特征及灾害演化机理,自行设计了一套可考虑质量迁移及三向应力状态的大型室内突水突泥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主要由加载系统、渗流系统、泥水回收系统组成,具备模拟地层三向应力状态的特点,且设计的渗流系统能较好地模拟颗粒迁移特性。利用该装置系统开展不同水压力及围压下的突水突泥演化试验。结果表明:①全风化花岗岩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演化是渗流-侵蚀强耦合过程,岩体颗粒在水力作用下发生侵蚀流失,致使岩体孔隙、渗透率增长,进而再次加快颗粒迁移,促使涌水量不断增长;同时,随颗粒物不断迁移,水流流态可能由线性流向非线性流发生突变,最终诱发突水突泥灾害。即,颗粒迁移是突水突泥演化的内因,水流流态的转换是灾变的关键;②突水突泥灾变风险随水压力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当水压力达到0.6 MPa时,颗粒流失量达到总质量的11%,涌水量更达到395.84 mL·min-1,是低压力(0.4 MPa)条件下的4.3倍,且水流流态也由线性流向非线性流转变,表明存在临界水压力促使灾害发生;③突水突泥灾害演化随围压加大而逐步加快,尤其是对灾害演化的初始阶段,表征围压的增长显著加快灾害的初始演化速率并缩减灾害预防时间,因此在高围压环境下须重点监测初期的渗流侵蚀特性。  相似文献   

6.
翁贤杰  徐继光  刘军  张连震 《隧道建设》2019,39(10):1627-1635
为研究隧道穿越断层突水突泥灾害发生机制,在分析渗流诱发断层突水突泥机制的基础上,依托江西永莲隧道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灾害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可模拟隧道动态开挖穿越断层带过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渗流场、应力场、隧道涌水量、塑性区分布等灾害前兆信息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掌子面接近断层时,应力场、位移场、渗流场、塑性区分布等前兆信息均发生了突变。主要表现在: 1)应力集中现象达到最大,增幅接近1倍,高应力集中极易导致隧道施工至断层附近区域围岩失稳; 2)隧道围岩位移包括拱顶沉降与拱底隆起急剧性、突变性增大; 3)渗流速度急剧增大,地下水更容易向洞内渗透,地下水对围岩的蚀溃破坏作用加大; 4)围岩塑性区范围覆盖了整个洞周范围并且屈服深度有所增加; 5)隧道开挖接近断层时极易造成突水突泥灾害,施工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熊华涛 《路基工程》2021,(3):229-234
依托重庆石柱至黔江高速公路七曜山隧道工程,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突水突泥灾害统计,阐述高陡倾岩溶裂隙构造中隧道突水突泥的发生机理及有效防控措施,对其致灾构造形态、突泥物源、灾变机制、防控措施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是一种致灾性极强的突水突泥致灾构造;七曜山隧道突水突泥的主因是动态河水流入落水洞,通过...  相似文献   

8.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作为灾害发生的控制因素,具有复杂的多尺度特性,而深长隧道山高洞长、传统野外地质踏勘面临艰难险阻且不能满足精度要求。通过百余例隧道突水突泥案例的统计分析与现场调研,识别概化了2类5种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即富水夹泥断裂带(富水断裂破碎带及夹泥断裂带)与充水充泥岩溶体(深部充水岩溶、表层裂隙岩溶带及充填岩溶洞穴),总结分析了不同突水突泥致灾构造的典型地质特征,提出了不同突水突泥致灾构造的判别理论方法。其中,气候湿热的碳酸盐岩地区表层裂隙岩溶带也可能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针对突水突泥致灾构造的复杂和多尺度特性,从大尺度到小尺度整体剖分地质结构,结合无人机高空航测、数字摄影测量、钻孔电视等先进技术手段,探索了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的多尺度精细观测技术,提出了一套空中(Air)-地表(Outcrop)-孔中(Borehole)-隧道(Tunnel)的地质行迹与致灾构造观测方法(AOBT),并在多个隧道工程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空-地-孔-隧(AOBT)地质行迹与致灾构造观测技术可实现不同尺度结构面的高精度、快速测取,改进了传统地质调查方式。研究成果可为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军伟 《隧道建设》2011,31(4):504-509
白云隧道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同时穿越F1,F2及F3 3个断层。在开挖至D3K334+733时发生了突水、突泥,为了消除其给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带来的极大影响,通过迂回导坑对隧道突水、突泥地段进行横向注浆及设置横向管棚,并结合正洞内全断面帷幕预注浆和大管棚,对该段进行了注浆堵水和加固处理。实践证明,所采用方法合理有效,拱顶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围,最终安全地通过了隧道突水、突泥段。  相似文献   

