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企业成为了海外并购的一支重要力量。制度提供了一个国家法律、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安排,各国制度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制度距离的产生。在企业海外并购中,制度距离的存在会提升并购风险并影响并购绩效。在整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探索了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制度距离如何制约和影响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策略选择,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股权并购是民营企业快速扩张和战略调整的常见途径之一。民营企业往往通过并购来获取市场份额、技术、人才等资源,推动企业发展。然而,股权并购过程中伴随着各种风险,包括财务、法律、战略、管理等方面。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确保交易的成功至关重要。文章从民营企业股权并购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的意义入手,对民营企业股权并购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民营企业股权并购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时面临法律政策风险,定价风险,整合风险,企业文化融合风险。本人针对这些风险,进行了探讨说明,民营企业要成功完成海外并购,必须降低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4.
从国内外汽车产业并购研究来看,多数侧重于对并购趋势和并购后的整合进行研究,而对并购后效应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需要,在对西方企业并购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探索跨国并购给中国汽车市场所带来的效应.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者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汽车产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对跨国并购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结构及集中度、国际贸易竞争力、R&D等方面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国内外汽车产业并购研究来看,多数侧重于对并购趋势和并购后整合的研究,而对并购后效应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需要,在对西方企业并购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探索跨国并购给中国汽车市场所带来的效应.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者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汽车产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对跨国并购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结构及集中度、国际贸易竞争力、R&D等方面产生的效应作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并购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方式之一备受青睐。中国的企业以较高的速率从事跨国并购,然而伴随跨国并购的高发生率的却是低增长率。其中企业文化的整合问题是并购企业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为跨国企业并购行为中有关文化整合的工作提出对策,将心理契约理论与文化整合有机联系起来,并提出了跨国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包括国企和民营企业在内的中资企业掀起了海外并购的浪潮。这一方面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中资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求而做出的战略性选择。本文浅析了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获得目标公司的经营控制权,以期获得协同效应,然而并购后往往会产生一些经营或财务方面的问题。文章以A公司为例,分析其由于并购产生的大额商誉为企业埋下的财务隐患,并为企业规范商誉减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经管类专业中都开设有法律课程,以经济法最为典型.虽然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法律教育已公认不可或缺,但在课程设置、开设时间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经管类专业中的法律教育“鸡肋”性质明显,通过分析在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经管专业的法律课程建设即应体现法律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又要遵循法律学科规律,更要考虑客体的专业需求,建立具有专业区分度的经管专业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如今中国车企在海外的并购活动越来越频繁,因为转型的缘故,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的需求更加急切,而且更趋于成熟,不仅希望通过并购获得技术,更在意迅速获得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然而并购仅是开始,并购之后如何有效地整合才是中国车企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