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中国西部重镇,我国私车保有量最大的三个城市之一。在成都人心目中,车就是交通工具,买车、用车都以方便生活为主要目的。买车不嫌小,不攀高,讲究实用轻巧,量力而行。街头行驶的也大多是经济型车,其中尤以价格低廉、小巧玲珑的低排量车为最。所以近几年来,成都的汽车数量节节攀升。而正是这种平实汽车文化,让成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期我们一起来聊一下成都的交通状况,也谈谈堵车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晶 《汽车与配件》2001,(32):20-22
一、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环境综述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汽车消费环境向好。 年初车辆购置税取代车辆购置费,费改税可以减少不合理收费,例如成都原买车需交10%(本地车)~15%(外地车)的附加购置费,现已取消。 汽车消费信贷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北京上半年汽车贷款仅次于房地产;广东、苏州等省市的个人汽车贷款也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生长在闲暇都市的休闲人,成都的氛围造就了这个私车城,造就了爱车的我。 除了工作,汽车是我的一大爱好,每当在路上看到那些漂亮的酷车开过都会让我双眼冒出“可怕的绿光”。但是我自己爱车有一个特点,我更倾向于喜欢一些小巧的车,如MINI、甲壳虫等等,而对那些大排量的豪华车我似乎并不感兴趣。这个习惯就像成都人自己买车一样,大都不会买奢侈好车,而是以实用为主,购买一辆经济型小车代步。这一习惯也就造就了成都这个全国私家车保有量第三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一个既不沾边、又不靠海的内陆城市的私家车,拥有量竟然排在了全国第三位。这当然和成都人历来崇尚休闲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使然。 “可以吃孬的,可以住窄的,但却不能没有汽车开”。成都人只要有钱就会考虑买车,在成都人的心目中,“车”是用来享受生活的,不是用来标榜身价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买了车的人来说,汽车日常维修保养是拥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对于准备买车的人来说,汽车售后服务是重要的购车参考指标。因此,汽车厂商对汽车服务的重视、权威媒体对于这一领域评选的挑剔也都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6.
对于买了车的人来说,汽车日常维修保养是拥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对于准备买车的人来说,汽车售后服务是重要的购车参考指标。因此,汽车厂商对汽车服务的重视、权威媒体对于这一领域评选的挑剔也都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7.
各行其道     
《轿车情报》2014,(2):160-167
对于本次1+1的选题,编辑部同仁们的车全部亮相,而编辑们的座驾各有千秋,这次为大家揭秘汽车编辑这群汽车人自己开的都是什么车,同时也希望我们的选车标准和理由,以及用车的经历可以帮助到正在考虑买车的各位准车主。所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和个性去选车,追求你最想要的,才是最适合你的。  相似文献   

8.
威姿     
《汽车导购》2004,(8):18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现在正在准备买车,但是苦于对车缺乏了解,购买几期《汽车导购》之后,我觉得贵刊非常实用,能为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想请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路人 《汽车情报》2007,(19):14-17
中国的经济水平已逐渐上升到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国人的手里也慢慢的有了一些积蓄,但毕竟还不是很富裕,养车的费用问题成为老百姓在买车时的最大顾虑,不可否认高档车的开销比中低档车要高很多,因此在中国汽车市场,10万元左右的家用轿车成为中国老百姓在买车时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代汽车》2007,(2):40-43
很多车主都有过帮朋友选车的经历,那些对汽车不太熟悉,但又准备买车的人都希望已经买了车的朋友能对他的整个购车过程提供参考和建议。选什么样的车适合自己?什么时候买车最合适?怎样才以在买车过程不被忽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缘定颐达     
《汽车驾驶员》2007,(2):84-86
买车也要讲缘分的,这就像交朋友一样。这就是我和身边的朋友地买车过程经验的总结。本来是陪着朋友去挑车,原本是想凑凑热闹,结果朋友没买,我们却提了一辆车回来。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在琢磨,还有比我们买车的过程更不告谱的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汽车导购》2005,(7):12
“新手陪练” 《汽车导购》的各位编辑:本人是一名上班族,女性、工作稳定,准备买一辆代步车,结束每天挤公共汽车上班的痛苦。实际上我们家已经有一辆10多万元的车了,可我本人的驾驶技术不是很好,所以车一直都是我丈夫开着,为了“练手”,也为了上下班方便,所以决定买车了。  相似文献   