10.
结合贵都高速公路工程木垴山隧道突泥处理实例,介绍隧道施工中遇岩溶发育引发突泥地表塌陷等特殊事件时的处理措施及处理后的工程情况,并对突泥形成机理进行初步分析,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洋碰隧道左线出口增设平行排水导洞治理涌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碰隧道是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最长的越岭隧道之一。介绍洋碰隧道F12 、F13 断层交汇处洞内大量涌水 ,原设计排水边沟不能满足排水要求的情况下 ,增设平行于正洞的排水导洞引排断层带涌水的措施 ,为排除隧道内大量涌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洋碰隧道左线出口端断层带涌水整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碰隧道是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最长的越岭隧道,由于隧址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断裂构造发育,隧道穿过大小断裂20多条,主要灾害形式为涌水,以典型F12、F13断层破碎带交汇处洞内涌水为例,在介绍工程地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隧道涌水原因;由于F12与F13断层影响带较宽,地表水不断补给断层带,地面出现很多陷坑,提出了采用洞内深层注浆与小锚索加固围岩的综合整治措施,通过隧道断面围岩接触压力监测,该断层破碎带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象山隧道岩溶涌水突泥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国庆 《隧道建设》2011,(Z1):375-380
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在富水岩溶区段开挖施工过程中突发涌水突泥地质灾害,引起地表塌陷,给周边环境和施工安全造成严重破坏和威胁,由于隧道反坡施工,造成洞内蓄积了50多万m3的泥砂和涌水。如何安全地进行抽排水及清淤工作,并针对高压岩溶突泥段采取何种技术手段进行治理,有效控制施工风险成为最关键技术难题。经过认真研究,通过实施"堵泥不堵水"地表深孔封堵溃口,顺利完成排水清淤,并采取"超前注浆、加强支护、合理开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在高压富水复杂岩溶突水涌泥区封水带压安全开挖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某隧道内溶洞涌水突泥处治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岭隧道内的岩溶水害是诸多岩溶病害问题中的突出、复杂问题。此文结合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关虎冲隧道出现的大型岩溶涌水病害,对如何安全有效的处理溶洞大量涌水突泥问题进行了方案设计。在山岭公路隧道中首次提出了抗水压衬砌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英涛  程国柱 《公路工程》2009,34(5):13-15,20
从分析公路隧道出、入口驾驶员视力恢复时间入手,研究隧道出入口减光隔栅段合理长度的计算模型与合理取值问题,给出了不同设计速度的隧道出入口减光隔栅段设计长度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6.
洋碰隧道软岩浅埋段设计与施工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平  李应顺  李克文 《公路》2000,(9):70-76
洋碰隧道右线北京端为软岩浅埋,洞身围岩具有上半断面软下半断面硬、右半断面软左半断面硬、全断面软或硬等特征。针对变化多端的地质特点,采取比较合理的衬在型和CRD工法施工。为了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有力的辅助施工和监控量测,顺利通过了软岩浅埋段。  相似文献   

17.
温泉  张杰  陈斌 《隧道建设》2008,28(2):221-224
通过对竹林坪隧道出口滑坡段的地质及稳定性分析、隧道与滑坡体的位置关系分析、隧道施工对滑坡体的影响分析,从地表注浆、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衬砌等方面,对滑坡段的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洋碰隧道F7、F8断层及其影响带施工工艺和整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碰隧道是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的长隧道之一。隧道穿过F7、F8两断层的交汇处 ,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F8断层形成先于F7断层且被F7断层切断 ,且F7断层为灰岩与砂岩的分界线 ,岩溶极易发育 ,由硬塑状粘土夹表面溶蚀的灰岩块石或碎块状砂岩组成。简要总结分析该断层特点 ,以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振华 《隧道建设》2007,27(A01):70-72
介绍了红石岩隧道的施工通风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瓦斯的通风解决方案,主要从瓦斯出露情况、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风量风压计算和通风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对实际工程的通风与瓦斯防治进行阐述,为类似的工程问题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