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一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患者及其14名家系成员详细询问病史,并行TT3、TT4、FT3、FT4、uTSH、TGAB及TMAB检查。结果家系中5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也高于正常;他们的临床表现各异,有的表现为甲减,有的表现为甲亢,有的无任何临床症状。结论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漏诊、误诊的遗传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发作性冷溶血性血色蛋白尿是一种由于寒冷所引起的发作性的血管内过度溶血现象,发作时患者小便中排大量血色蛋白,最易惹人注意。本病颇为罕见,综合国外文献报告约有38例,国内报告亦仅8例,足证此点。1866年pevy氏首先注意本病,并与因瘧疾所致的血色蛋白尿相鉴别。同年(Gull氏研究了本病与寒冷的关系。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许多学者对病原,临床症状,检验及血清学等方面,作了广泛的研究,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老年人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好发人群,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通过研究了解该病比较共同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的研究近年我院慢硬膜下血肿的61例病人诊断和治疗特点。结果 半数以上的病人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头痛、精神症状、锥体束征阳性、视乳头水肿等表现,钻孔引流的在90%以上的病人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头痛、精神症状、轻瘫、锥体束征等是比较具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钻孔引流可以取得较  相似文献   

4.
在1974~1987年收治的22例肝豆状核变性中,以神经系统紊乱为首发症状者15例(68%),以肝病为首发症状者7例(32%)。其中20例查到K—F氏环,5例有溶血性贫血,9例有遗传家族史。提高对本病肝病型的认识,对可疑患儿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及对先证者的同胞和父母进行筛选试验,对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科1956~1980年住院的15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观察表明:新生儿硬肿症的预后与硬肿程度及有无感染有关,重度及合并感染者病死率高。采用综合措施治疗疗效明显。肺出血是本病的重要死因,其早期临床表现与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相似。  相似文献   

6.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系一常见病,与胃癌关系密切,国内外研究报导甚多,但目前对其镜下诊断标准及Strickland等的分型意见看法尚不一致,本文就我院181例病理证实的CAG,在临床表现、胃镜诊断、粘膜活检、胃液PH值及游离酸粗测、壁细胞抗体检测,结合随访对胃镜漏诊、分型等问题作一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抵抗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2010年诊治的10例甲状腺激素抵抗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 10例患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升高者9例,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者3例;超敏促甲状腺激素(uTSH)水平正常者2例,升高者8例。3例患者属于垂体抵抗型(PRTH),临床表现为甲亢;其余7例属于全身抵抗型(GRTH),其中5例无任何临床症状,1例表现为轻微的甲减,另外1例甲亢和甲减的症状同时存在。3例患者曾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例患者给予L-T4替代治疗,疗效均欠佳。结论甲状腺激素抵抗症临床表现复杂,治疗上不宜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大多数GRTH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对有严重甲减表现的GRTH患者、PRTH患者和周围型抵抗患者,L-T3是最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本组23例小儿肝豆状核变性中17例先后被误诊。对其容易误诊的疾病及症状做了归类及分析。并列举了3例少见类型的误诊经过及治疗随访结果。总经了诊断、治疗方面的经验教训。认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本病的多器官损害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形式认识不够。关键是要经常考虑到肝豆状核变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1.本文统计30例天疱疮首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口腔等粘膜损害在本病早发症状中的意义,并对地理自然条件在本病流行病学方面予以注意。3.对皮质激素控制天疱疮症状的起始剂量和减停后症状反跳关系进行对比,并对免疫抑制剂早用的价值予以讨论。2.对比本病疮面局部处理的方法,并推荐0.1%雷夫奴尔油纱布包扎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良经直肠途径建立豚鼠志贺菌痢疾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20只受试豚鼠根据感染前24 h禁食或不禁食处理分为2组,8只非禁食组参照文献经直肠灌注致病性福氏志贺菌sf301菌株,12只禁食组经直肠分别灌注PBS(5只)和sf301菌株(7只),观察受试豚鼠的感染症状,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证实其发病与否。结果非禁食组豚鼠仅有1只(1/8)在感染后24 h内表现出明显的体重减轻、发热等典型的菌痢症状。禁食组经直肠灌注sf301菌株的豚鼠(6/7)在感染后24 h内有显著的发热症状,体重减轻则发生在感染后的24~48 h内;灌注PBS的豚鼠(0/5)无异样症状。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发病豚鼠结肠末端的黏膜以及黏膜下层遭到明显的破坏,肠壁增厚,出现水肿、糜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结论成功建立了改良的经直肠豚鼠志贺菌痢疾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正> 结肠癌是胃肠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食道癌及胃癌,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机会较食道癌和胃癌多,本病术前诊断,目前仍以X线检查为主要手段,且简便易行,适于该病高发病年龄的普查,应不断总结X线诊断方面经验教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早期诊断水平。本文总结我院1959—1981年来经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101例结肠癌,对中晚期(进行性)结肠癌X线分型提出补充分型—梗阻型,并探讨其误诊,漏诊和早期诊断困难原因,以及改进检查方法的点滴体会。一、资料介绍: (一) 资料选择:选用我院1959年—1981年4月,经X线检查拍片(包括钡剂灌肠,钡餐检杳,腹部立卧位平片)手术和病理证实资料完正的直肠盆部以上部位的结肠癌共101例。(二) 临床资料:101例中男性58例(57.4%),女性43例(42.5%)。最小年龄17岁,  相似文献   

