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动态称重系统的轴载谱数据采集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动态称重系统的安装方法及验收标准的介绍,结合我国的实际,总结车辆组成的分类标准,从而可提出动态称重数据的采集、处理方法;同时基于实测数据对动态称重数据转化为轴载谱和轴载特征值的方法加以分析,有益于此类技术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轴载谱可以反映公路车辆组成,轴载谱检测在路用性能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静态检测方法无法实时检测且不易自动辨认轴型导致该检测方法使用受限.通过分析动态称重系统检测轴载谱原理以及应用时的干扰因素,研究基于动态称重技术的轴载谱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表明,动态称重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高性能处理器实现数据采集、分析等工作,理论上能够...  相似文献   

3.
利用江苏省不同地区20条高速公路上2004~2006年所有货车和大客车的动态称重数据,分析确定了各自的轴载谱参数;比较了我国和AASHTO 1993水泥路面设计方法中轴载换算公式的区别,分别利用这两种方法确定了各种车型的当量轴载换算系数以及混合交通的累计轴载作用次数, 为路面结构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并指出在参考国外相关指标和典型的路面结构时,应当注意由于国、内外水泥路面轴载换算公式不同而造成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轴荷动态称重系统在载荷任意位置加载时的称重精度,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的卡尔曼数据融合算法。通过分析均载与偏载下纯位移称重算法输出的称重数据,建立位移与车厢姿态角度关系的车厢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建立位移与角度的卡尔曼数据融合算法;通过实车数据采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与单一位移称重算法相比,平均称重准确率提高了2.78%。  相似文献   

5.
利用轴载谱确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当量轴载换算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荷载是在路面结构分析和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我国目前在进行沥青路面当量轴载换算时,对不同车型的换算系数取值随意性较大,不能很好的反映真实情况。利用江苏省不同地区20条高速公路从2004年—2006年所有货车和大客车的动态称重(WIM)数据,分析确定了各自的轴载谱参数。比较了我国和AASH-TO1993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中的轴载换算公式的区别。分别利用两种方法确定了各种车型的当量轴载换算系数,可供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和设计参考。计算了混合交通的当量轴载作用次数,指出在对比我国和国外的交通量时,应考虑由于轴载换算方法不同而带来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肖健 《交通标准化》2011,(3):101-106
通过轴载称重调查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并结合实测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成果,对轴载谱分析方法及等代轴载的计算分析进行探讨,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轴载称重调查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并结合实测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成果,对轴载谱分析方法及等代轴载的计算分析进行探讨,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车辆荷载(动态称重)监测是中小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价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能够在中小桥梁上24小365天运行的、价格低廉的、精度较高的实时轴载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全天候轴载数据采集,将对桥梁的建设、辅助养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介绍了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车辆轴载称重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给出了该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的流程和校验结果,对于此类系统的搭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为例,利用动态称重系统(Weight-in-Motion,WIM)实测数据分析了2019年至2020年的济青高速公路的交通轴载分布特征,获得了不同轴型车辆的轴载谱变化规律;通过对全年交通量的分析,得到了车道拓宽后的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调节系数及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轴载谱的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精确地分析交通荷载对路面结构产生的破坏机理,可以为类似区域条件下道路设计分析提供基本的交通输入参数。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17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实施,沥青路面设计中面临着新旧车辆分类标准转换的问题.采用2015年河南省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系统采集的车辆数据,提出了一种车辆类型转换方法,将原6类车型转换为《新规范》下的11类车型;经计算得到河南省轴载谱参数的代表值;根据轴载谱参数,按照《新规范》要求计算了在沥青路面设计中各种车型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确定了河南省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的代表值.结果 表明:所提出的车辆类型转换方法可行.但在车辆超载超限严重的情况下,采用规范方法计算出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