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技术、经济和实际应用方面阐述了地铁车辆检修设备国产化的必要性,探讨了地铁车辆检修设备国产化的途径,介绍了地铁检修设备国产化工作实践和主要设备功能,提出了加快地铁车辆检修设备国产化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王娟  谢谦  黄宪 《铁道车辆》2003,41(8):24-28
对地铁车辆主要设备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我国地铁车辆国产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铁人字弹簧的国产化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生华 《铁道车辆》2002,40(4):20-23
介绍了上海地铁1号线人字弹簧的主要性能及开发过程,着重论述了其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辆国产化工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地铁车辆国产化的基础与条件;阐述了国产化实施内容、步骤及应采取的措施;并对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地铁车辆国产化不仅有利于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也将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2000年我国地铁车辆的需求约1000辆(总产值约100亿元),2010年市场需求约3000辆,这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而受到机车车辆和机电设备行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铁的车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Adtranz管理的德沪地铁集团(GSMG,主要由Adtranz和Siemens两家公司组成),为上海地铁1号线提供了一些主要设备,并成功投入营运。自1996年以来,上海地铁2号线建设已在紧张进行,而主要机电设备仍由GSMG提供。1997年广州地铁1号线开始试运行。它也是由Adtranz起重要作用的一个德国集团提供主要设备。本文对这些工程项目的车辆作一个比较介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构成我国地铁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3个子系统(列车自动监控,列车自动保护,列车自动运行)的国产化方案及其设备组成,并对今后列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国内地铁车辆国产化现状,阐述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国产化的进程和特色,阐述了南京地铁车辆项目的国产化工作,包括技术改进与优化、车辆国产化指标的实现、总成与配套能力的提升、制造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对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车辆的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牵引系统、空气制动系统、列车监控系统、车门系统和空调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从提高车辆国产化率和降低采购费用、运营成本等方面对武汉市轨道交通后续车辆的采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采用HVIGBT模块对运行已久的上海地铁一号线车辆GTO静止辅助系统的改造,以实现其国产化设计。对所研制的斩波主电路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波形进行比较。这种改造与国产化,确保了地铁车辆持续安全可地靠运行,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博铭  沈宏峻 《铁道车辆》1996,34(10):19-22
采用先进的非线性程度对进口的拖车转向架及整车的平稳性做了详细的计算,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为全面地评价地铁车辆,进一步改进和国产化提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介绍了上海地铁一号线增购车辆转向架的结构、参数及构架强度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有一号线转向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结构的优劣。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AC03型IPM(智能功率模块)辅助逆变器的结构与原理,阐述了采用高压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来替代IPM的必要性,并对SVPWM(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方法进行MATLAB软件建模与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压IGBT替代IPM的研究工作,装车试验取得成功并进入运行考核.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上海进口的三种地铁车辆的基本情况,同时阐明进口车辆上电气设备进行国产化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上海地铁1号线车辆GTO静止辅助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性能优越的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IGBT迅速发展,在中等容量范围内正不断取代GTO应用场合,相应规格的GTO也将逐步停产,使1号线车辆购不到此类GTO作备品,因而要考虑采用相同规格的IGBT来替代,进行国产化研制。同时研制过程中也从降低运营成本出发尽可能保留原系统的特点与可用部件,从电力电子技术发展与降低运营成本出发考虑,进行国产化研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广州地铁一号线车辆国产化牵引逆变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并与原牵引逆变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