12.
结节性皮肤过敏疹,是皮肤过敏性血管炎的一种。临床上表现为多形态皮疹,病理上主要累及皮肤之小及中等大血管。鉴于以往对本类疾病的认识不足、临床误诊、漏诊不少,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的进展、本病似有增加趋势。兹就我科资料较完整的一例,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3.
皮肤癌痒症是一种原因复杂症状顽固的皮肤病。临床上分为汛发性和局限性(全身与局部)两种;其临床表现,虽无若何严重的他觉症状,但其顽固的自觉症候,足令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紊乱,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学习工作。我们在1958年社会主义全面大跃进的高潮中,应用了电针疗法治疗此症,获了初步良好的效果,将治疗情况介绍于下,借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见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47例常见CTD-IL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及胸部高分辨CT等临床资料。结果 147例常见CTD-ILD患者,平均年龄(56.2±12.3)岁,女性为主(72.1%)。皮肤病变(51.7%)、乏力(50.3%)最为常见,高于呼吸系统症状如气短(47.6%)、咳痰(36.0%)、咳嗽(32.0%)。近一半(49.6%)患者出现低氧血症,肺功能改变多表现为混合性通气障碍伴弥散功能障碍。肺部影像学以磨玻璃影(78.3%)为主要特征,最常见影像学分型是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占67.2%。随访时间1~3.5年,期间病死率26.2%,其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66.7%)高于系统性硬化症(SSc)(15.1%)、类风湿性关节炎(RA)(15.1%)及干燥综合征(SS)(3.0%)。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14例(42.4%)及原发疾病急性进展11例(33.3%)。结论常见CTD-ILD患者好发于女性,皮肤改变、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生率高于气短、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病死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感染及疾病急性进展,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诊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相当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占我院157例肾肿瘤的2.5%。术前正确诊断困难,常笼统诊断为肾肿瘤。本病系肾实质间叶组织肿瘤,因含较多脂肪组织,故X线平片肾肿块区有不规则斑片状密度减低透亮区。多发生于肾小管,肾盂及肾盏旁,生长缓慢,于肾盂造影时,可见压迫肾盂肾盏移位、分离、变形,无侵蚀破坏,肾盏数目不减少为其特征。临床表现腹痛、腰痛、腹块、血尿及胄肠道症状,约50%伴结节硬化症。本文就我院已经手术,病理证买的四例病人(不伴结节硬化症),对其临床、病理及X线特征加以讨论,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urbohawk减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的15例行下肢动脉血管腔内斑块旋切术患者(旋切组)的临床资料,并从同期完成的28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中,按1∶1匹配选择15例为对照组,保证两组间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下肢动脉闭塞部位、长度等参数匹配(P>0.0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支架置入率、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与术后3月及6月的踝臂指数(ABI)变化及血管通畅率。结果旋切组患者支架置入率6.7%(1/15)低于对照组的86.7%(13/15,P<0.05)。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症状缓解率100%。术后3月旋切组与对照组通畅率分别为93.3%(14/15)和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旋切组通畅率93.3%(14/15),高于对照组的73.3%(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urbohawk旋切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正> 早期的妇产科知识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夏一春秋) 人类为了繁衍种族,很早便知道注意生育。殷墟出土的公元前十三、四世纪的甲骨卜辞中,有许多是占卜妇女生育的。如:“乙丑,贞帚(妇)爵,育子亡疾”(乙丑日,卜问武王妃妇爵,妊娠中是否生病),“贞子母(毋)其毓(育)不(死)”(临盆时卜问所孕  相似文献   

18.
<正> 非免疫性(Coomb’s试验阴性)胎儿水肿可由各种不同情况引起。作者报告一例具有心脏肥大,充血例心衰和胎儿水肿的新生儿病例、系由胎盘动静脉畸形所致血管短路引起。病例报告一例重3400克男性足月婴儿,由一27岁肥胖白种妇女所产(三胎三产)。其妊娠期可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院1957年~1986年128例女性生殖器结核(FGTB)进行临床分析。除2例结核菌培养(+),2例生殖器造影诊断外,余124例均经组织学诊断。其中32例经诊断刮宫,5例经宫颈活检,87例剖腹探查。症状以腹痛、腹块、月经异常、不孕为主,伴有不同程度之发烧和消化遗症状,妇科检查子宫有不同程度增大,活动受限及盆腔粘连性肿块。50%患者血沉增高,术前误诊率高达78%。并对本病之诊断、治疗、手术范围、合并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简称EPP)于1961年由Magnus等首先报导,本病从国外报导来看发病率远比先天性红细胞卟啉病(EP)为多见,国内似尚未见于报导。本病皮损不严重,又无通常赖以诊断为卟啉病的卟啉尿,所以容易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