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近几年全球零排放船舶研发现状来看,除氢、氨、LNG等替代燃料外,研究热点还涉及甲醇、电动力、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为满足航运碳排放控制要求,业界开展了一系列绿色船舶技术研究,零排放船舶是实现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航运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而船舶要实现零排放,需要依靠更加多元化的动力供应。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利用风能来为船舶提供推进力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今随着国际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日益深入,业界对清洁、零排放能源的需求愈加突显,人们开始重新挖掘风能在现代船舶上的应用潜力,风力推进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尤其是近两年,在航运碳减排要求的驱动下,业界明显加大了对新型风力推进装置和风帆动力船舶的研发投入,该技术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
LNG动力船舶以其环保、节能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航运企业的关注。针对我国目前LNG动力船舶在政策法规、燃料供应和加注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LNG动力船舶燃料加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我国LNG动力船舶的燃料加注方式和加注站的规模,提出促进我国LNG动力船舶应用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检》2014,(11):1-1
<正>11月5日,中国船级社(CCS)总裁孙立成出席在重庆举办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4,并做题为"关于船舶技术变革与未来航运的若干思考"的演讲。在演讲中,他阐述了目前业界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探讨了未来船舶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通过提高船舶能效、新能源动力应用等方式降低航运成本的发展思路。孙立成还分析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船舶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目前,航运船舶吨位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粗略估计的方法,效率低、误差大,制约了航运经济的发展,为提高航运信息化水平,提升运输效率,船舶吨位智能检测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船舶吨位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双摄像头从不同方向采集船舶信息,通过图像处理等计算视觉技术估算船舶吨位。  相似文献   

6.
杜晔 《中国水运》2016,(4):50-51
随着对海洋资源开发需求加快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开发,无动力船舶的数量越来越多,无动力船舶的移动需要借助适用拖轮进行拖航。适用拖轮的搜索是无动力船舶拖航作业的前提。在对无动力船舶拖航作业需求和拖轮搜索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无动力船舶适用拖轮搜索系统方案,以求通过搜索系统的开发,为无动力船舶的准确高效的搜索符合拖航要求的拖轮。  相似文献   

7.
风能以其清洁、可再生、储量广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利用。风力发电在船舶上利用是一种新型的风能利用形式。该文介绍风力发电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形式,以及风能在船舶上的应用现状,探讨了风力发电在船舶上应用存在的限制因素,当前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相关研究的重点方向,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风力发电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翼型理论的风帆助航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目前船舶利用风能辅助推进的方式,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分析翼型风帆和传统风帆的动力特性.对船舶应用基于翼型理论的风帆助航技术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在当前形势下船舶采用风帆助航技术的必要性及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船舶、潜艇的航运性能,降低高速行进过程中的海水阻力,国内外对船舶的水动力特性研究和船型设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粘弹性流体是一种介于粘性流体和弹性固体之间的流体,具有粘性和弹性2种特征,研究粘弹性流体下的船舶水动力特性可以模拟船舶在极端海洋气象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对改善船型设计、提高船舶水动力性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和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完成了船舶在粘弹性流体作用下的水动力仿真,并结合CFD计算软件Open FOAM对船舶在粘弹性流体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完成基于Fluent的船舶水动力仿真。  相似文献   