13.
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汽车市场不同,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购买特点仍是以现金购车为主,大多数消费者都属于储蓄购车型,月薪购车型的用户相对偏少,汽车信贷所占比例十分有限。据相关统计,国内高档车汽车金融服务的渗透率约为20%以上,中低档车的渗透率仅为10%左右。一位汽车金融专家指出:"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先存钱再买车,事实上,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大多数汽车消费者购买中级、中高级汽车时,支付能力已经完全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消费观念的转变。"我们还了解到,在国外,高档车金融服务的渗透率是低于中低档车的,而在中国这种情况正好相反,高档汽车的消费人群更愿意贷款买车。原因则如一位高档车品牌销售部门的负责人所言,对高档车的购买者来说,在经济动荡时期,保证现金流稳定更重要,不将上百万的资金一次性投入到购车中,逐渐成为这个群体的投资选择,他们更愿意通过汽车信贷购车方式,降低风险,保证资金收益最大化。而这也是过去一年许多高档车品牌推出购车金融服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其实应该等     
近年来的汽车消费市场呈现出一副异常火热的状态。但许多消费者在买车时却发现,就算拿着钱也不那么容易买到心仪的车,那些车都去哪了?  相似文献   

15.
陈岚  刘建 《轿车情报》2008,(5):198-199
喜欢一辆车有时和喜欢一个人一样,不需要任何理由。但买车是绝不能冲动的行为,花费积攒多年的积蓄自然要深思熟虑。消费者在选车时,往往因为不了解自己对车真正的需求而难以抉择,但他们却能说出一堆不喜欢一辆车的理由。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正面推理,有时候逆向思维也能帮助我们想明白自己对车的需求。本刊根据消费者拒绝一款车的理由出发,结合国内车市为读者分析影响买车的真正因素,从而帮您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车。  相似文献   

16.
SAM 《汽车杂志》2007,(8):222-223
中国的经济水平已逐渐上升到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国人的手里也慢慢地有了一些积蓄。但毕竟还不是很富裕。养车的费用成为老百姓在买车时的最大顾虑,不可否认高档车的开销比中低档车要高很多。因此在中国汽车市场,10万左右的家用轿车成为中国老百姓在买车时的主要目标。 目前中国老百姓买车的人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成功的中年人;一类是年轻的事业开拓者;再有一部分,在父母的资助下20岁出头的小青年购车的,也不在少数。针对以上三类人群,笔者给予最富挑战性的10万元左右家用轿车选车目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申正浩  刘杰 《轿车情报》2004,(11):62-63
或许很多人在决定是否买车的时候都会经历这样一番精打细算,将买车、用车的费用反复斟酌,又或是将进出打车的利弊与拥有一辆私家车来作个比较。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车的的确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有车的日子连自己的活动范围也在不知不觉中向外延伸了。  相似文献   

18.
马欣 《汽车导购》2004,(9):69-71
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拥有汽车已经不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因为对于很多国人来说,汽车正在逐渐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有没有车已经不是非常重要,即使现在不买将来也会买。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解决“如何拥有”的问题,买什么样的车,买车后怎样使之更加符合自己的喜好、如何通过爱车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江涛 《汽车杂志》2013,(12):84-84
很多人都知道,天窗对于汽车而言就是一个鸡肋,但在买车时,还是愿意多花点钱买台带天窗的,似乎有天窗的车才算高端大气上档次!至于其用途,清楚的人并不多。 天窗到底有什么用处呢?采光?通风?还是观景?也许买车时你是这么想的,但事实上,汽车并不需要天窗来采光,那点通风作用也很少被用到。慢慢地,很多车主甚至作用也很少被用到。慢慢地,很多车主甚至都忘了自己的车有天窗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五一“黄金周”已经从最初单一的“旅游热”向消费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趁着长假到车市里赏车、试车、挑车、买车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休闲娱乐方式。百姓的热情高了,汽车市场的老板们自然不会放弃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机会,许多汽车市场都照常营业接待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