10.
杨英杰 《珠江水运》2013,(22):48-48
在目前由上海船舶与海汗工程学会举办的绿色科技与绿色船舶技术标准研时会上,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范建新指出,船舶柴油动力机内与后处理的节能和减排仍是主流,对柴油动力新技术的探索正在兴起,以液化天然气(LNG)为代表的低排放燃料技术研发开始加速,而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再生能源利用尚处于概念阶段,新能源还未早现取代船舶动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殷毅 《中国船检》2012,(11):30-32
2010年8月,一艘被誉为我国长江混合动力第一船的"武拖轮302号"在武汉首航成功。这是一艘使用柴油和液化天然气(LNG)两种燃料的双动力船舶,其最大特点是"低碳航运",被媒体称"实现了中国内河航运清洁能源船舶‘零’的突破"。整整两年时间过去了,虽说全国各地相继有多艘"蓝色动力船"试航成功并投入运营,但似乎有些"雷声大雨点小"。那么此类"低碳船"到底命运几何?国家对内河船使用LNG这一清洁能源给予哪些扶持政策?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原副司长胡卫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环保趋势及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扶持,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被越来越多的船东及航运企业所关注。但由于LNG燃料动力系统技术先进,设计、审验和应用经验不足,加之各设备厂家独立生产供货,导致在建造或改造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过程中出现各种各类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水运行业应用LNG技术的推广。船用LNG动力包,应用集成技术,将构成动力系统的各模块集成为一个有机的"动力包",为内河船舶动力系统整体更新改造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从电力推进、综合电力推进的技术发展和进步,展开对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实现船舶动力系统"革命性"变化的研究,提出目前世界船舶动力系统领域正朝向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技术发展.通过对我国综合电力推进技术现状的分析,为面对世界航运发展,适应我国船舶工业高速发展,建议建立我国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研究开发设计体系.本研究从我国船舶动力技术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需求出发,对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研究,结合我国船舶工业的现状和市场需求,提出了我国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发展的思路.研究可为国家发展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进程继续加快,航运企业对码头的要求越来越多,更大的吊具、更昂贵的桥吊……试问谁会为此买单4月份,在国际港协世界港口大会中期会议中,德鲁里海运研究港口与码头高级研究员奈尔·戴维森发出警告说:"航运联盟不断追逐经济规模,新一代超级巨轮的产生可能引来港口震荡"。目前,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及中远集运"四大"航运企业占居全球主要集装箱运输份额。为了使船舶利益最大化,承运人联盟商讨对策,那就是船舶大型化。戴维森指出:"这一变化最大的压力是码头整合,因为许多港口可能设计接卸1万TEU船舶,但是,码头归属不同公  相似文献   

15.
船舶碰撞令人闻而生畏,目前其避碰理论多是从船员、法律法规、航海技术单方面进行分散化研究与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这三种因素于一体的"安康航运"整合理论模型,可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推进系统是船舶的动力来源,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对船舶推进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可调螺距螺旋桨可以根据船舶的实际工况(速度、载荷等)调节螺距角,从而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和机动性,提高船舶的航运能力,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螺旋桨。本文针对船舶可调螺距螺旋桨的自动化控制问题,系统介绍了非线性PID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PID的船舶调距桨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船舶类型识别与流量监控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路航运是一种污染小、占地少、运量大的货物运输方式,为了提高我国海上航运船舶的管理水平,疏导海上交通,必须要研发相应的船舶类型自动识别技术与船舶流量监控技术。船舶类型与流量的统计数据可以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海上航运的效率,提高海上航运的安全性。计算机视觉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工业测量、目标识别等领域获得了较为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细致介绍,并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了船舶类型自动识别与海上航道的流量监控算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海上船舶碰撞事故威胁着海上航运的安全,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危及船员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海上航运经济性和安全性,研究船舶的海上避碰技术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多雷达数据融合技术,研究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海上避碰模拟系统,利用该船舶避碰模拟系统,可以实现对海域内航行船舶的碰撞几率预测,并对航行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提高,远洋航运和远洋资源开发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的船舶抛锚系泊方式具有海上定位精度差、成本高、稳定性差等缺点,难以满足远洋舰船的海上定位需求。动力定位技术是利用舰船四周的推进器和船舶动力控制器等装置,产生具有一定方向和大小的推进作用力,抵消海风、海浪等干扰作用力和力矩,使船舶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显著改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详细介绍了一种非线性估计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并研究了该滤波器在舰船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船舶检验与检测技术对以船舶为运载方式的航运的发展的作用及勿庸置疑的,油液监测技术是近几年船舶机械检测的一种重要方式,此文就油液监测的主要内容及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实施情况作一个基本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